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合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驼泉,算是块聚宝盆了啊。”段年感慨道。  

蒙为光这次没有说话,只是沉着脸思考,不算浓密的眉头紧皱。  

“放心,我已经打听到那伙人的来历,名为青龙会,为淮平的一新兴势力,由几大郡望家族组合,强虽强,但无非类似于盟会,能凌弱,却不敢欺强。”  

段年笑道,“到时候我会刻意指一条错路与他,让你有充足的时机离去,如果对方实在揪着不放,你便从其身后的几大家族入手,用些手段敲打威胁,后者自然惧怕,毕竟谁愿意得罪一光脚不怕穿鞋的狠人?”  

蒙为光眼睛微眯,仔细想了想,心头走了一遍,这才点点头,不由松了口气。  

也是,这青龙会本就是那种联合势力,只是推出了個话事人。  

强或许确实强,但也不是毫无破绽。  

他搞不定对方,那便从其身后的几大家族动手。  

他不信每一家都像前者一样强。  

真要那样,对方也不会退走淮平了。  

“行,你打算多久出手?”  

“我的人已经下山了,到时候寻到人会发信号,你带人跟上收割便成。”段年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笑道。  

“泉石交出去吗?”  

老人盘膝坐着,低头念叨着,最终抬起头,赞赏地看向面前的女子。  

“世间之事,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人不配财,必有所失,有舍有得是对的。”  

泉石这玩意他自然知晓。  

那确实是个好东西。  

单纯泡出的药泉,不仅能疗伤治病,强身健体,对于后辈武道筑基更有奇效。  

一般而言,普通人若是天天服用,借之打熬筋骨,长大了便是个普通县级中人之姿,换做普通县级中人之姿,或许就相当于普通县级天才。  

这样的宝贝,可以说是家族绵延恒久,兴旺发达的瑰宝。  

梅家便是如此,凭借前者成为四通郡望,若不是族内老祖在泰州曼安战场牺牲,就是再进一步,成为豪门也不是没可能。  

论及功效,倒有些像他族里的肉桃。  

这东西,哪是一个方才及冠的弱女子能把握得住?  

说是小儿持金或许都是抬举。  

“真若如此,你我之命应该便能保住,不过到时候,小婉儿你啊,怕是就只能跟普通人一样生活喽。”老人摇头道。  

“没事木爷,我不是刁蛮任性之人,如今我想的其实不多,只希望找个老实些的男人,将梅家血脉传下去,再用族里剩的点资源,好生将其养大,这就够了。”梅婉凄然一笑着说道。  

如今偌大的梅家,除却一些分脉,主脉之人几乎死绝。  

那些分脉之人,同样大猫小猫一两只,能残存下来者,也多是帮凶。  

相当于梅家只剩她了。  

她又没强力天赋,又是个女流之辈,又能做什么?  

倒不如找个好人,多生点,不说光大门楣,至少要把血脉搞好。  

老人见此不置可否,没再多言,开始继续调息伤势。  

同时脑海里浮现周遭勘察而来的地貌,拟定下一步行动。  

这些是他在珞珈山征战这么多年,所养成的良好习惯。  

而如他之前所言,现在情况其实没那么紧张。  

相比之前,原本大股尾巴,只剩一股咬的死死的,其余人不知因为什么,放弃了。  

这意味着活命的机会大大增加。  

当然,行百步者半九十,即使只剩一股尾巴,那也不是好相与的。  

其中强者不用说,即使是那些精锐,都有着之前林瑜城大家族支柱那么强大。  

必须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砰砰砰!  

砰砰砰!  

就在这时,老人忽地眼睛一睁。  

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跑步声。  

紧接着,一股呛人的味道,伴随着浓烟传来,那是植物烧焦而出的浓烟。  

这是…  

“不好,人来了,而且在烧山!”  

经验丰富的老人瞬间意识到什么,直接从地上跳起。  

如今是冬季,树林其实不易燃烧,除非对方浇了类似易燃火毒油之类的东西。  

后者很是阴毒,不仅是上好的助燃剂,更能形成毒烟。  

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逼他们出去!  

不行,若一直呆在这里,必然会被瓮中捉鳖,只有乘着包围圈没合拢,朝山上跑!  

这双驼峰可不是什么深山老林,山头之上势力不少,他不信对方如此肆无忌惮,会无人出来。  

这便意味着只要他们能拖延时间便是。  

想到这,老人瞬间便扯下一块碎布,往地上一抹,捞起一团雪,以意劲融化打湿后,将口鼻遮住。  

梅婉有模有样,忙不迭地照做。  

“跟紧我,千万别掉队,口罩也不能落!”  

老人丢下一句话,直接便龙行虎步地往外走。  

梅婉急忙跟上。  

两人才刚走出洞窟,便隐约看见一队队身穿白衣的白云道中人。  

这些人衣着通体皆白,体型高壮,在这冬日里,其实很能隐藏身形,但他们动作肆无忌惮,因此仔细看,能够观察得出。  

不远处,还能闻见越加刺鼻的毒烟。  

一旁的梅婉实力较差,才闻了几口,便一脸衰像。  

老人再不耽搁功夫,一手提着对方,直接便如猿猴便朝山上冲去。  

而这样的行为,很快便引起了白云道之人的注意。  

没过多久,便引来阵阵乱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