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啊。  

林末心中叹息,朝家的方向走去。  

如今时日不早,自然不适合外出猎杀,索性直接回家,陪陪家人。  

这半年的情况都是如此。  

因此比起往昔,他与家人联系还要紧密了些。  

而因为林氏一族同样搬迁到此的缘故,一路上损伤不大,于这乱世中,比起大多数普通人,已经算极好了。  

回到家,照例一起吃饭,散步。  

崖柏岛极大,作为崖柏道宗的本岛,岛上也有诸多奇异风景之处,倒是不缺散步之所。  

比如林末他们这一次,去的便是一处名为‘天涯海角’之所。  

其位于崖柏岛东侧,连绵山峦之巅。  

于此处,视线再无阻碍,可远眺苍茫的天地,好似能目尽天之涯,海之角。  

恰恰今日夕阳西下,天势极好。  

海风吹拂无忧的水面,尽起波皱,落日照映萧瑟天空,尽成余晖。  

天空中有类似于黑色大鸟掠过天空。  

可谓风景极美。  

待到暮色渐沉,众人才心满意足的回去。  

回到家中。  

看着心情极好的家人,林末心头很是满足,有着一股成就感。  

只是不知为何,却不自主想起今日齐孙之妻离去的萧瑟背影。  

满足之后,又有着些许不安。  

他若失踪死去,林菲儿等人,是否也会如此,也会明明悲戚,往日却故作坚强?  

他不愿想这个结果。  

而不想的结果,便是只有更用心地练武。  

竹林后山,新修筑的清凉寺内。  

林末站在月光之下,身上犹如披上白色的纱衣。  

“大宗师之后,想要突破真君,进度明显慢了,即使天才如我,也是如此,而真灵九变,此时更多是法力的积累…此时最值得期待的进步,竟然是天赋珠的下一阶段觉醒…”  

这半年来,林末并没有荒废武道。  

该练得练的,该杀的杀,实力在稳步提升。  

不仅自在天境,顺利突破至神变二关,真灵九变,也积累了近三分之一,法力雄浑了不少,各种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  

拿他现在来说,如若再面对尾狐,若是有心偷袭,对方甚至没机会爆尾,一口就被吞掉。  

只是单论提升速度,在他看来,还是有些慢了。  

为此,他冥思苦想了诸多增强战力的方法。  

或通过古籍查找,或通过请教木心,慧空等人。  

最终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一次请教萧兰皋时,他有所收获。  

在观摩慈航一脉的慈航道典时,他叹服那位觉岸道人的天资。  

其所学颇杂,光是灵台一脉的八部传承,除却上二部的天部与龙部外,其余皆修。  

正一一脉的根本经法,同样修成。  

最终将一身所学进行归一化,总结出慈航道典,真正集两家之长,再创一脉。  

如若他能将一身所学,同样进行归一化处理,岂不是也能增强战力?  

为此他曾在岛外,真正能力全开,进行过相应的能力总结。  

其中最强的姿态,自然是龙化后加长生态。  

这种状态,既有龙化的强悍体魄,又有真灵九变所得的诸多诡异手段,可谓是强悍无比。  

他将其命名为大灭。  

意为这种状态下,足以毁灭周遭的一切。  

事实上,确实也是如此。  

真灵九变全开,长生态,煞甲态,种种结合,他已然算是一种人型污染物。  

光是伫立不动,对于环境,对于普通武夫,就是场灾难。  

若是再让他与宗政占波对敌,对方怕是睁开那奇异千童,便会眼目生血,大概率引发道化。  

而一般的真君大老,硬打起来,据他估计,应该也吃不住几招。  

不过真君之中,还有劫数层次划分,真正高层次真君,他还没有交过手,因此谦虚起见,他所估计的,仅仅是萧兰皋,张鹤这个层次的真君。  

而归一化之后,战力确实增涨了不少。  

但再之后,又重新回到了龟速增涨的地步。让人无奈。  

澹蓝色天赋珠光幕:  

赤能:76.3  

林末默默估算。  

大概还有三个月的时机,第五阶段天赋珠便会积攒完全。  

到那时,他实力必然进行一次飞跃。  

“只是在此之前,依旧不能懈怠啊。”  

他平静心神,很快脱下身上的黑金袈裟,换上劲装,开始练武。  

天赋珠能给予他的,仅仅是平台,若是没有自身日复一日,脚踏实地的努力,他也到不了如今的层次。  

伤仲永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很快,林末便演练起大威天龙神力典里的一系列杀招。  

作为灵台一脉横练法的至高真功,其包含杀招无疑是经典中的经典,很适合大灭状态下他使用。  

彭!彭!  

院落中,林末缓慢地打着招式,并没有催动意劲。  

饶是如此,磅礴的力量下,一拳拳轰击,空气中依旧被打出一道道倒卷的气流。  

整个院落内,如被抽了真空般,给人巨大的压抑之感。  

若有心脏疾病之人进入其中,突然猝死甚至都是有可能的。  

“清凉师兄果然不愧是清凉师兄,这般天赋卓绝,还如此努力,真是让人汗颜。”林末打完一套杀招,缓缓收功之时,只见一道人影如蝴蝶般飘入院落,面带恭敬地说道。  

“缘心师弟?”林末面色不变,活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