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识剑(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望京,西山,天星台。  

星台中央,绿色光柱中,无数光粒奔涌向上,犹如瀑布逆流一般。  

光柱下方,汹涌澎湃的漩涡中,由天光照射,同样泛起点点光亮,宛如浩瀚星空般。  

随着长生道人话音落下,十座由水凝成的莲台上,一双双眼睛纷纷朝着林末看过来。  

其中有复杂,有好奇,有畏惧,有善意,也有一丝讨好?  

林末愣了愣,有些意外的看了眼海衮。  

讨好是什么鬼?  

后者觉察到他的视线后,连忙低下头,神情漠然,作沉思冥想状。  

林末收回目光,环顾四周。  

“却是好久不见了各位,看来大家过的都很好。”  

“这还得多亏了此前出手。”长生道人面色平淡,“对了,你还没有尊号,如若直呼你名,等到了玄界,会有一些不妥。  

于是经过讨论,我等决定称呼你为末主,如果你不喜,可以告知我们。”  

“名字只是个符号。”林末无所谓地摇摇头,打量起眼前的绿色光柱起来。  

比起此前,光柱中,那碧绿光粒,流动速度,明显更快了。  

而且他能感觉到,其中夹杂逸撒出一股飘渺锋锐之气。  

宛如能割裂一切。  

毫无疑问,这是绝仙剑的气息。  

“你感觉到了吗?绝仙剑的气息。”长生道人察觉到林末的动作,心中微凛,有些意外,  

对方居然没等他说明,便已经观察到了。  

这个元神强度表现,隐隐比之前更强了…  

他深深看了林末,“如你所见,我等已经将绝仙剑祭了出来,其本身具有三道封印,如今第一道封印已经彻底解开,  

至于第二道封印,则处于半开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我等只要催动剑种,心念一动,便能以最短的时间,直接解开第三道封印,彻底唤醒剑灵,以应对种种突发情况,  

当然,在建木大阵未激活,彻底成为绝仙剑载体前,我等解开第三道封印,将付出极大代价。”  

“而据白泽与我等推算,如若有末主你一同协力,做到间歇开启绝仙剑第二道封印,对于建木阵的加成,应该能做到提升两成,  

这样的速度下,想要等到两界彻底界融,以天变之力催动建木阵,也还需要半年时间。”  

“即使这样,也还需要半年?”林末皱眉,有些觉得慢了。  

不过一想,两方世界融合,难度之大,无异于前世传说中的盘古开天,  

他们几人,能做到略微加速推动这一进程,已经算极为难得了。  

甚至于如若没有建木与绝仙剑,他们根本难以做到。  

只是半年时间,终究太长了。  

要知道小世界本身犹如卫星般,环绕于赤县周遭。  

而林末他们此前在小世界时,便遭遇了那所谓毁灭泪滴。  

可想而知,其就算还未抵达赤县,所隔距离,也绝不会远!  

半年时间…  

“这已经是最快了,当然,并非必须彻底界融,我等才可以催动建木传送阵,  

只是越是界融圆满,天变越是激烈,建木传送阵供能越是充足而已。”长生道人看出了林末的意思,简单解释道。  

“好,那么便开始吧,毕竟我们时间不多了。”林末了然。  

长生道人点点头,没有说话,朝烛龙,黑山真君等看了一眼。  

七人同时间食指,中指并拢,骈指指天。  

下一刻。  

绿色光柱中无数光点,顿时开始剧烈暴动,进行种种无规则碰撞。  

原本光滑的柱面,此时也出现一坨坨大小不一的隆起。  

林末觉察到,其中那股莫名飘渺的气息,越发锋利显然,甚至使得他脸上,隐隐可以感受到一股子冰凉感。  

不过三息时间。  

哗啦!  

扭曲隆起的光柱,在一阵哗啦声中,一下自动分开。  

仿若被人从上往下,一刀劈落。  

由漩涡中起,直通云霄的光柱,一下分裂成两半。  

两半中间,先是出现一道黑芒。  

随后黑芒扩大。  

那赫然是一条空间裂缝。  

等到其延伸至尺长时,一把无柄的石质长剑缓缓出现。  

其上没有任何法纹符篆,也没有独特的凹槽刻线,很简单的剑形。  

但当其出现到瞬间,便不由吸引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只见空间仿若都不能将其承载,不断崩裂。  

而以视线将其目睹,一股子剧痛更是会直接袭来。  

宛如刀割。  

宛如眼中滴进风油精。  

宛如整个人置身于冰窖之中,能感受到的,只有极度冰寒林末面色不变,只是重瞳不由由勾玉状,慢慢转为风车状。  

他现在能无比确信,黑山真君等人,确实不能发挥这把剑的真实威力。  

甚至于,后者施加于其上的封印,也并非是增强,而是将其剑身压制。  

以防止伤害到他们自己本身。  

这还只是金灵层次法宝…  

林末忽然觉得,他该重新评估一下天解与金灵之间的差距。  

“这是真实的绝仙剑,当然,以我等七人之力,即使有剑种在,也只得勉强催动。”  

长生道人等人,此时面色有些苍白。  

周身如瓷器般,出现一道道细微的裂痕。  

隐隐从他们身上,可以觉察到一股与绝仙剑同源的锋芒。  

“而如你所见,承载剑种,需要付出一点代价,你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