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骨女(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见骨女来势凶猛,剑兵卫的后脚往后一撤,人微微倾斜,右手从腰间拔出鬼斩毗沙门剑,剑脊一压,力道透入,陡然发出“叮”的一声铮鸣声!改变了肋差的刺击方向。  

“恶鬼,再不收手,斩杀当场!”他冷冷呵斥,双手持剑,在虚空中划了一道圆弧。  

转瞬间,琉璃净火覆盖上了毗沙门剑的剑身,可令一切恶鬼不敢直视。  

然而,骨女却并未理会,只见它发出一声凄厉诡异的笑声,整个身体也随之消失在了空气之中。  

剑兵卫一见,骤然一震。  

一时间,男人皱了双眉,陷入沉思:不妙,看样子,它似乎不惧怕琉璃净火?  

霎时,凄婉的鬼哭声大作,原本宁静的周围,均刮起一阵阴风。  

剑兵卫闭上眼睛,侧耳倾听着:“上,左,下,右,东南,西北,在——背后”  

话音刚落,骨女陡然凭空出现,疾闪至剑兵卫的身后,以肉眼无法捕捉的速度用肋差猛戳男人后心。  

剑兵卫没有睁目,而是举起鬼斩毗沙门剑,突然由上而下向自己咯吱窝斜刺而去,神剑竟然从男人腋下钻过,向后方刺去!  

但见,紫芒一闪。  

可剑兵卫顿时感觉心中不妙,因为,手上刺中实体的那种手感并没有如期反馈回来。  

与此同时,骨女从男人的背后再次化为虚影,消散在空气之中。  

剑兵卫沉吟道:“糟了,这下麻烦了大了!”  

男人所说的麻烦——意思是骨女相当擅长对付人类。  

而它的方法也很简单:  

那就是,无论多么强悍的人类,都会有疲惫的时候。  

人与妖魔鬼怪不同,精力有限,长时间的专注都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心力。  

而对于鬼怪来说,它完全可以慢慢和你耗。  

别说个把时辰,即使是三天三夜,对它们来说,也没有任何问题。  

此时的骨女,只要待剑兵卫体力流逝,精疲力尽,招有破绽、心神松懈之际,它就可以再次现身,将其瞬间杀死。  

至于现在,它只需时不时的现身骚扰消耗一下男人,加快进度。  

而对于剑兵卫来说,攻击,才是最强的防守。  

可问题是,没有目标,如何攻击?  

何况,这之前,他已经经历过了三场战斗:  

先战三千院魔僧,再战破戒僧,又和绯水相斗于塔林。  

此时的剑兵卫,已消耗了不少体力,并非是巅峰状态。  

更可怕的是,目前的剑兵卫,还感觉到头昏眼花,胃中剧烈翻腾恶心。  

看来,长时间的战斗,水米未进,让男人的身体素质大打折扣。  

他想全身心放空,再次进入明镜止水之境,来忘却这饥渴之感。  

可当他一闭上眼睛,男人就能看到一具红颜白骨,在他脑海中晃动,两只空洞洞的眼眶,飞出无数怨灵,手中的骨刺,向他飞来..........  

空气中,那股窒息的死气,压迫着剑兵卫生存的本能。  

密林中,男人如同一只蓄满了力的猛虎一般感受左右。  

战局前景堪虞,而剑兵卫此刻还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更不能浮躁。  

因为:  

人一松懈,招式就有破绽。  

人一浮躁,气息就会混乱。  

人一旦松懈浮躁,骨女便有机可趁了。  

这种一不小心,就会被杀的感觉再次冒上心头,仿佛回到了那剑豪间比武死斗的时代!  

虽然,他早已厌倦,然而此刻巨大严峻的挑战重新点燃了他骨子里战斗和搏杀的意志!  

与人斗,他早已游刃有余。  

与魔斗,他处于启蒙阶段。  

与鬼斗,他没有丝毫把握。  

而他,就是要用手中的毗沙门剑,将这危局与死局再次斩开!  

“不行,一定要想办法进攻。照此下去,我必败——”剑兵卫陡然睁开眼睛,知道情况已经相当凶险。  

自己再不出手、只怕撑不过半个时辰。  

不,不行。  

他必须要引出骨女出手。  

然后,发动最强大的奥义——秘剣夜虎,用鬼斩毗沙门剑将女鬼予以一击必杀或予以重创。  

这时候,男人又发现一件事。  

一件让他极为担心的事:  

那就是,腰间的四圣古灯已经很久没有发光了。  

对剑兵卫来说,此时很需要四大守护灵的助力: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哪个都行,只要有守护灵的力量,再加上毗沙门剑,他就可以超大范围攻击骨女,然后将这恶鬼滅杀!  

可是,四圣古灯此时好像罢工了。  

既不闪,也不亮。  

身上,也感受不到,任何守护灵力量附身时的那种感觉。  

不过,对剑兵卫而言,虽然没有守护灵,但他还有剑。  

——鬼斩毗沙门剑唵阿枝那枝嘎唵吽.......唵阿班札枝嘎阿吽.......  

唵阿列那枝嘎梭吽.......唵阿阿洛列嘎阿吽.......  

这时候,遽变骤然生。  

只见毗沙门剑上,紫色火焰更盛,剑身上的万千梵语,产生的音波,竟然让剑兵卫身边的骨女显露出了身形.......  

就在这风驰电掣的刹间,剑兵卫平空而起,引着毗沙门剑,带起一阵紫色旋风,闪电惊雷般对准骨女脖颈一剑斩去。  

那一瞬间,乍见了一件事:  

那骨女竟然倏然身首分离了开来,首级飞向小溪,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