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有情有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自古以来,除了那些形成规模,形成自己的体系流传后世的东西,其他的,大都是被历史的尘沙所掩埋,最后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里走尽了它脆弱,且短暂的一生。  

但是,当再次焕发光彩的时候,依旧是如初般绚烂。  

音乐赋予了它们无与伦比的生机和活力。  

历史会铭记住他们,即便久不可考。  

昆曲也是如此。  

有起有伏,或风靡一时,或凋零难寻。  

没落的时候,走入寻常巷陌,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有高高的立在台上,站在舞台中央,唱给达官显贵,沉浸如此。  

由于其强大的生命力,在这么多年下来,依旧是没有走向衰败消亡。  

而且,又是因为进入到了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名录当中,甚至,还有着更多的人,不远万里的过来听最纯正的昆腔。  

这是难能可贵的。  

没有任何一种曲子,能够永永远远的拥有生存的土壤,但是种子种下,就可以静待春发。  

一些人,继往开来,带给了昆曲无限的生机和可能。  

如曲圣魏良辅这般人,融合了地方上的古老声腔,形成了现在,我们见到的昆曲。  

代代相传,使其火种不灭。  

昆曲如此,那些民间小调也是如此。  

耦园已经走过去了,几人也只是仅仅窥了一眼。  

一路上几人来言去语的交谈着,倒是也不会显得那么冷清。  

几人的见解,大多数都是处于不同的地位和身份去看的,所以看待事物的眼光有所不同。  

倒是没有什么分歧,只是大多数时候,只是会心一笑而已。  

过了耦园不久,车子缓缓地停了下来。  

“到了。”老者说道。  

下了车,昆曲博物馆已经在望了。  

“上次来的时候,还是开馆之时,现在想想,已经过去了十年了。”老者笑着说道,“上次过来,是为了剪彩,如今嘛,倒是仅仅是为了参观,这里面的东西很杂,但是都是好东西,甚至于说,我们剧院里面都没有的。”  

走入里面,迎面,是一个简单的绣着昆曲旦角的屏风,一个妙龄少女,手中持着团扇,薄纱轻轻的掩着口,羞赧一笑,目光望着不远处,似含着无尽的春意。  

看起来颇有韵味。  

这是苏绣啊。  

当踏入门内的那一刻,感触就完全不同了。  

这是个巨大的古建筑群。  

“建筑颇有明清时期的风格,应该是清时期的吧。”姜然轻轻的咦了一声。  

大厅的摆设,倒是明代的风格,但是建筑应该是确确实实是清时期的古建筑风格。  

他的古建筑图纸上有对应的风格描述。  

一个女声传来,“小兄弟眼光不错,这个博物馆,始建立于清时。”  

“那个时候,这也算是半个戏园子。”“清时,昆曲已经成为了规模,所以就有了这间博物馆,里面还有很多清时留下来的脚本,经历了很多年的风霜雨雪之后,再次的陈列展出来。”  

姜然望了过去,迎面走来的是位中年女子,面容姣好,迎面笑着看向众人。  

“这位是昆曲博物馆的馆长,姓郭。”尹航老师似乎是这里的常客了。  

来给姜然介绍着。  

姜然走过去微微弯腰,轻轻握手,“您好,我叫姜然。”  

“我叫林曼。”林曼笑着微微点头。  

“这两位都是我们剧院的,我带他们来随便参观一下,这次倒是没有带那么多人来。”尹航老师开口。  

“好,几个人都无所谓,来者都是客。”郭馆长很大方的笑道。“平时是闭馆的,周末会开放,你们来的正巧。”  

几人点头,向着里面走着。  

“这边的石刻,是清时期的文人写下来的,大多数都是孤本,并且,这种戏,也很少有人来演了。”郭馆长领着几人向着里面走,指着一旁的石刻,说道。  

同时,目光若有若无的看着尹航老师。  

尹航老师只能是轻轻的苦笑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  

少有人演,倒也不是没有人演,排出来一出戏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并且远不如那些名段叫好叫座。  

放在大多数演员身上,也不愿意将时间搭在这个上面吧。  

姜然和林曼看了过去。  

这是一幅简单的石刻,仅有两副曲牌。  

上面还标注着各自的工尺谱。  

段落,在姜然看来,倒是稀有,但是,却并不难唱,也不是什么脍炙人口的唱词。  

泯然于人,倒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样的段落很多,在这博物馆内,几乎是随处可见。  

“这是砖刻,明清时期来往的商人,前来以看戏作为依托,也曾在这里留下他们的经商和为人处世之道,现在看起来,都算是这里的遗迹了。”郭馆长介绍着。  

在这里,她更像是一位导游,介绍着这里的一草一木,生活在这里日久,对这里的每一处,都太过熟悉了。  

只是,几人似乎已经不用太过介绍了。  

砖雕是刻在白砖上的石刻,里面的内容很广泛。  

“我猜猜,这一块砖雕,是白娘娘仙山盗草。”指着一块上方的砖雕,林曼思考了一下说道。  

因为这个砖雕的雕刻,毕竟和戏台上演出来的有些出入。  

所以她还是需要思索一下的。  

“是的,这一块是盗草,这一块是水漫金山寺,这一片所刻画的,是昆曲白蛇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