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震惊宇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牧得到光线本源法则承认的事情,也被和他一届的天才都知道了。  

他们虽然默认不把苏牧当做对手,但却一个个都狠狠咬着牙,发愤图强,不甘落后。  

相比起原著,他们倒是都更加努力了许多,但天赋的巨大差距,不是靠努力就可以弥补的,只能够稍微拉近一点点。  

时间又过去五年,金之本源法则波动降临,在苏牧眉心凝结出一柄金剑,苏牧顺利得到金之本源法则的承认。  

对此,混沌城的人们也都麻木了,不再惊讶了。  

无论苏牧做出什么令人惊讶的事情,都不值得让他们感到惊奇,似乎一切都是极为正常的。  

就这样,三十年的混沌城生活,就在平静如水的修炼之中渡过。  

在这期间,苏牧得到了金木水火土和光线这六大本源法则的认可。  

至于风之本源法则和雷霆本源法则,还差一点,不过也差的不多了。  

“该去闯闯通天桥了。”  

最后的时间,苏牧决定去闯通天桥。  

只要闯过通天桥第十层,他就可以得到五十一万两千积分,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之前因为闯过通天桥前九层,他得到了五十一万一千积分,如果闯过第十层的话,积分加起来就超过百万了。  

苏牧来到通天桥岛屿上,他闯通天桥第十层的事情,也迅速的被监守者散播了出去。  

谁都想看看,苏牧到底能不能在混沌城的三十年内,闯过通天桥第十层,缔造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  

众所周知,要闯过通天桥第十层,就需要有不朽的法则感悟。  

而苏牧要闯的,还是难度极大的宇宙通天桥,需要对时间本源法则和空间本源法则的感悟,都达到不朽的境界。  

苏牧虽然得到了六大下位本源法则的承认,但第十层实在是太难了。  

宇宙中那么多人,那么多种族,诸多星域无数年才出一个不朽,可想而知这其中的难度有多大。  

通天桥第十层的难度,比前九层加起来还要难!  

现在虚拟宇宙公司的域主级原始秘境成员中,只有一个闯过了十一层,另外的人都在第十层。  

而且,域主级原始秘境成员,最少都修炼了几千年,甚至于修炼了上万年。  

外界议论纷纷的时候,苏牧已经来到了宇宙通天桥第十层的尽头。  

第十层的对手是一个黄衣人,使用的依旧是虚宙神兵。  

“一棍轰天地!”  

“时间停滞!”  

苏牧施展出衍神兵和光霄剑的绝招,衍神兵化作一个巨棍将黄衣人轰杀。  

接着,第十一层,第十二层苏牧也都顺利的通过。  

苏牧来到了第十三层通天桥的尽头。  

第十三层又是一个巨大的关卡,原著罗峰也是在参悟金空兽神雕像数百年,又在混沌城潜修多年之后,才闯过的第十三层。  

不过,苏牧的优势,比起罗峰,那可大的太多太多了。  

罗峰只得到了金空兽神雕像,用金角巨兽揣摩参悟。  

而苏牧则是拥有时光兽神分身!  

一个雕像,一个分身,这中间的差距就仿佛萤火与皓月。  

更别说这个分身,还是被神秘无比的金色光团孕育的分身,比起宇宙中诞生的那头天生时光兽神天赋还要高!  

这只是苏牧比起罗峰的一点优势,还有苏牧自己本身的优势,有五彩虚空古蛇的优势,有紫极魂族的优势。  

还有…原祖!  

种种优势加持之下,苏牧就是开了外挂。  

宇宙通天桥第十三层,是在一颗恒星的表面。  

苏牧选择掌控者作为对手之后,一个身穿火红色战铠,使用虚宙神兵的面具人出现了。  

“宇宙级来闯通天桥第十三层,我从未见过。”  

火红战铠面具人低沉道:“希望你能通过,但我不会放水,我会施展虚宙神兵的终极杀招‘不朽亦可敌’。”  

所有神兵的终极杀招都叫“不朽亦可敌”,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不朽之下最强的兵器,不然也不可能被称之为神兵。  

“杀!”  

虚宙神兵悬浮到空中,犹如一颗透明的太阳,散发出无穷无尽的光芒。  

这些光芒,并不是平常肉眼看到的光芒,而是时间与空间的光芒。  

光芒照射下来,苏牧身周的时间停止流动,空间也被凝固,他就仿佛一只被凝固亿万年的琥珀。  

“破!!!”  

苏牧冷喝一声,浩瀚的时空之力在他的体表奔涌,无数法则丝线连接,衍神兵组合成一柄巨大的金剑穿梭虚空消失不见。  

同时,光霄剑的光芒绽放,在时间之光面前,一切都归于最初始的静止。  

啪!!!  

巨大金剑轰碎火红战铠面具人。  

宇宙通天桥第十三层!通过!  

“过了。”  

“第十三层也过了。”  

“以宇宙级的力量,拥有通天桥第十三层的法则感悟,可怕。”  

“无敌!我人族绝世无敌的天才!”  

通过十三层,说明苏牧有了封侯级不朽的法则感悟。  

当然,仅仅是封侯级的法则感悟,真的遇到封侯不朽的话,苏牧肯定不是对手。  

毕竟他本身才宇宙级,这个境界面对封侯级不朽要被狠狠的压制,光靠法则之力是不可能与封侯不朽匹敌的。  

在苏牧闯过通天桥第十三层的时候,不仅仅是人族大震动,异族也被震骇的无以复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