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正源剑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们下去。”  

陈玄看了一眼,大袖一展,领着真明下了飞舟。  

门中前来讲道的长老,多是真人之流,有的还是修炼出法身的元婴三重的修士。故此,为表示尊师重道,门中有规定,听道者不可在讲道之地飞遁。  

对门中规矩,得遵守。  

此时天晴,云描金边,日下光如纹,一片灿然光明,陈玄大袖飘飘,安步当车,真明跟在后面,手捧宝箱,箱上系带,低眉顺目,从从容容。  

主仆两人,一个天资英粹,丰神俊秀,一个眉目清秀,精神抖擞,身披灿金般的日光,由远而近,即使前来听道的人数以千计,也是极为引人注目。  

萧裕一身华彩锦衣,头戴玉冠,眉心下一点嫣红,让他本来刚毅的面容略显柔和,他看向越走越近的陈家主仆,开口道,“他是谁,有点面生。”  

和他并肩而立的是个娇俏的少女,圆脸樱唇,粉红荷叶裙,肌肤白皙如玉,她挑了挑垂下来的青丝,踮起脚看了看,眸光一动,道,“是很面生。不过看他衣饰,乃门中真传,而且修为只是明气,只能是最近两届的真传弟子。”  

“我知道了。”  

说到这里,少女手一拍,笑道,“陈家的嫡脉子弟陈玄是也,最近风头不小呢。”  

“说说看。”  

萧裕目中微有金芒,他这段时间出门在外,消息有点闭塞。  

“陈玄啊,”  

娇俏少女把自己知道的娓娓道来,她吐字清晰,如泉涌珠,让人百听不厌。  

“陈家出了个这样的人物。”  

萧裕沉默下来,只是目光涌动,看上去很有兴趣。  

且说陈玄,步行到这一片平地上,他目光一动,见每个弟子座下都有一处石墩,已经坐的差不多了,只是前面还有空座。  

“前面。”  

陈玄脚下根本不停,径直向前,找到一个好位置,就坐下来。  

“陈玄,”  

他刚坐下,就听到身旁传来一道声音,蕴含冷意,道,“此位置是给明气三重的同门准备的,你一个刚入门三个月的,还不往后面去?”  

“嗯?”  

陈玄闻声看去,发现说话的是个女修,看上去大约十六七岁,她身材高挑,淡妆描眉,宫裙束腰,精致白皙的玉颜上有淡淡的傲气,一看就让人不好接近。  

“苏家的人,”  

陈玄看清楚身旁少女衣裙上的服饰后,暗道一声晦气。人家张衍听一次长老讲道,偶遇的是乖巧可爱的琴楠小师妹,自己却上来就碰到看上去刻薄小气的仇人。  

这差距真有点大啊。  

不过陈玄心里吐槽,面上却不动声色,看上去连眼皮都不抬,一副根本不把身侧少女看在眼里的倨傲样子,道,“我怎么不知道有这样的说法?门规中哪一条有,你找出来我看看?”  

“什么,”  

苏蓉一听,柳眉倒竖,杏眼圆睁,这哪里有什么门规,只是很多时候都这样。最重要的是,是她认出陈玄,心情不好,想呵斥他一顿。  

“没有就老老实实别乱开口。”  

陈玄对于随时可能碰到有人找茬并不在意,他不但是陈家这一代第一位真传弟子,还得罪了如今蒸蒸日上的苏家,早就心中有数。  

“你,”  

苏蓉没想到陈玄这么大胆,她银牙一咬,看样子就要动手。苏家势头正盛,族中子弟们都有一种蛮横,她可是稳稳的明气三重修为,不信收拾不了一个刚入上院三个月的,即使对方刚刚胜过了苏家推出来的徐冲。  

在苏蓉的眼里,徐冲虽斗法不错,可那只是在一般的寒门弟子的范围里,真要斗起来,他和自己这样的大族子弟相比,差得远。  

“动手?”  

陈玄坐的稳稳当当,八风不动,用不轻不重的话,道,“我乃门中真传,你动手试一试?”  

“不要冲动。”  

马上有人站起来,是个俊秀的少年,束发垂髻,双手过膝,拦住苏蓉。门中真传,简简单单四个字,却代表在门中的地位。无缘无故袭击门中真传,可是要犯门规的。  

“哦。”  

陈玄用目中余光扫过起身拦住苏蓉的少年,辨认出来,对方居然是绥定赵氏的人。绥定赵氏虽不是五大姓,但也是巨室。听闻最近绥定赵氏和苏家走得近,看来真是如此。  

“联姻?”  

陈玄看着一男一女,这也是世家常用的手段了。  

“可惜。”  

在另一侧,正注视着这边的萧裕见苏蓉在赵真的劝说下气鼓鼓坐下,不由得心里暗道一声可惜。秦阳苏家和陈家,一个是五大姓中势头最猛的,一个是五大姓中底蕴最深的,他们两个家族冲突越厉害的话,五大姓的其他三个家族说不定能坐收渔翁之利。  

就这样,今天相安无事。  

明天一到,刚刚太阳跃出水平面,赤光升腾之际,就有一声钟磬声响起,传遍全场,然后一个梳着羊角发髻的小童出来,脆生生喊道:“时辰已到,祖师开坛传道,众弟子不得喧哗。”  

所有人立时噤声,凝神看向前方。  

陈玄抬眼看去,发现不知何时,照壁左侧的石头上,一个身量极高,目光锐利的老道已经出现在上面,他端坐莲花宝座,身前有弟子服侍。  

“这就是彭长老了。”  

陈玄眯眼去看,这分明是一位元婴二重的修士。不得不说,现在的溟沧派没有经过内乱,门中正如日中天,比以后张衍入门后的溟沧派强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