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千里赴灵潭(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黑暗之间,虽然我们俱能抵敌,他岂肯不暗下毒手?  

他所说的桂花山,又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莫如姑且由他,等到了地头再说。  

如今凶吉难定,我们各将随身剑囊准备应用,以免临时慌乱便了。”  

说罢,觉得坐的所在,愈加平稳起来。  

朱文虽在病中,仗着平时内功根底,昏睡之时甚少。  

张阳二人更是仙根仙骨,睡眠绝少。  

这时经了这一番扰乱之后,一个个竟觉着有些困倦起来。  

先是朱文合上双目,躺在张阳二人身上睡去。  

张阳也只打了一个哈欠,便自睡了。  

灵云在暗中觉着朱文、张阳先后都朝她身上躺来,有些奇怪,随手摸了摸二人鼻息,已是睡去。  

就连自己也觉着精神恍惚,神思困倦起来。  

知道修道之人不应有此,定是中了敌人暗算,深悔刚才不叫朱文取出宝镜来破妖法。  

一面想,一面强打精神,往朱文怀中摸宝镜。  

心中虽然明白,叵耐两个眼皮再也支撑不开,手才伸到朱文怀内,一个哈欠,也自睡去。  

不知经过了几个时辰,三人同时醒转,仍是挤在一处,地点却在一个山坡旁边。  

彼此对面一看,把朱文羞了一个面红通耳,也不知在黑暗中怎么滚的,朱文半睡在张阳怀中,张阳的左腿却压在她的右腿上面,张阳的头又斜枕在灵云胸前,灵云的手却伸在朱文怀内。  

朱文纽带自己解开,露出一片欺霜赛雪凝脂一般细皮嫩肉。  

叵耐张阳醒转以后,神思恍惚,还不就起。  

朱文病中无力,又推他不动,又羞又急。  

还是灵云比较清楚,忙喝道:“张师弟你还不快些站起!你要将朱姊姊病体压坏吗?”  

张阳正在揉他的双眼,他见天光微明,晨曦欲上,躺的所在已不是昨晚月地里的景色,好生奇怪。  

忽听姊姊说话,才发觉右手腕挨近脚前躺着的朱姊姊,急忙轻轻扶着朱文起来。  

灵云也挨坐过来,将朱文衣襟掖好,又将她发鬓理了一理。  

张阳已拔出无形剑,纵上高处,寻找敌人方向。  

这时天光业已大亮,照见这一座灵山,果然是胜景非凡,美不胜收。  

看了一会,无有敌人踪迹,也不知这座山叫什么名字。  

便又来到灵云面前说道:“齐师姐,你看多奇怪,明明昨天在月光底下,受了人家妖法暗算,怎么一觉醒来,竟会破了妖法,换了一个无名的高山?  

莫非我们做了一场梦吗?”  

灵云道:“你休要胡乱瞎说。  

如今敌友不分,未卜吉凶。  

你朱师姐又在病中,昨晚受了一夜虚惊,幸喜不曾加病。  

凡事忍耐一些好。  

我看昨晚捉弄我们的人,决非无故扰乱,也许不是恶意,好坏未知。  

且莫急于找寻敌人,先设法探明路径,检点自己的东西再说。”  

说罢,各人查点随身之物......且喜并无失落,只有张阳买来的那一副滑竿不知去向。  

灵云正在寻思那作法的用心,朱文忽然惊叫道:“姊姊!你看这石头上面,不是桂花山吗?”  

这一句话,顿时将各人精神振作起来,顺着朱文颤巍巍的手指处一看,可不是,在她身旁一块苔萝丛生的石壁上面,刻着“桂花山”三个大字。  

三人当时高兴起来,依旧聚坐下来,商议人山之策。  

张阳道:“按照白、朱两位师伯所指途径,我们那般走法,至少还须二十天左右。  

如今一晚工夫来到此地,昨晚行法的定是一位前辈高人,特来接引我等入山,以免延迟误事。  

适才所见山上大字,正与白、朱二位师伯之言相符。  

只须依言行事,那倒不消计算的。  

只是红花姥姥当年誓言,原说是要一双三世童身、具有慧根、生就天眼通的男女,才能入潭取草。  

文师姐虽是合格,可惜她身中妖法,毒气未退,潭中神鳄、毒石厉害非凡,连路都走不动。  

而我这世元阳已破,也不知是否可行。  

我看红花姥姥道术通玄,并且不久飞升,她要践当年誓言,必能助我等一臂之力。  

我等先去拜见她老人家,求她撤去洞口云雾。  

然后三人一同下潭,由齐师姐护着文妹,我上前用无形剑先斩神鳄,再设法铲去毒石。  

此去务必语言、礼貌都要谨慎,不可乱了方针,又生枝节。”  

三人计议定后,朱文实是周身酸痛,不能行走,也就不再客气,由灵云将她背在身上,直往红花姥姥所住的福仙潭走去。  

刚刚走上山坡,便看见西面山角上有一堆五色云雾笼罩,映着朝日光晖,如同锦绣堆成,非常好看。  

张阳直喊好景致。  

灵云道:“哪里是什么好景致,这想必是姥姥封锁福仙潭的五色云雾。  

她如不答应先将这云雾撤去,恐怕下潭去还不容易呢。”  

三人正在问答之间,张阳先看见福仙潭那边飞起一个黑点,一会工夫,便听有破空之声,直往三人面前落下。  

灵云见来人是一个黑衣女子,年约十六七岁,生得猿背蜂腰,英姿勃勃,鸭蛋脸儿,鼻似琼瑶,耳如缀玉,齿若编贝,唇似涂朱,两道柳眉斜飞入鬓,一双秀目明若朗星,睫毛长有二分,分外显出一泓秋水,光彩照人。  

灵云知她不是等闲人物,正要答话,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