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梧桐你放轻松、修习阳符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灾人祸之后,方为得道之时。  

这两术太过阴损,甚至被创造出《阴符经》的那位三真前辈亲手毁去,以免贻害后世。  

你熟练地回忆起那位前辈临死前回光返照所写的《阳符经》。  

道经文中写道:“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祸福相依,阴阳之书也。”  

“天人合发,万变定基,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宇宙有奇器,能衍万物万象,动之以阳,阳之中生阴…”  

整篇道经晦涩难懂,落笔多以概述而论,若非你已修习《阴符经》,怕是连皮毛都难以参透。  

《阳符经》毕竟还是脱胎于《阴符经》之中,而不是于“术”而是“功”了。  

《阳符经》之奇,实乃未有听闻。其要求于阴神之中淬炼阳火,更需在神火境界之前,便汲取太阳之气以为修炼之基。  

此等说法,听来犹如天方夜谭,毕竟阴神一旦稍触日光,元神便易受损,重则修为跌落,不可不慎。  

而今你已点燃神火,若要修习此经,势必要自散修为,重回神火境界之下。此举风险重重,修为一旦跌落,能否复原犹未可知,此乃其一也。  

再者,《阳符经》历经代代三真门人,竟无人习成,即便是天资卓绝如陆华者,亦未能如愿。  

试想,若散功之后,仍无法修行此经,那岂不是前功尽弃?  

此经之难,可见一斑。  

倘若不修习《阳符经》,仅靠水到渠成的元神修炼,你至少还需两三年时间才能突破“神火”境界。  

而且,紫薇恒界之后的修行,直至阳神境界的功法,你目前尚未获得。  

以你的身份地位,想要寻得一本能修行到元神十境的宝功,何其之难!  

然而,若能学会《阳符经》,从太阳之中淬炼阴神,你的修行速度将真正的一日千里,直通阳神境界。  

这无疑是一个两难抉择。  

你缓缓睁开眼睛,眼中神光内敛,眉心的“开星”纹渐渐隐去。  

你深吸一口气,心中已无犹豫,不如虎穴焉得虎子。  

你运起阴符经之力,元神开始崩殂,灵台上那一朵神火,因失去元神滋养,如同干涸的河流一般,逐渐枯萎。  

你身体微微颤抖,元神也在颤栗,仿佛经历着巨大的折磨。  

你咬紧牙关,忍受着元神撕裂般的痛苦,心中却无比坚定。  

“阴阳相生,祸福相依。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再无回头之理。”  

你闭上双眼,修为逐渐下跌。  

第七境“神游”,再到第六境“开星”,眉心的纹路逐渐消散,月华之力不再流入体内。  

你缓缓控制着修为的跌落,避免突然下跌导致元神受损。  

你的元神缓缓从灵台透出,吸收着月华逸散出的微弱月华之力。  

没了“开星”境界,你已无法直接转化月华之力,只能勉强维持元神的稳定。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修为跌落到第五境“驱物”。  

你感受到体内的力量进一步减弱,元神之力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再过一个时辰,修为跌至第四境“夜游”。  

你站在小院中,一动不动,仿佛一尊石像。  

破晓之前,你的元神修为终于全部散去!  

不知不觉,一夜已过。  

你睁开双眼,眼中已无光彩,头顶的青丝黑发尽数化为白发。  

体内的灵台如同一片废墟,曾经凝聚的元神之像已荡然无存。  

你整个人头晕目眩,原本纤尘不染的衣裤沾满尘土,脸色浮现出灰色的斑点。  

原本清凉无汗的身体,腋下开始流汗,整个人散发着难闻的恶臭。  

天人五衰,命不久矣之像!  

你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皮肤松弛,布满皱纹,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数十岁。  

你轻声自语:“这便是散功的代价吗?”  

人虽以肉身为船,却精气神不得有失,不然必定船翻在江海之中。  

太阳出来了,你睁开眼皮看去。  

天地之间出现暖意。  

昏昏暗暗的天空,迎来破晓之时,金黄耀眼的初生太阳升起,破晓的曙光洒在小院中。  

你深吸一口气,强忍着身体的虚弱与不适,开始运转《阳符经》的心法。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祸福相依,阴阳之书也。”  

一缕蕴含着至刚至阳的磅礴气息被你接引入灵台之上。  

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开始生成,那是照耀了万古的太阳之力,天地间最为纯正的阳气,也是元神最为惧怕之物。  

然而,这阳气并未如阳春照白雪般消融一切,反而如同春日里的暖阳,带来勃勃生机滋润这崩坏的灵台。  

第一境“感应”,第二境“定神”,第三境“出窍”。  

十来个呼吸之间,连破三境元神之力再度出窍而出。  

此时,天地间的阳气愈发纯正,破晓时分,一道无形的紫气自东方缓缓飘来,犹如祥云瑞霭,美不胜收。  

你如鲸吞牛饮般将这道紫气吸入体内,只觉其化作一只三足金乌,翱翔于九天之上;又转瞬变为一株扶桑巨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最终化为一道纯净的紫气,注入你的灵台之中。  

你眉心的“开星”纹再度浮现,修为直入第六境“开星”。  

你心中豁然开朗,终于明悟《阳符经》中“阳中生阴”的深刻含义。原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