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得法无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很自信。”  

陈泰和说话间,不知不觉又走到一处亭榭,已到了湖岸堤口乔木的深处,这里叶大如扇,浓浓的绿色似染,映照他有一种幽深寂静,他感应四下的凉风,此时心情喜悦,怎么看陈玄怎么顺眼,道,“我们陈家的儿郎就应该这样。”  

“有家族这样的遮天大树,”  

陈玄挑眉而立,说了几句奉承话,脸不红,心不跳。  

“哈哈。”  

陈泰和都不知道这是今天第几次大笑了,只觉得今天的笑声恐怕比过去十年都多,又过了好一会,两人已转到湖口。在那里,矗立望湖铜台,锁着春绿,阴翳一片。  

“好了。”  

陈泰和看了眼天色,终于止步,回头对陈玄,和颜悦色地道,“我得回家族一趟,和其他人碰一碰面。虽然我们这一支在陈家衰弱,可向来团结大气,你不要有什么木秀于林的顾忌,只需放开手脚,勇猛精进,我们都会支持。”  

“走了。”  

陈泰和说完后,身子一提,就离了铜台,然后脚下法力自然凝成清气,托举身子,杳然上了晴空,只余下一道又一道的青气,翩然而落,状似风吹林中叶舞,飒飒之音,鸣于四下,不断回响,让人听到,赏心悦目。  

“这才是腾云驾雾。”  

陈玄眯着眼睛,目送陈泰和的身影消失不见,隐隐有一种羡慕,修士到了元婴层次,一身法力妙用无双,已经有了神仙中人的风采了。  

这个时候,整个铜台之上,只剩下他一个人,下面是浩渺的湖光,远处林木成行,幽色渐深,寂寂寥寥,空旷开阔。  

正是没有人打扰的好地方!  

想到这里,陈玄念头一起,沟通阎天殿,悬在天阴宝池上的经文缓缓打开,一个接着一个有别于玄文的奇妙文字自里面浮现出来,字字古朴,句句简明。  

半个时辰后,陈玄用手一按眉心,阎天殿隐去,他看向铜台下的湖水,四下一清,波影来聚,若有所思。  

阎天殿出现的经文中记载的是一种叫做阴德无量咒的法门,此法门刚开始之时,只是辅助之用,可百毒不侵,凝神强魄,可一旦修炼到一定程度,修炼出真正的咒灵,则开始蜕变,有诸般不可思议的神通,就是九州之上都很少见。  

“只是这个入门,”  

陈玄想到看到的阴德无量咒里的记载,沉吟少许,然后取出从陈泰和那里拿来的啸泽金剑,书写一封,发了出去。  

苍梧山,善渊观。  

后观有水,水中藏石,石色新新,半掩着盛开的荷花,扑簌簌的荷花香气坠入水里,似乎引来了三五只金灿灿的大鱼,不断张着嘴,浮在水面上,吐着泡泡。  

善渊观的执掌赵兴正头戴道冠,身披仙衣,上面绣着山川美景,他面容刚毅,手中拂尘摇摆,只是若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他眼角眉梢隐有笑意,和平常大不相同。  

如果是别的人或许看不出来,但周南身为溟沧派下三院之一的德修观的执掌却一下就看出来了,无他,太熟悉了啊。于是周南看在眼里,好奇发问,道,“赵师兄,今日可有什么好事情,说出来,也让师弟我高兴高兴?”  

“周师弟看错了。”  

赵兴正咳嗽一声,板着脸。  

“赵师兄小气啊。”  

周南见此,眸子映着光,似笑非笑。  

“你啊你,“  

赵兴正手中拂尘一摆,就是不说。  

场中的气氛,一时有点不融洽。  

不同于以后,那个时候的溟沧派下院山中无老虎,都是世家子弟在勾心斗角,一派小家子气,如今溟沧派的三大下院可是风起云涌,所以善渊观和德修观的执掌都是强势人物,都有背景,时常有交锋。具体说来,善渊观的执掌赵兴正偏向于师徒一脉的背景,而周南这个德修观的执掌则偏向于世家,他们俩各执一院,分庭抗争,明里暗里不断。  

“两位师兄,”  

场中第三位开口了,她是个美貌的女冠,白净的面孔,细细的眉毛,是泰山观的执掌和善渊观德修观不同,泰山观向来只收女弟子,这位泰山观的执掌性子恬静,关键时候经常斡旋。  

这位泰山观的执掌在音功上很有造诣,让本来就悦耳动听的声音中蕴含着一种抚平的自然,把场中无形的对抗消散。  

“哈哈,”  

有泰山观的女冠这样,周南笑了几声,主动后退。毕竟刚才是他主动挑起来的,原因很简单,最近几年有点窝火。  

为何窝火?  

一方面,在龙渊大泽中,师徒一脉势头越来越大,其他不讲,只掌教一脉,其门下的弟子各个惊采绝艳,有洞天之姿。另一方面,在外院中,即使师徒一脉的弟子很少,可厉害的人物一个接一个,世家子弟虽多,却在最顶端的竞争上有乏力感。  

正在此时,外面有道童进来,对赵兴正道,“执掌,要见的人已经到了。”  

“让他俩进来。”  

赵兴正听了,目光一亮。  

“是。”  

道童答应一声,很快的,齐云天和钟穆清两个人联袂而来。  

“见过上师。”  

齐云天和钟穆清两个人见到赵兴正,行了一礼。  

“起来吧。”  

赵兴正马上摆摆手,让两个人不必行礼,他严肃的面容上真正露出笑容。其他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眼前这两位已是门中孟真人钦点的弟子,非常看重。以孟真人在师徒一脉的地位,眼前两个少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