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女儿出生(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间忽有异象,那天空中居然日月双显。  

大喜之下也不管父母族人,忙冲进产房,只见玉珍满头大汗的趟在床上,一个稳婆手中抱着婴儿。  

见他进来,稳婆吓了一跳,张阳却不管,先从愣住的稳婆手中接过婴儿,哈哈大笑道:“我当爹了!”  

又来到床边,伸手抚了一下玉珍的脑袋道:“辛苦你了。”  

玉珍满脸幸福道:“不辛苦,十月怀胎,她总算是落地,你又回来,咱们一家三口团聚了。”  

稳婆这时才知道是产妇的丈夫,也笑呵呵的开口道:“恭喜老爷,是个千金呐!”  

张阳也笑呵呵道:“女儿好!我就喜欢女儿!”  

玉珍听到这话,脸上笑容愈发浓郁,说道:“夫君,那你给咱们女儿取个名字吧?”  

张阳闻言,说道:“刚才我观女儿出身时,日月当空,咱们就叫她曌吧?张曌。”  

张阳说出名字,怀中张曌就裂开嘴直乐。  

玉珍见此,反复说了几遍名字,也跟着笑起来,产妇内一时间其乐融融。  

此后张阳领取了‘娶妻生子’任务的奖励,后在家陪着妻女又小住了两月,期间一边炼炁,一边巩固无形剑。  

他来到辟邪村玉清观之后,又来了一些正道剑仙:餐霞大师弟子女空空吴文琪同女神童朱梅,东海三仙之一玄真子的大弟子诸葛警我,东海三仙之一苦行头陀的大弟子笑和尚,神尼优昙的大弟子素因等。  

慈云寺那边来的是:许飞娘门徒三眼红蜺薛蟒,晓月禅师的两个门徒通臂神猿鹿清、病维摩朱洪,武当山金霞洞明珠禅师,飞来峰铁钟道人等。  

许飞娘因有特别原因,不能前来。  

晓月禅师日内准到。  

法元闻讯之后,稍放宽心。  

到了初九那一天,追云叟白谷逸才到了辟邪村。  

众人上前,分别拜见之后,追云叟又谢了矮叟朱梅先到之情。  

随后便问素因与玉清大师:“令师神尼优昙何不肯光降?”  

素因答道:“家师说此番比试,不过小试其端,有诸位老前辈同众道友,已尽够施为,家师无加入的必要。  

如果华山烈火禅师忘了誓言,滇西毒龙尊者前来助纣为虐时,家师再出场不晚。  

但是家师已着人去下过警告,谅他们也决不敢轻举妄动了。”  

追云叟闻言道:“烈火、毒龙两个业障接着神尼警告,当然不敢前来,我们倒省却了不少的事。许飞娘想必也是受了餐霞大师的监视。  

不过这到底不是根本办法,我向来主张除恶务尽,这种恶人,决没有洗心革面的那一天,倒不如等他们一齐前来,一网打尽的好。”  

说罢,女神童朱梅忽然走将过来,朝着追云叟跪了下去,随将手中一封书信呈上,起来侍立一旁。  

追云叟接过餐霞大师书信,看了一遍,点了点头,朝着矮叟朱梅说道:“朱道友,这是餐霞大师来的信。  

她说这次教她两个门徒到成都参加破慈云寺,一来为的是让她们增长阅历。  

二来为的是好同先后几辈道友见见面,异日积外功时,彼此有个照应。  

三来她门徒女神童朱梅在幼小时,原是你送去托餐霞大师教养,当时她才两岁,餐霞大师要你起名,你回说就叫她朱梅吧,说完就走了,于是变成和你同名同姓。  

你何以要让她与你同名,以及你二人经过因果,我已尽知,所以托我给你二人将恶因化解,并把她的名字改过,以免称呼上不方便。  

你看好么?”  

矮叟朱梅面带喜容道:“这有什么不好,我当初原是无心之失,不意纠缠二世,我度她两次,她两次与我为仇。  

直到她这一世,幸喜她转劫为女,我才将她送归餐霞门下。  

如今你同餐霞替我化解这层孽冤,我正求之不得呢。”  

这一番话,众人当中,只有一二人明白,连女神童朱梅本人也莫名其妙。  

不过她在山中久闻三仙、二老之名,并且知道一老中,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  

不知怎的,日前见了矮叟朱梅以后,心中无端起了万般厌恶此人之感,自己也不知什么原故。现在听追云叟说了这一番话,估量其中定有前因,又不敢问,尽是胡猜乱想。  

忽听追云叟说道:“人孰无过?我辈宅心光明,无事不可对人言,待我把这事起因说了吧。  

在百数十年前,矮叟朱梅朱道友同女神童朱梅的前生名叫文瑾,乃是同窗好友。  

幼年同是巍科,因见明末奸臣当道,无意作官,二人双双同赴峨眉,求师学道。  

得遇峨眉派鼻祖长眉真人的师弟水晶子收归门下,三年光***行大进。  

同时,师父水晶子也兵解成仙。  

有一天,二人分别往山中采药,被文道友在一个石壁里发现了一部琅嬛秘笈,其中尽是吐纳飞升之术。  

文道友便拿将回来,与朱道友一同练习。  

练了三十年工夫,俱都练成婴儿,脱离躯壳,出来游戏。  

山中岁月,倒也逍遥自在。  

当时文道友生得非常矮小,朱道友却是一表非凡。  

道家刚把婴儿练成形时,对于自己的躯壳,保护最为要紧。  

起初他二人很谨慎,总是一个元神出游,一个看守门户,替换着进行。  

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常有同时元神出游的时候,不过照例都是先将躯壳安置在一个秘密稳妥的山洞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