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节 虎方1(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需要三个祭品,只需要两个就够了。你们中有一个人可以活下来,当然,作为奴隶。”  

“张成公子,小心,”嘉喊出声来了。“别相信他们说的话!虎方向来都很狡猾,听说他们专门吃小孩的!”  

“错了。”罗刹妖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用一种邪恶的口吻说道。“这绝对是谣传,我们不止是吃小孩,美味的大人一样很欢迎。”  

随着这句话,他的目光之中透露出一丝贪婪。在这个时代,生产力很落后,营养不良几乎是常态。而面前这几个人却个个都看起来满面红光,身材匀称,显然味道不会差。  

当然实际上也根本不需要嘉的提示。别说张成早就在游戏里见识过这些罗刹妖,哪怕他第一次看到这种生物,仅仅看着这么一颗狰狞可怕的虎头,还有说话时候嘴里不经意露出来的利齿,傻瓜都明白这种动物到底是什么吃什么的。  

罗刹妖慢慢的接近过来。他是老经验,所以已经从三个人的动作中读到了一些信息。  

“你们怕什么?哈,放心吧。”四周的神力尚未完全消散,贰负的注意力依然在这里。这三个人类的死亡,将成为取悦杀戮之神的祭品,而他们的血肉,也可以满足他那好久没得到正确安抚的胃。这让他心情很好。“只有我一个,我的同伴都走了,他们不会回来的。”  

虽然分享是一种美德,但是如果可以,他还是愿意一个人享受。  

至于这几个人类的力量…看着他们手中的武器,那把长矛,还有那把短剑,就知道是什么水准了。他们就是砧板上的肉,吊杆上的鱼,可能会扑腾一下,但也仅仅是扑腾一下。  

嘉首先发起了冲锋。他曾经是昆吾大夫手下的一名徒卒。在被昆吾大夫贬为奴隶之前,他曾经一度野心勃勃的想要成为士人。而拥有这种野心本身就能说明他是士兵之中的的佼佼者。他的动作又快又猛又准确,对着罗刹妖的胸口就是一击。  

罗刹妖不闪不避,或者是来不及闪避。在长矛即将刺入敌身的最后一刻,嘉的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惊喜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长矛是何等锋利,别说织物包裹的血肉之躯了,就连重甲面对这一击也很难挡得住。  

然而惊愕立刻取代了笑容。嘉终于明白虎方为什么在传说中是这么可怕的敌人了。虎方的身体表面似乎有一层看不见的膜,这层膜坚固,光滑,而且富有弹性。长矛的矛尖距离虎方身体还老远,就被强行滑到了一边。  

长矛刺了一个空。  

不过他刚才这一下却给张成争取到了一个施法的机会。而张成也终于明白游戏里为什么罗刹妖免疫普通武器的攻击。就在,他给自己上了一个奥术视觉,从而清楚的看到罗刹妖的身上覆盖着一层防护力场。  

这就是为什么罗刹妖免疫武器的缘故。不过,张成相信自己手里的含光宝剑可以击破这层力场,前提是自己有机会给敌人一击。  

含光宝剑太显眼了。张成不觉得自己拔剑出鞘后罗刹妖看不出来,也不觉得对方会愚蠢到给自己一击的机会。这是智慧生物之间的正面战斗,对方是有着和自己同等智力、知识和经验的生物,甚至比自己经验更加丰富。  

“闪开!”张成喊了一句。同时开始施展所有魔法中最令人喜闻乐见的魔法:火球术。  

嘉依言后退。一个大火球呼啸着冲着罗刹妖而来。罗刹妖站直身体,露出残酷的笑容。直接杀死放弃挣扎的猎物其实不符合杀戮之神的审美,事实上,一个合适的祭品要被赐予足够的挣扎余地,直到他绝望的时候再补上最后一击。  

火球爆开,气浪掀起无数尘土,一时之间居然遮蔽了视野。然后,正如罗刹妖预料到的,他的身后鬼魅般出现了一个身影,短剑刺向了他的后腰。  

当然,同样只能让力场稍微凹陷,就被滑开了。  

夏安乘着刚才尘土飞扬的机会发动了一次偷袭,可惜未能建功。  

挣扎得不错嘛。罗刹妖耐心等待尘土消散。如他预料,三个人类都没有逃跑,还在原地。  

不行,这玩意…抗魔的!  

游戏中的经验和现实中的所见所闻让张成明白了真相。罗刹妖之所以在游戏里免疫低级魔法和武器,是因为他身上有自带力场防护。这是一个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力场,以罗刹妖身体为核心,半径大概一米左右。这个力场面前,任何普通武器或者低级魔法(眼前这位至少是三级和三级以下)的魔法都是无效的。而随着罗刹妖自身的增强,等级提升,这个力场的防御能力会越来越强。犬戎游戏中出场了多个罗刹妖,其中最强的甚至能抵御7级法术,最弱的也挡得住4级法术。张成不确定眼前这位是不是游戏中的某一个。  

这就是为什么说游戏里存盘读盘大法对罗刹妖没用。有这个力场防御在,只要你等级不足装备不好,不管怎么打,你也伤不到罗刹妖。  

偏偏这个力场不是全面防护。也就是说,空气显然可以自由进出。如果这玩意禁绝空气,张成还能期待罗刹妖换气的时候发动攻击。但是刚才漫天灰尘落下的场面让他明白这是妄想。嘉和夏安的武器会被力场挡住,但刚才漫天飞舞,缓缓飘落的灰尘却能沾染在罗刹妖头上,虽然马上被罗刹妖不耐烦的掸掉。  

也就是说,完全不破防,根本没办法打。这就是为什么小熊提议让张成赶紧逃跑。  

如果用含光宝剑来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