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骨文结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荒的山林中隐藏着各种危险,从小就开始培养狩猎技能的战士们,显然对于山林十分的熟悉,  

如果没有凶兽,那么大荒早就被人类占据了。  

徐泽随着队伍出发,开始寻找合适的猎物,  

在大荒之中,并不是看见什么猎物,都可以捕杀的,  

首先要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所谓安全的地方,就是没有过于明显的凶兽活动的痕迹,  

凶兽一般来说体型十分庞大,行动的踪迹非常的明显,如果发现,就要马上离开这个区域,  

凶兽也是兽类,也占据地盘的习惯,在凶兽的地盘去捕杀野兽,相当于抢食,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进入山林后不久,徐泽的面色闪过一丝疑惑,他感觉整个人的状态,好像轻松了许多,仿佛一层无形的枷锁被打破,  

在此之前,刚刚降临到这方世界的时候,天地之间隐约有一种恶意针对于他,早前成为部落祭灵的时候,  

徐泽就隐约有些察觉,但是不算明显,仿佛只是错觉,  

这次祭祀过后,这种消失的排斥感,就非常的明显了。  

“是这方天地规则,对于外来者的排斥吗?”  

“因为我成为村落的祭灵,受到了村民的供奉,所以算是融入了这个世界?”  

徐泽心想,如果现在死亡一次之后,再降临,会不会依旧如此,  

当然,他可不会拿自己投影的生命去试验,每次投影的香火之力,都是十分宝贵的。  

在不断的摸索中,队伍朝前进的,  

一般来说,战士们都会尽量远离村落狩猎,因为如果把村落周围的野兽,全部狩猎完之后,一旦有凶兽路过,  

找不到食物,就会把目标放在村落里面,村落旁边的野兽,即是一种防护,也是一种警示。  

一旦村落周围的野兽大量死亡,村民们就能知道,附近不再安全。  

在大荒中能够生存下来的部落,自然有独特的生存方式。  

“祭灵大人,战士们在前面发现了一个野牛群,周边没有发现凶兽的痕迹。”  

连山对徐泽汇报,徐泽点点头,仔细感知了一下,并没有察觉到危险的痕迹,  

之所以跟随战士们出来打猎,就是因为徐泽为天将,他的感知,远超凡人,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危险。  

随着队伍摸索前进,跨过一个缓坡的时候,就发现前方的小溪旁边,一个野牛群正在歇息喝水。  

连山等战士眼中闪过狂喜之色,  

野牛可是非常好的肉食,这么多野牛群,绝对是个大丰收,毕竟野牛实力不强,捕杀起来非常容易。  

连山就准备示意战士们分散包围,尽量捕杀更多的野牛。  

徐泽一把拦住,对着连山摇头,然后示意连山看向远处山林的一个角落,  

连山随着徐泽的视线望去,在树林的阴影之下,一个庞大的黄棕色身影,盘踞在那里,  

它长着一对巨大的犬齿,足有半尺长,如同短剑,目光一直盯着野牛群,显然也在等候时机,  

“祭灵大人,那是剑虎,算是半凶兽级别。”连山心中一震,连忙对着徐泽说道。  

“通知战士们,先不忙着捕杀野牛,把这头剑虎包围住。”  

徐泽对着连山吩咐道,强大的感知告诉他,这头剑虎,实力不算太强,虽然是半凶兽,但徐泽感觉杀它应该不会太难。  

虽然这头剑虎只是半凶兽,甚至很多村落都瞧不上,但是对于火村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真血’。  

随着战士们缓慢的把剑虎包围,剑虎也敏锐的察觉到了异常,身体徒然站起,在原地绕圈,似乎在感应什么,  

“好敏锐的察觉。”  

徐泽医生轻叹,这个时候的战士们,最近都距离剑虎百米开外,竟然都能被剑虎察觉。  

“祭灵大人,战士们已经准备好了,就等您下令了。”连山在旁边恭敬的说道。  

既然祭灵大人跟随出来一起狩猎,那么凡事自然以祭灵为主。  

“我先出手重伤他。”  

徐泽说完,手臂抬起,五指虚握,一根火焰长矛突然出现,  

这是徐泽对于火术的控制,然而不仅如此,火焰长矛出现之后,他并没有急着出手,在看不见的掌心,  

骨文亮起,一阵光辉,就凝结于火焰长矛之上,  

这是徐泽研究出来的搭配使用方式,骨文伤害叠加。  

现在所掌握的骨文,是类似于坚硬的效果,而火焰长矛比较虚幻,在叠加坚硬骨文之后,顿时感觉十分凝实。  

徐泽眼睛半眯着,手臂一会,火焰长矛化作一道流光,朝着剑虎飞去,  

就在徐泽火焰长矛出手的那一瞬间,剑虎像是感受到了,身体突兀的朝着旁边跃去,  

按照剑虎的速度,火焰长矛,必然会被其闪避过去,  

然后徐泽眼底深处闪过一丝精光,那火焰长矛于半空之中,忽然微微转向,  

在剑虎跳跃的那一刹那,直直的射入了它的头颅上,来了一个洞穿,  

落下的剑虎直接倒在地上,甚至连声音都没有发出,  

这一矛来得实在太快,直接给剑虎的头颅开了个洞,  

火焰长矛洞穿剑虎头颅之后,顺势将一颗大树洞穿,而后消散不见,  

“祭灵大人威武。”  

连山忍不住大喝一声,  

徐泽脸上不由闪过一丝笑意,这种骨文结合火术的威力,果然强大。  

看来因为香火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