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变化(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加了不少利用面积。  

此时无忧树上。  

林末孤身立于树冠最顶端,双手负于身后,望着不断游动的云海,俯瞰着下方的芸芸众生。  

在这个视野中,那奔腾澎湃的阴河,就如一条丝带。  

而视线尽头的太阿山脉,则就像是一处土丘。  

至于更为渺小的人儿,那便更微不可见了。  

林末静静欣赏着这样常人难见的景色。  

任由凛冽如刀的寒风落在他的皮肤之上。  

他不知从何时起,很喜欢站在这样的高处。  

这样的视角,再是恢宏壮观的景象,也会给他一种尽在掌控的感觉。  

好似面对海滩上,小孩辛苦堆砌的沙子。  

随意便能毁坏。  

而这样的感觉,更能让他对生命心存敬畏。  

在将许成元等人安置完毕后,他收到了来自望京,周文帝的另一批龙门种洞天钥资助。  

以及其的紧急传讯。  

内容很简单,告知他由千羽界主持修筑的祭坛阵法,已经快要完毕,催促他是时候入京,进行最后了结。  

而事后林末结合自身留在望京的探子,所打听的情报。  

两相验证,对方并没有隐瞒,保留,或者扭曲。  

那所谓天星台的确由黑雾弥漫,  

而隐约可见绿色光柱通天彻地,让人不可直视。  

终于到了最后了吗?  

他心中有种期待,有种如释重负,又有种彷徨与不安。  

要想击败敌人,首先便要了解敌人。  

在上次的烈战中,他便做到了这一点。  

单一的十仙,已经远远不是他的对手。  

那所谓绝仙剑之威,他也经受住了。  

即使对方还有保留,但这段时日,他只身前往泰州,寻访好友,也并不非除其之外,什么也没做。  

过程中,他只要一有时间,便消化上次烈战中所得的积累,同时体悟地解层次的玄妙。  

也确实让他收获许多。  

在此之前,他突破道祖,全靠莽干,全靠天赋珠突破。  

这样一来,他虽然倚仗自身天赋与底蕴,表现得仍然强势,但到底在一些细节上有所欠缺。  

如今他需要做的,便是将其补全。  

事实上,也确实让他做到了。  

由重瞳的洞悉万物,加上自身各类顶级天赋叠加下的恐怖资质。  

林末很快便悟通参透了千羽界,所谓地解境的玄妙。  

与之前相比,虽然境界没有提升,但战力上,却有了极大的增强。  

再加上他积攒的大量运点以及圆满的境界。  

这便是他如今的底气与信心所在。  

只不过,从周文帝处传来的,有关玄界的种种神秘信息,以及那方步步紧逼,恐怖怪异的千机界的可怕,  

又让他有些不安。  

不过这种来自于未知的负面情绪,并没有太过影响林末。  

毕竟自练武以来,这么多年,他都是这样过来的。  

未知的恐惧,其实都是来自于实力的不足。  

只要真正的气量足够,只要实力到达一定限度。  

真正该恐惧的,便不是他。  

就如同此时的他一般。  

昔日的十仙,高高在上,神秘莫测,让人心生畏惧。  

而如今…他不也一样该打还是打?  

换句话说,他其实变成了,比十仙更为恐怖的强人了。  

所以,他没有必要过多忧心,有这个时间,倒不如多演练拳法,多体悟自身。  

“那就看看吧,看看我如今的气量,在那所谓玄界,所谓千机界中,能达到什么程度。”  

林末脚尖微点。  

整个人猛地向下栽倒,如流星般朝庞大的树荫坠落。  

在坠落的过程中,繁杂交错的枝干犹如有生命般,开始收缩蠕动,避让出一条绿色通道。  

毫无阻碍的自由落体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十数息后。  

最终。  

扑通!  

整个人一下栽入无忧树树干前的一方绿色潭水中,溅起大片水花。  

这方池水,算是液态的元气凝结,为无忧树本身,加上林末刻画的长生道脉密文,所形成的一处修行密地。  

此时,一长串的气泡从湖底升起。  

原本平静的湖泊泛起阵阵涟漪。  

随后水位线居然开始降低。  

扑通。  

扑通。  

扑通。  

在水位降低之时,一连串的心跳声响起。  

犹如有人在湖底大力擂鼓。  

湖水中,笔直往下坠落的林末猛然间睁开眼,双目重瞳中,勾玉状的瞳孔已经化为游动的风车状。  

与此同时,周身皮肤上的万千毛孔,开始舒张,不断吸收着周遭元气凝结的绿色湖水。  

其中每一个毛孔,犹如一座巨型水泵般,强力抽吸下,甚至形成了无数细小的漩涡。  

林末视野中,天赋珠淡蓝色光幕凝现。  

其上运点数字开始飞速下降。  

呲呲呲!!  

细碎的声音响起。  

犹如灌满高压空气的玻璃瓶,被人用针扎裂出一枚小点。  

受到极致压缩的空气,顺势从中飞速钻出,逸散于外界。  

林末强壮的体魄上,开始浮现无数黑色的密文,其犹如墨汁一下泼洒于纯白的宣纸上般。  

不断蠕动,犹如小虫一般。  

其文字复杂,深邃,仿若蕴含某种天地至理。  

蕴含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  

这已经不单是他靠着吞噬,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