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再见(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是李元则。”他指着一个身材壮硕,但却有些跛脚的中年汉子,语气肯定,目露欣喜之色。  

当年两人练武时,关系极好,后者因家中父辈为白衫药师,身上有诸如练体精油,参丹,芝膏等好物。  

并不吝惜后者,时常分润于他。  

后者也是当年学徒中,少数几个天赋好,家世好,还与他一样刻苦之人。  

事实上,在在座许氏一行人中,其却是也是气息最为强烈的一批次。  

实力足足有宗师境界。  

体态更是雄壮无比,身材足有两米高,手臂如柱石一般粗壮。  

林末真正认出对方的一瞬,往日的记忆,便如影片般,一帧帧闪现于脑海之中:  

两人对练灵猴拳术,练后相互摸精油,偷沈彻那小子的丹药吃,吐槽嫉妒宋明羽那小子吃软饭…  

人到一定层次,都很喜欢追忆往昔,他便是如此。  

但真正到了这时,那些许多想说的话,却好似被什么挡住般,一时只在脑里盘旋,不知该如何说起。  

只得轻轻叫出对方名字。  

而李元则同样想到了许多,脸上露出复杂的,欣喜的神色,嘴唇动了动,却没有立刻作声,  

看了眼前方的许成元后,终于抱拳行礼:  

“老…林…林先生…是我,没想到你还记得我,哈哈。”说着,脸上露出看似豪爽的笑容。  

林先生?  

林末忽然感觉不知说什么,原本的欣喜兴奋之情,犹如被人突然泼下一桶凉水,  

给浇灭了。  

“自上次淮州一别,我以为再见不到你了,说起来,还没感谢林先生你,要不是上次你突然出手,我可能早就死了…”  

他说着,脸上露出肃然之色,一连再拜。  

然后回过头,从背后拉出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擒虎,快过来,感谢林先生救命之恩。”  

后者骨架同样高大魁梧,不比许清末瘦小,国字脸,棱角分明,就和当年的李元则一模一样。  

只是更加憨厚老实了些。  

“这是我的小儿子,原本有两个的,但在当年来泰州时,大的没撑过去,死了,后来来这边,我也没再娶了…”  

林末招手,将对方唤了过来。  

其很听话,来到他身边。  

“感谢林先生救命之恩。”男孩照着李元则所说,大声道。  

一边说,一边兴奋地打量着他。  

“叫我叔就好。”林末温和笑了笑,手一翻,一枚拇指长的蝉玉出现在手中。  

“这个给你。”说着,将玉递了过去。  

李擒虎没有他爹那忸怩,乖巧地喊了声林叔,便将蝉玉接了过去。  

“这如何使得?”一旁的李元则面色一变,下意识上前,但步子并没动,只是假上。  

他看出了蝉玉不凡。光是其上的意劲波动,就连他都为之心悸。  

明显是个大宝贝。  

林末摇了摇头,问起了没看到的其余人的近况。  

后者见李擒虎将蝉玉收好后,眉眼间也多了喜色,不过说到其他人后,那抹喜意,也黯淡了。  

“陈刚陈师傅死了,在当年渡泰淮江时,被一条大鱼掀翻了船,堕了水,没有了气息,当时死了不少人,  

至于沈彻,那家伙前些年还在,不过在进这边时,不知在哪受了污染,道化,撑了几年,也没了,  

还有宋明羽…”  

李元则又提了许多名字,其中有很熟悉的,诸如沈彻,也有当年只有几面之缘的普通人,  

其中毫无意外,大多人都死在了迁徙逃难的路上。  

正如当年灵台宗举宗搬迁,从淮州迁至七海,死伤惨重。  

许氏一族势力还要弱不少,自然更不好过。  

虽然林末照有预料,但终究不免有些感伤。  

而还活下来之人,也与李元则一般,终究不如当年模样。  

林末没有多说什么,简单一同回忆了下当年之事,随后出手为后者清理了下暗伤,留了些小东西,便与许成元进了内屋。  

“怎么样,有些失望吗?”许成元随口问道。  

两人走在庭院中的花园里。  

不大地的园地,种了不少好药以及珍奇花卉。  

似乎还埋藏有元石,布置有聚元阵,布局像是当年的许氏内府。  

“有些失望,不过到底是人之常情,我能够理解。”林末明白对方问的是什么,平静回答道。  

人总是会变的,而当两者差距真正突破一个限度,这样的差距,便会成为一道无形的阻隔。  

在灵台宗,在他一步一步向上爬,到如今位置后,都是如此。  

十余年没见的朋友,自然更是如此。  

“唯一没料想到的是,居然不在了那么多人。”林末轻声叹息。  

“乱世如浮萍,风一吹,便散落了,这样一想,其实我反倒更为怀念当年在宁阳时,当那不受他人重视的庶子少爷的时光。”许成元自嘲笑道。  

“没有人管束,不需要忧心,爱与自由,皆在我手,珍视之人,都在身边,而如今…”  

“人总要往前看。”他同样怀念当年的时光,但也更痛恨那时的软弱无能。  

“我知道,在我爹和若龙走了后,我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人总有往前看,因为我肩上的担子,正如你所见,并不止我一人。”许成元笑了笑,摇摇头。  

“家主走了?还有若龙?”林末一愣。  

许若龙是许氏一族的嫡系大少爷,当年天赋惊人,而立不到,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