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历史的迷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黑皇帝”竟然没有留下任何记载。  

这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  

作为光辉帝国曾经的主人,本就应该被史书记载。  

更何况,这位皇帝还是那么的特殊。  

被自己的封臣杀死,还引来了光辉之主的神谕。  

这种人应该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才对啊!  

即便是恶名昭著,也不该什么都没有啊。  

“所以,这位‘黑皇帝’到底做了什么邪恶的事情,也没有留下记载喽?”柯林忽然问道。  

昆西摇摇头,稍稍压低了声音,仿佛在惧怕什么:“子爵大人,关于那段历史的真相,其实一直都笼罩在一片迷雾当中。  

‘黑皇帝’究竟做了什么?圣席恩公爵又为何要杀他?为什么这件事会引发神谕?  

这些事情,都没有详细的记载。  

我看到的所有历史书籍中,有关这两个人的叙述都十分简单、模糊,仿佛在刻意隐瞒着什么。”  

柯林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觉得这段历史的疑点确实太多。  

那,加西亚侯爵为什么要建议他来了解这段历史呢?  

想了一阵后,柯林突然又问道:“对了,圣席恩家族的历史,这里应该有的吧。”  

“有。”昆西又跑去书架,从上面翻出来一本书。  

“子爵大人,请看。”  

柯林又翻看起来。  

其实对于圣席恩家族,柯林是有些了解的。  

毕竟这也是一个圣骑士家族,绝对的大贵族。  

除了帝国皇室之外,整个人类帝国总共也只有六个这样的家族。  

当然,这六个圣骑士家族能够传承至今的,只剩下四个了。  

另外消失的两个中,圣席恩家族就是其一。  

仔细想来,这其实是一件不太合理的事情。  

因为按照这个世界的贵族潜规则,是很难出现抄家灭族之类的惨事的。  

就像当初圣希尔德公爵在处死那些反叛的领主后,也放过了他们的家人。  

所以,这些家族只是丢掉了爵位和领地,但家族并没有因此消亡,他们也依然算是贵族的一员。  

哪怕再落魄,他们也是有姓氏的,跟平民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旦立下足够的军功,就能立刻接受封赏,再次兴起。  

所以,很少有贵族姓氏会失传。  

尤其是圣席恩这种带有“圣”字前缀的高贵姓氏,竟然就这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实在是太过奇怪了。  

大概地翻看了一遍圣席恩家族史,柯林的疑惑还是没有消失。  

按照书上的记载,圣席恩家族的封地是在帝国东境。  

不过,那时候帝国东境还不是现在这样铁板一块。  

而是分为了一南一北两块领地。  

东境南部是圣普洛斯家族的领地,而东境北部,就是圣席恩家族的领地。  

这两家的领地挨在一起,当然没少发生争端和摩擦,甚至大规模的战争也打了好几场。  

不过,有意思的是,最后真正让圣席恩家族输掉东境北部的那场关键战争,他们却是跟北境的圣希尔德家族打的。  

那场发生在三百多年前的战争中,当时的北境公爵率军击溃了圣席恩家族的主力军团,甚至亲手斩杀了“审判者”圣席恩公爵。  

审判之刃就是在这场战争中成为了圣希尔德家族的战利品。  

不过,那场战争最后真正的赢家,却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圣普洛斯家族。  

他们趁着圣席恩家族大败,而北境军队也遭受重创,无力再战之际,大举入侵东境北部,最后将圣席恩家族的残余军队彻底消灭,成为了东境唯一的主人。  

但是,奇怪的也就在这里。  

这场战争中,虽然圣席恩家族丢掉了领地,葬送了军队,但家族成员却并没有遭受太多损失。  

无论是圣希尔德家族,还是圣普洛斯家族,在杀死“审判者”圣席恩公爵后,都不会破坏贵族潜规则,去对圣席恩家族赶尽杀绝。  

但,圣席恩家族的噩梦却就此开始。  

丢失领地,没有了城堡和军队的保护,圣席恩家族成员屡屡遭受暗杀,而且杀手一直都无法找到。  

这件事甚至惊动了帝国皇室,圣洛伦佐家族主动站出来调解,严厉斥责了圣希尔德公爵和圣普洛斯公爵,要求他们保持胜利者的风度,宽恕失败者。  

同时,当时的皇帝陛下还将幸存下来的圣席恩家族成员接到皇宫中,严加保护。  

但是,这依然无法阻止圣席恩家族的成员一个接一个地因为各种奇怪的原因暴毙。  

到后来,连光辉教会也被这种破坏规则的举动激怒了,教皇冕下亲自站了出来,声称绝不允许圣席恩这样的高贵血脉就此断绝。  

两位枢机主教甚至亲自来到北境和东境,严词要求圣希尔德公爵和圣普洛斯公爵停止这种破坏规则的举动。  

两位公爵当然连连喊冤,为洗清自己的嫌疑,他们还将麾下的每一位骑士的行踪都公布出来,并任由教会人员在自己领地上随意监视、搜查。  

在各种目光的注视下,圣席恩家族最大的两个敌人似乎都被紧紧看住,再没有了动手的机会。  

但即便如此,依然无法阻止圣席恩家族成员一个接一个地凋亡。  

到底是谁在幕后,非要将圣席恩家族赶尽杀绝?  

对于这件诡异的事情,历史书上也没有给出答案。  

最终,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圣骑士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