第1650章 哈莉耶(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们也没继续聊熵之海洋与异世界的事。

好一会儿,纳布王才振作精神,道:“如果每位人类神灵都像你一样,将神国带入人间,我们和旧日的诸神有什么区别?”

神奇因素是什么?

哈莉对《武神王传奇》进行了认真的拆解、分析,将故事中的要素一个个列出来,然后用排除法挨个测试:传递小故事,小故事中只包含一种她划定出来的要素,而不具备其它要素。

38家中另外37个家族,也一样保持对武神王与祖先的双重信仰。

而接受只是相信的起步。

“怎么,你也要装逼?不愧是我的牧师,有想法,有逼格。”哈莉赞道。

内容很长,说了一大通,意思却很简单:先高度赞扬地球人在最终危机中做出的卓绝贡献与巨大牺牲,接着表示地球文明遭受了重大的经济与人员损失,作为数万年交情的友邦,兰恩政府将向地球朋友捐赠100亿兰恩币的物资。

哈莉轻轻点头,“没错,只要信仰我的人足够虔诚,数量足够多,我可以将意志投映到信徒心中,未来未必不能直接投送实物,甚至真身降临。”

我和我的小弟可以自豪地对所有人说——这就是我们人类的胜利,是人类的时代!”

一次也没传递出去。

“偶买噶,五个基督徒中就有一个邪教徒,这比例是不是太高了?”耶比叫道。

当时哈莉就连叫“邪门”。

可为何这个故事比上一个故事更容易被对方接收到?

第二天早晨,作为米国外交代表的莱恩将军还在餐桌上吃饭,就在老婆的平板电脑上听到兰恩议长的公开声明。

一个人经常玩吃鸡游戏,走在路上看到墙角,就会思考躲在那里是不是特别适合伏击别人。

说到这儿,她脸上露出思索之色,“我是不是该换个名字,让人一听就明白我身份的那种,比如,耶莉,或者哈莉·耶?”

“无法进入二楼,就无法像曼哈顿博士那种凌驾时间之上、随意扭曲现实。”哈尔看着她道。

如果无法接受武神王历史的真相,她也不介意他们回归传统信仰。

如此一楼二楼的人都看不到它,也找不到它,我便不用操心天宫的安危,可以安心待在熵之海洋中潜修了。”哈莉得意道。

所以,哪怕她眼馋熵的攻击效果,也不敢将它带入多元宇宙内。

这说明《武神王传奇》具备某种神奇因素,它能大大提升传递故事的效率!

现实中,即便国际大导演十年磨一剑的作品,即便在全球取得几十亿票房,依旧会在另一个国家被一群up主们嘲讽为“依托答辩”。

大超面色微变,“当日时魔只用了一丝熵之力,就毁掉整条时间之河,你用熵之力凿洞太莽撞了。”

但哈莉有熵之防御力场,不受熵值最大化的影响,也不会被归零熵值。

从万年家族传承中获得好处的不止戈登的儿子一个。

纳布王傲然道:“跟随秩序神系战斗的人类英雄更多,也更伟大,我们经历的战斗远比你们更残酷、更真实。”

芭芭拉欣喜道:“这么说,我能借用哈莉姐的神力施展防御之外的神术啦?”

这类似进入熵之海洋后的熵值最大化。

哈莉在讲故事前就考虑到这些,所以她传递的故事很“不主旋律”:讲述一个名为哈莉奎茵的神灵,拥有宇宙最强大的守护特性,如果信仰她、得到她的庇护,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伤病危害,也能防止家人受到邪祟侵袭。

震惊之后又觉得理所当然,是因为她猜想隔壁的异世界很可能也有基督信仰,甚至类似dc,基督信仰是主流。

我有神国,可我的神国属于人类。

哈莉瞥了两人一眼,继续发牢骚,道:“100个接受故事的人中,有99个只当自己大梦一场。

信仰力是连接“武神王纪元——天宫——哈莉”三者之间的丝线。

“你说的位置顶多算时间之河的河岸,算不得真正的‘时间之外’。”哈莉道。

正儿八经的虔诚基督徒数量够多,可《圣经》几乎在他们脑海留下思想钢印,他们绝对不会接受与《圣经》内容相悖的故事。

“太好了,太好了”大统领挤过人群,站在哈莉跟前一边热切地打量她,一边激动大叫,眼眶都红了。

你们可以与天宫的先祖之灵交流后,继续经营人间的产业,同时也维系对先祖的崇拜与信仰。”

兰恩议长的声明在兰恩国家电视台上直播,星球日报进行了转播,露易丝同声翻译,并在直播结束发表评论。

我们说到做到,没有神国,不要人类信仰,不做人间王。”

两万次重复,又成功了5次。

“哎,你随意吧,用我的信仰神力施展元素魔法,性价比很低。”哈莉道。

“嗡~~”院子里一众人正在谈话,大门口又打开一扇空间门,紧接着大统领的叫声先一步传了进来。

可《武神王传奇》的故事只重复一千遍,对面就有了回应。

“你有没有想过,时间之河外面是什么?”哈莉反问道。

“哈莉,哈莉你真的没死,太好了,上帝保佑啊!”

“哈莉,你的天宫不能在物质界逗留太久,它是用‘天境雏形’改造而成,体量过于庞大,会严重干涉现有‘秩序系统’的正常运转。”

我努力了几万年,目前连‘圣姑教’的框架都没搭起来。”

哈莉摇头道:“不是用熵之力凿洞,我控制不了它。在将熵之力融入血脉后,新觉醒的技巧。”

顶多在胃袋维度最深处藏了一小坨,今后若在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