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天下震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宇文化及鹰目望去,但见几百号骁勇的大隋军士已经躺在船板上止不住的哀嚎,他额头冒出冷汗,如此破坏力之下,仍能控制巧劲,未取人性命,这个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偏偏这么一个神仙人物,却要来取他的性命。  

“大胆!我乃大隋禁军总管,你欲谋反乎?”宇文化及喊道,带着一丝色厉内荏。眼下大隋皇帝仍在皇城,虽有群雄并起之相,但现在还是大隋的天下!他素有急智,眼下却只能借隋帝的名头一用。  

钟恪玩味地看了一眼宇文化及,朗声说道:“大业十一年,钟恪斩宇文化及于扬州。”声音不大,却传入了在场数千名军士耳中。  

宇文化及骇然,心知此刻怕是无法善了,但他又提不起勇气与如此神仙人物一较高下,只见他大喊一声:“放箭!”,竟是不顾船板上躺着的那几百名军士。  

剩下几艘五牙巨舰上的军士直接拉满弦,弓弦如月,“嗖!嗖!嗖!”一簇簇箭羽带着一阵阵破空声直接朝钟恪及双龙射来。  

“咕噜。”双龙愣愣地看着几百支箭羽射了过来,如遮天蔽日一般,徐子陵闭上了眼睛,已是放弃挣扎。  

“想我寇仲,英俊潇洒,却还是个童男就要命丧于此。”寇仲叹了口气,一时之间心如死灰。  

宇文化及阴狠地看着箭羽落向,喃喃自语道:“纵使宗师当前,面对这箭阵也要饮恨,你还是太自大了,居然不直接取了我脑袋,现在就让我取了你这小白脸脑袋当酒杯!”  

而后,几百支箭羽如时间凝滞一般立在了钟恪身前一尺,好似有无形罡气横在身前,再不见一丝寸进。  

“不可能!”宇文化及脸上写满了惊恐。  

“借你头颅一用。”钟恪微微一笑,心思一动,无形气劲一震,箭羽寸寸龟裂,掉落在船板上,接着袖袍一甩,一道浓郁到极致的罡风朝宇文化及轰了过来。  

宇文化及深吸一口气,冰玄劲全力运转,透着极寒的真气,周围几尺如坠冰窖,他天赋异禀,是除宇文伤之外唯一练成冰玄劲的异数。  

自他身居高位以来,已经极少动手,这一动手却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出手!只见他电光火石之间,向前轰出了十二掌,每一掌都带着阴寒的气劲,所过之处空气都似乎凝结成冰,这十二掌,是他这辈子轰出最强的十二掌。  

钟恪点头暗赞一声,就凭这几掌,宇文化及可以为当世一流高手。  

这几掌确实不错,但在境界、实力的碾压之下,连罡风的气劲都没削弱一分。宇文化及脸色凝重,双手护在胸前,一身冰玄劲凝固身前一分,“啵。”只听一声脆响,冰块碎落一地,宇文化及身子立在原处,身子未挪动一寸一毫,经脉尽断,没了生息。  

“叮。你击杀了宇文化及,达成成就。奖励:体质+1。”  

钟恪立在船头,白衣飘飘,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周围悍勇军士鸦雀无声。  

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在这一刻却不敢发出任何的动静,生怕下一秒惊扰到仙人身首异处。  

双龙看着他的背影,好似看到仙神临世。  

寇仲暗道,亏了亏了,这么个神仙问自己提要求,自己却只提了个这么粗浅的愿望,太浪费了!  

一本长生诀已经让自己收获如此之大,那四大奇书另外几本应该也有收获,战神图录不作多想,太过神秘,找也找不到,徒增烦恼。慈航剑典和天魔策倒是可以借来一观。钟恪静静想着,没有丝毫动作。  

“一月之后,我会亲赴大兴,开启杨公宝库。跃马桥前会天下英豪。诸位帮我把这消息传遍天下吧。”钟恪淡淡说道,声音传遍这个江面。  

生命有了本质的提升之后,钟恪已经懒得动身去一个个薅羊毛了,借杨公宝库的名头,号令天下枭雄、武林高手一会跃马桥,一网打尽,岂不快哉。  

杨公宝库!  

在场的人尽皆吞了吞口水。和氏璧、杨公宝库,若得其一,可取天下,话是这么说,但杨公宝库可比和氏璧更适合争夺天下,谁都知道杨公宝库屯积兵器粮草财富,可一夜之间获得争霸天下的资本。  

只是杨公宝库和和氏璧一样都是只闻传言,未见其形,多少人都没找到线索,没想到在这么个情况下从眼前人口中传了出来。  

没有人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毕竟是从一个千军万马之中取宇文化及性命的当世仙神口中传出。  

“走吧。”钟恪直接提着双龙脚尖一点,离开了原地。  

须臾之间。  

钟恪带着双龙已经离开了几十里。  

“缘分已尽,就此别过了。”钟恪看着一脸崇拜的双龙,笑着说道。  

“仙人!您就收了我们吧,我们天赋异禀,是真正的武学奇才!”寇仲仍不死心,拜了下来。  

“我并不是你们的机缘,你们就好好参悟这长生诀,这才是你们的机缘。”钟恪笑道,话音未落,人已从原地消失。  

“我们就安心看这鬼画符吧,也有可能能像他这般,纵横天下。”徐子陵苦笑,看着失魂落魄的寇仲道。  

“也只好如此了,现在宇文化骨死了,又有啥杨公宝库要出世,宇文阀应该没这功夫管我们兄弟俩了,现在找个小城先安顿下来,专心看看这长生诀。”寇仲叹了口气,说道。  

杨公宝库即将出世的消息经过发酵后传遍天下,天下沸腾!  

“大胆!他把朕放在何处!”大兴皇城,杨广将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