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少阳之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么一嗓子气势十足,一下子就吸引了广场上大多数人的注意。  

刚来的这两人,正是苏缘他们等着的最后两位同学。  

他们来自同一个大家族。  

白衣的叫徐兴礼,黑衣的叫徐兴道。  

此时,白沙镖局门前的广场上,不只有他们这些青阳学员。  

还有白沙镖局的一只车队正在检查货物。  

看来镖局即将要出镖了。  

镖旗迎风招展,上书大大一个“徐”字。  

这镖局就是徐家的产业。  

能够在这等危险的世界外出跑镖,不仅要有拿得出手的武力,还得有各方面的人脉关系。  

在青阳郡内,徐家恰能够满足这两点。  

白沙城的世家,有“南徐北苏”之称。  

其中北苏,就是苏缘所在的苏家,算得上是修行世家。  

另一个城南徐家,在修行界底蕴不深,却是武国官宦世家。  

徐家世代有人在朝为官,门生故旧不在少数,在世俗界很有影响力。  

他们在白沙县也有不少矿产、田地,还经营着郡内镖局生意。  

因为白沙武院、县府、还有城卫军等各方面的利益,苏徐两家常有明争暗斗。  

两家的少年子弟也常常出现摩擦。  

不过年轻弟子的冲突多出现在白沙武院中。  

青阳学子闹矛盾,还是比较新鲜的。  

听着徐兴道一来就出言不逊,苏缘懒洋洋的走出来。  

“道哥儿,你是不是被狗咬了啊,怎么上来就怼我?”  

徐兴道闻言更是气急,脸色隐隐都有些发紫。  

“混蛋,谁让你给我乱起绰号的?”  

“绰号?”苏缘一愣:“我哪里是那种人…额…”  

“哎等等,让我想想…那个…这是一场误会啊!”  

苏缘想起来了。  

这徐兴道和以前的他是一路人。  

并未寄希望于龙门大考,而是谋求仕途。  

苏缘热衷交游那段时期,在青阳与他也有不少交集。  

只是这小子丝毫不顾念同乡之谊,时常拆他的台。  

当然,苏缘也不会惯着他。  

找机会他就狠狠的反击回去。  

两人菜鸡互啄,算是各有胜负。  

这徐兴道有个特点,一生气脸就发紫,一激动脸就发紫,一喝酒脸也发紫。  

有一次酒后兴起,苏缘就给人家起了个“茄子脸”的绰号。  

没想到一来二去,流传甚广。  

看来这货是来兴师问罪来了。  

迎上徐兴道,苏缘晃悠着身子大大咧咧的解释。  

“道哥你听我说,这真的是误会啊!”  

“我真不是有心的,出了这种结果,我也是…惊喜的不得了啊!哈哈哈!”  

看到他这样的态度,徐兴道更怒。  

他双目通红,大吼一声:“我跟你没完!”  

苏缘毫不在意的横了他一眼。  

“怎么着吧?不服咱就练练。”  

他修为连破两境,还有吃货因缘带来的属性提升,早已信心爆棚。  

能够动手,求之不得。  

正好找个踏脚石,刷一下名望。  

看到苏缘如此强势,就连一起过来徐兴礼也怒气上涌。  

“哼!你苏家就是这样行事的?”  

听到徐兴礼矛头指向了苏家,苏景兰当即走上前来。  

“怎么?徐兄对苏家有所不满?那不妨划下道来。”  

就连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苏明,也缓缓的挪步到了苏缘的身后。  

他虽无声,动作却表明了立场。  

一时间,场面上有些剑拔弩张。  

徐兴礼看到这一幕,顾不得再考虑影响,所幸放开了声调。  

“几位同学都是白沙县同乡,大家给评评理!”  

说着,他就把族弟徐兴道的遭遇给讲述了一通。  

周围几个人一听,也不由无语的望向了苏缘。  

就是苏家的那两位同族,这时也不好再为他辩解了。  

这种事情说小了不过是个玩笑。  

可是要说大了,那就是败坏人家名声。  

这个世界上,绰号可不是那么简单。  

江湖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绰号。”  

为了一个绰号就拔刀相向,甚至生死仇杀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一个响亮的绰号,往往是扬名立万的招牌。  

同样,一个埋汰的绰号,就好似狗皮膏药一般,甩了甩不掉。  

当然,绰号也要看普遍的认同度,不是起了就能够叫的开的。  

怎奈这“茄子脸”太有辨识度了。  

苏缘才起了个头,就被一帮坏小子们传开了。  

这次农假,徐兴道一回家,发现都已经传到家族中来了。  

他憋了一个假期的气,就想要找苏缘麻烦。  

可是苏缘受伤之后几乎足不出户,他没找到机会。  

这时候见到苏缘,他怎能不怒气爆满。  

看到徐家两人不肯善罢干休,苏景兰忙打圆场。  

“这件事确实是苏缘孟浪了。不过他也是酒后失言。我们与其在这里纠缠不休,不如去想个办法补救。”  

“补救?”徐兴礼冷笑一声:“都已经传开了,还能怎么补救?”  

随即他又道:“兴道兄弟可是我徐家的未来,断不能受此屈辱。”  

他这话一出,让苏家几人暗暗皱眉。  

要说徐兴道在徐家有些地位,那还差不多。  

可称之为徐家的未来,是不是有些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