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名声(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议事堂气氛依旧酣烈,不过屋外的寒风却是不长眼睛,散入屋中,带来几丝冷意。  

林远高面上没有丝毫异色,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视线如常,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只是其袖子底下,略微颤抖的手,还是显示出其心中的不平静。  

其对座,程天雄脸上豪迈的笑容也消失不见,手指轻叩红珠木制的华贵座椅扶手,缓缓开口:  

“.....只不过商路这一事,却是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光是打点周遭,费的功夫便不可小觑,而如今情况,万事还更需就着谨慎方面开展...”他眉头皱起,手指叩击频率加快,  

“这样吧,此次我先私下备一些贵族需要的日常物资,以供远高老弟先带回去应急,至于之后事务,待明年开春,诸业待兴,再做计较?”  

林远高一怔,全然没想到程天雄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原以为会费一番周折,结果就这般不费吹灰之力便搞定了?  

心中思绪万千,但面上却反应极快,推辞一番后,立即起身道谢。  

随后厅堂里开始了一番洽淡,不时传来几声豪爽的笑声。  

庆丰城,衙门。  

周厚臣看了眼案牍上的周折,终于将笔停下,按了按眉心,后仰靠在椅子之上休憩。  

从鸡鸣而起,一直忙碌到现在,午饭也是随便应付了事,若不是凭借武夫强健的体魄,根本支持不下来。  

这也没办法,这段时日,不知是天气转暖,还是什么原因,瘟疫开始衰退了。  

体现在每日的病征疑似者数量锐减,城中那凝重的气氛都消散了不少。  

这当然是好事,但与此相对,疫难之后的灾后重建安排又得提上日头。  

无论是各行各业,基础民生市场的重新运作,以及秩序维护,还是经济生产恢复,商路重新开放,抑或税收调整,赈灾补贴措施等等一系列事情,都不是嘴一张,笔一划,便能搞定的。  

“只是不知道,郡府那边还能给予多大力度,不然可不好办了。”  

周厚臣摇摇头,看着窗外大雪飘扑,飞鸟绝迹的景象,心中也有些惆怅。  

这段时日,他听说珞珈山那边好像出了不小的状况,一年一期的军狩也提前展开,开始了久违的大演武,往各县抽调兵马,甚至于州府的银军都被调拨于山下,一看便有大事发生。  

如此一来,上层人物的心思,又能抽调几分注视这边远小县?  

一想到这些,他就头疼无比。  

此时,侍卫正好自屋外而来,身后是数个侍女,端来晚饭。  

不多时,案牍之上便被清理干净,摆放好各式看似简单,但用料极其珍惜的菜肴。  

周厚臣端起盛满参汤的瓷盅,小口抿着。  

身旁站着目不斜视的侍卫。  

“对了,听说桑原山那密地开了吧?”周厚臣随口问道。  

“是的,大早,杨氏的杨老太君,烈河武馆的叶老师傅,以及那金沙郡来的古重文,都去了,对了,许氏那伙人也在其中。”  

“都是闻着腥味的猫,无论什么时候都少不了他们这些人....”周厚臣冷笑了一声。  

若不是此次瘟疫一行的原因,他必然也会插手其中,可惜了...  

“风翊那边过去了没,那山上之事,及时报过来,尤其是灵源被哪方势力所得,这点最为重要。”  

他轻声说道。  

些许灵物没了没,重要的是灵田,如今郡府那边,好像以整城担保,联合千山宗,灵台宗,一同申请了大周道藏院的一项名为‘洞天’的福地项目,正在大量搜集灵源。  

上交越多,功绩便越多,如若能从桑原山密地中灵源分一杯羹,或许可以助他免去这次瘟疫失职一责。  

就在他心中念想之时,屋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周厚臣闻声看去,只见一个左脸刀疤的侍卫,匆忙从外走来,手里拿着一手指粗细的精致黑筒。  

“都统!桑原山有密报!”  

周厚臣心头一凛,将手中的瓷盅放下。  

“今日桑原山密地开启,大概下午三时,猛猿棍古重文,于密地之前,轰杀杨氏老太君!重伤许氏大长老顾得山,最终......”  

“什么?”话未说完,周厚臣直接站起身,脸色阴晴不定。  

“一个金沙郡之人,来我们这边,大杀四方,好大的威风!莫非他古氏也要造反不成!”  

他自然知道古重文的底细,甚至于,其来庆丰后,便主动上门拜访,算是打了声招呼。  

而周厚臣也知道其强悍之处,毕竟猿金刚的名头,是实打实打出来的,在立命中,算是强手中的强手,  

因此专程提点过,来可以,夺机缘也可以,但别把事情做太绝。  

其也满口答应了。  

可现在是怎么回事!  

况且旁人也就罢了,许氏之人也遭了?要知道许氏可以受郡府所托,来庆丰专程处理瘟疫之事,算是身负要职,结果却....  

想到上面可能的怒火,他脑袋便嗡嗡作响。  

一个不好,他又得担责!  

“马上传信,叫城外的兄弟集合两营,把桑原山先围住!”周厚臣闷哼一声,“我倒要看看这猿金刚有多刚!”  

说着,他也顾不得吃饭,准备披甲执锐。  

现在最重要的是出兵围山,不管怎样,样子都做足。  

可他动身,那报信的侍卫却是脸色有些怪异,一副欲言又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