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节 恭伯4(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法师之火开始在一个食尸鬼身上燃烧。这火焰虽然没有温度,但显然让那个食尸鬼略感不安。但是不安归不安,在巫妖作为上位不死生物的意识命令面前,它不敢反抗,只能任由火焰燃遍全身。  

“普通尸鬼:普通尸鬼是不死生物这个大类型中的一个常见分支。通过某些黑暗仪式,或者其他一些方法,保持较好的尸体常常会变成普通尸鬼。它们大体保留着生前的外形,但实际上已经完全是另外一种生物。这些生物的实力并不出色,但它们还有着进化的可能。耗费0,攻击0(爪击),生命1(强壮),特性;不死生物(食尸鬼),坚韧皮肤,群体活动。”  

果然是很垃圾的牌,和“草原灰狼”差不多,牌面上唯一优秀之处大概就是生命值方面得到一个“强壮”的评价,外加一个“坚韧皮肤”。这大概就是食尸鬼那简直如同皮甲一样结实的皮肤和肌肉的评价。  

不过幸好质量不足可以用数量来补。旅法师之火一次次的燃起,几分钟过去,张成手里已经收集了5张“普通尸鬼”的卡牌。  

他们一路向前。作为上位不死生物的巫妖对于这些低等的食尸鬼拥有着极大的支配权,恭伯能够号令这些生物不抗拒的接受旅法师的束缚,从而变成一张张卡牌。  

其中或有一两次,食尸鬼挣脱了旅法师之火,但那只是偶然。在巫妖强力的意志面前,它们最终的结果没有任何改变。  

不止如此,地下城的食尸鬼也是出于意料之外的多。张成记得自己在游戏里也曾控制着自己的角色在地下城大杀四方。他最终干掉了多少食尸鬼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估计总数也就是一两百的程度吧。但是他仅仅一段路下来,已经收集了六七十张卡牌了。而整个地下城,他估计自己只走了四五分之一。  

如果食尸鬼们是均匀分布在地下城,那么总数大概有三百以上了。可见游戏时间线里,虽是玩家接受了清扫地下城的任务,但实际上之前食尸鬼的数量就被削减了不少。  

“这里的食尸鬼数量还真不少。”张成随意的说道。  

“这是巫员之故。”恭伯回答道。“他并不信任他人,相反更加觉得这些低等野兽比较可靠。”  

说起这个事情倒也奇怪,去地下城冒险的时候,巫员并不找本地人,反而找了一群穿越者作为搭档。本来张成觉得这可能是偶然,但现在被恭伯一说,却觉得有点好玩了。  

“巫员…为什么这么认为?”  

“有传言说,巫员曾经住在鲁国费城,后来却因为失意远走夏墟。”恭伯回答道。“可能是因为被人骗了吧。他虽然是大巫,但实际上有点死心眼,不懂得变通。”  

“他好像不是鲁国人吧?”张成突然问道。“为什么要去鲁国那边?”  

“是啊,大巫一般都隐秘出身,不会让人知道自己到底是何方人士。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不过确实偶然听人谈及费城那边据说有多个大巫。”恭伯回答。  

“为什么会有多个大巫?”张成稍微有点好奇了。  

“这个,老朽却也不明了。”恭伯回答。“大巫本来稀少,不过所谓物以类聚,也许他们仅仅想要聚在一起也说不定。”  

“对了,之前你在这边干什么?”  

“老朽想要收容这些…食尸鬼。”恭伯回答。“以备战乱之用。顺带想学学异人的奇术。”他看张成不是特别明白,于是进一步说明。“如今天子陨落,天下动荡,诸神纷争,正值英雄豪杰建功立业之机。我虽然身为鬼戎,但如能聚众数百上千,那算得上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了。或许有一线之机?”  

“你想复国?”张成问道。他之前就知道恭伯的事情,但是听他自己承认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靠着几百上千个下级不死生物就能称霸一方?真的太看不起这个世界人类的实力了。这种程度,随便一个和昆吾大夫差不多的城主就能把你给灭了好吧。  

“子孙不肖啊!”恭伯叹息了一声。“昔日我贪图长生,让位给子孙,将自己化为鬼戎。本以为能享受逍遥长生之乐,却不料…故国灭亡。我别无牵挂,唯有此事。”  

“你不会觉得…靠着几百几千的食尸鬼就能复国吧?”张成有些怀疑的问。  

“本来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有一线机会。”恭伯回答。“张成公子可知立天子之事?”  

无论是地球上的历史还是这个世界的局势在这方面都是一致的:合格的,正牌的,受世人承认的天子和世子都已经死了,那么剩下的就是那些不那么正牌的继承人了。用一句游戏的术语,强宣称的已经没了,剩下的都是弱宣称的。  

看着张成不回答,恭伯就把剩下的话说出来。“如今天子之位空悬,诸侯皆有二意,如果能够带头投效拥立…纵然老朽实力低微,但单凭这个拥立之功,就能裂土为周室附庸吧?”  

原来打的是这个的主意!张成一听就明白了。不是靠我实力强,而是靠我站队早。压中宝了就皆大欢喜了——当然压错宝就没戏了。不过百分之五十的几率,确实值得一试。  

“你的子孙靠自己已经做不到了吗?”  

“恭氏已衰落,”恭伯再次叹息。“昔日亡国之时就遭到一波杀戮,此次又遭遇大乱,故土被犬戎占据,现在已经…已经沦为游士了。”  

游士是贵族中最低的那个档次,属于那种还保留着贵族(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