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蛇骨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集市大街!  

开阔的街面上,一个正方形的擂台在两天前就搭好了,  

说是擂台,其实没有搭建高台。  

就是在地上,用绳索和木桩,简单地拉出来一个正方形,长度约莫三丈。  

午时将近!  

擂台之外,人群集聚。  

一眼望过去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十分壮观,颇有种人山人海的画面感。  

这个世界的百姓,对于武斗有着异样的狂热,大家都是武者的粉丝,争相前来观战,气氛非常热烈,都不用花钱请气氛组了。  

片刻前,东龙就已经到了。  

他穿着一袭短打劲装,脚上的皮靴子格外光亮,似乎是某种异兽的皮做出来的,表面遍布密密麻麻的倒刺,像是刺猬。  

东龙的身后,背着一个长棍形的东西,用黑布包裹着,看不出是什么。  

他直接入场,站在擂台中央,双手交叉于胸前,闭目养神。  

场外,海焕光、西凤等人也来到了,搬来椅子坐在场边,一副悠然姿态。  

周围的老百姓,不约而同远离这伙人,知道他们心狠手辣,知道惹不起他们,自然是尽量躲开,甚至不敢随便看他们一眼。  

不多时,典韦,郑老头等人也来了。  

“郑教头来了!”  

有人欢呼一声。  

霎时间,世界里响起一片热烈的喝彩,掌声如潮,群情高涨。  

“郑教头威武!”  

“哪个是典韦?”  

“郑教头,让你徒弟替我们好好出一口恶气。”  

叫声连天…  

人的名树的影,郑老头在位的时候,镇上百姓的日子过得不错,他出事倒台之后,海焕光接替了他的位置,结果百姓苦不堪言,民怨沸腾。  

一对比,众人才充分认识到郑老头人品相当不错,此时爆发出的喝彩,其实也是百姓心底的声音。  

见此一幕!  

海焕光等人脸上有些挂不住,他们来的时候,全场鸦雀无声,与此景此景对比,差别太明显了。  

就好像,这些老百姓是故意的,故意让他们下不来台。  

“一群愚民,看来我们还是心软了。”西凤眸中喷火,咬牙冷笑道。  

海焕光依然淡定,没说什么。  

人群自然分开一条道,典韦等人不紧不慢走到了场外。  

典韦拿眼一扫,视线蓦然落在东龙背上,微微眯了眯眼。  

“嗯,是兵器,应该是剑…”  

郑老头捻须道,“刁蛇功的配套武技中,除开蛇形刁手,看来还有一套剑技。”  

这一点,郑老头事先并不知道。  

典韦还没有练过兵器,心神一动道:“用了兵器,战力能提升多少?”  

郑老头:“武技只是运用力量的法门,无法弥补境界的差距。东龙用剑,最多是扩大的攻击距离。”  

典韦点点头。  

这时候,海焕光走了过来,冲郑老头拱手笑道:“郑教头,久仰大名。”  

郑老头面无表情,也拱手:“海教头,失敬。”  

海焕光叹了口气:“在下其实一直想去拜访郑教头,此前我培养的几个劣徒为了讨我开心,肆意妄为了些,若有得罪之处,我在此道个歉先。”  

郑老头斜了眼对方:“江湖规矩,教头不干涉学徒之间的武斗,大家各凭本事混饭吃,没什么得罪不得罪的。”  

“在理,在理。”  

海焕光点点头,视线忽然落在典韦身上,脸上笑容更甚三分,“想必这位就是典少年了,果然是年少有为,天赋异禀。”  

典韦平静的拱手道:“海教头谬赞了。”  

这时候,等得不耐烦的东龙已经睁开眼,喝道:“那小子,你到底还打不打?”  

“你急什么,急着送死吗?”  

典韦翻个白眼,不紧不慢走入场内,停在东龙丈许开外,淡淡道:“在下典韦,特来取你狗命。”  

“那要看你有没有这本事。”东龙面露狰狞,掠身突进,迎面袭来。  

蛇形刁手扑咬而出。  

典韦嘴角一撇,眼神里泛起丝丝寒意,东龙步法很快,比北豹快出不少,但比起他典韦,还是差了不止一截。  

搬山巨力的爆发力不容小觑,典韦血劲向下灌注,脚底炸开,一个简单的移位便避开了东龙的蛇形刁手,出现其一侧。  

抬手!  

一指头,点去!  

典韦杀北豹,用的也是这一招。  

就在典韦的手指头接近东龙的太阳穴之际,东龙背后那块黑布徒然撕裂开来,碎片飞扬,露出一柄造型古怪的长剑。  

这柄长剑不是金属制品,应该是一条完整的蛇骨,有蛇头,有蛇尾,剑身弯曲如蛇,通体惨白色。  

诡异的是,黑布撕裂之时,蛇头正咬住了东龙的脖子,在呲溜呲溜吸血。  

眼见典韦就要一指头要了东龙的命,蛇尾猛地一甩而起,出现在东龙的脸颊一侧。  

结果典韦一指头点在了蛇尾上,轰的一声清脆响声,犹如两种金属相击。  

典韦像是点在了钢板上,能感觉到一股反震之力。  

而东龙则斜飞出去,踉踉跄跄数下,方才稳住身形,再次扭头看向典韦时,面露一抹骇然之色。  

“好快,你是血劲四重!”  

东龙呼吸凝滞了。  

同样见此情形,海焕光表情不禁收敛,西凤等人也全部面露错愕之色。  

要不是蛇骨剑护主,东龙刚才必死无疑。  

郑老头脸色一变,豁然转头看向海焕光,沉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