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破军(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啪嗒。  

奥斯顿子爵手中的牛排砸在了餐盘里。  

溅起的酱汁沾上了他胸前的餐巾,甚至还有一些溅到了那件昂贵的礼服上。  

此时的奥斯顿子爵可没有心思去心疼自己的礼服,他只觉得手脚冰凉,大脑一片空白。  

黑骑军怎么会在这里?  

他们不是躲在荆棘山上的吗?  

“大人,敌军骑兵冲出来了,我们该怎么办?”传令官看到愣在当场的奥斯顿子爵,不由急得大声催促道。  

奥斯顿子爵顿时惊得一个激灵,回过神来,赶紧下令道:“快!让攻城部队撤回来!聚拢士兵,迎战敌军!”  

“是!”  

虽然军令已下,但奥斯顿子爵却没有丝毫的放松。  

因为他知道,这一战,他们恐怕凶多吉少了。  

黑骑军残军人数不多,只有八千,分散到银月城四面,每个方向估计有两千。  

而天马军团在银月城外共有四万人,每个方向约有一万人。  

两千对一万。  

看起来天马军团仍然占有人数优势。  

但实际上,账是不能这样算的。  

首先,黑骑军是一支骑兵,而银月城外的天马军团却是纯步兵。  

步兵在野外对抗骑兵,天然就有劣势,唯一能够有胜算的方法,就是结成密集阵型,用巨盾、长枪、弓箭等武器反击。  

但此时的天马军团,已经摆开了攻城的阵型,而攻城的阵型一般为了防止城头的箭雨造成大量杀伤,站位都会极其分散。  

而且,士兵们手中的武器,也都是攻城器具,而不是巨盾长枪这类防骑兵突袭的武器。  

更何况,银月城外的这四万天马军团,其实根本不算真正的精锐。  

真正的精锐都被文森特侯爵带到了荆棘山,去围剿黑骑军了。  

这四万天马军团,本来是准备迎战半精灵的银月卫队的,当然不会选用精锐部队。  

但谁知道,上天仿佛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黑骑军没有出现在荆棘山,而是从银月城中冲了出来!  

本以为对手是个战斗力为五的渣渣,但转眼就冲出来一个迪迦奥特曼?  

奥斯顿子爵看着迎面而来的黑骑军,心都凉了半截。  

他第一个念头就是逃跑。  

可理智告诉他,逃跑的下场只会更惨。  

因为两条腿的跑不过四条腿,被骑兵衔尾追杀,他们就真成了待宰的羔羊。  

隆隆的马蹄声仿佛催命的音符,不断逼近天马军团。  

而此时的天马军团的军阵还根本没有来得及成形。  

黑骑军选择的时机太巧妙了,完全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慌乱之际,东境士兵们只能举起原本用来抵挡城头箭雨的小圆盾,但这种小圆盾在骑兵冲锋面前根本就形同虚设。  

东境军官们在大声疾呼,让士兵们列出枪阵。  

但他们为了攻城,根本不会携带长枪这种阻碍行动的武器,一时半会儿又去哪里找长枪结成枪阵?  

只有弓箭手对着黑骑军射出稀稀拉拉的箭雨,作为为数不多的反击。  

更多的天马军团士兵已经直接掉头往回跑。  

近百年来,未曾遭遇过什么大战的东境军队,其战力不足的缺点,在这一刻显露无余。  

奥斯顿子爵已经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汹涌而来的黑骑军根本没有半点废话。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以重骑为先导,轻骑随之蜂拥而上。  

面对防护不周,阵型散乱的天马军团,简单粗暴地碾压过去,就是最好的战术。  

这一刻,黑骑军终于再次显露出作为北境第一强军的峥嵘。  

轰轰轰!  

一声声巨大的撞击声中,无数东境士兵喷着鲜血,像玩偶一样被撞飞出去。  

一队队黑骑军,仿佛烧红的尖刀刺入黄油一般,毫无阻滞地趟进了天马军团的军阵中,在身后留下一道道血肉狼藉的痕迹。  

可怜的天马军团,在如此沉重一击面前,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他们在最糟糕的战场,最糟糕的时机,遇见了最糟糕的敌人。  

一排排重骑兵平推过去,东境军阵已经是支离破碎。  

轻骑兵随后掩杀而上,仿佛漫山遍野的黑色洪流,彻底淹没了银月城外的天马军团。  

奥斯顿子爵再次睁开双眼,看到的就是己方阵型被黑骑军肆意冲溃的一幕。  

“子爵大人,快走吧!”  

听到扈从的催促,奥斯顿子爵终于回过神来,手忙脚乱地从餐桌旁站了起来。  

慌乱之间,丰盛的午餐被撞翻在地。  

“对,我必须赶紧走!我要向侯爵大人报告北境人的阴谋!”  

仿佛给自己找到了一个逃跑的理由,奥斯顿子爵连滚带爬地冲上了自己的战马,然后果断丢下大军,就这么逃了。  

他这么一逃,立刻落在了天马军团将士们的眼里。  

当众人看到自己的主帅,连胸前的餐巾都忘了取下,就这么纵马逃亡的那一刻起,彻底崩溃了。  

肆意传染的恐慌,让这支天马军团瞬间变成了四散奔逃的羔羊。  

于是,他们的命运也就此注定。  

黑骑军可不会对他们展露一丝怜悯。  

不接受投降,不接受俘虏。  

暗影峡谷的仇恨,只能用鲜血来洗刷!  

“杀!复仇!”洛格骑士此时已经成了一个血人,但仍然高举着骑士剑,高声狂呼道。  

他的声音在万马奔腾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