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进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越点点头,悄悄的记在心中,如此火器想必非比寻常,要不然对于大元皇朝来说都是庞然大物的无始宗也可能为此大张旗鼓。  

又相互扯一会,新洪便告辞加入货物收整的行列中,他一加入王越也不可能站着,也一同帮忙收整。  

敢出来趟镖的都是武艺傍身的好手,虽货物被无始宗的人弄得稀烂,但还是很快的就重新归纳到了马车上。  

然后再加固维修装货的箱子,虽然不可能恢复如初,但也能基本上有能用,不过多少损失还是有的。  

特别是面子问题。  

此后的路途中,镖队队伍更加沉默了,基本全是垂头丧气的,虽然新洪有意想振作士气,这种低迷的士气遇到山贼流寇是致命的缺点,可能战斗力会十不存半,但被打脸最严重的就是他,思来想去也就任而为之了。  

不过也有几个蠢蠢欲动,显然是对无始宗关于提供火器线索奖励入门资格的事情。  

不过虽然躁动,但也明白现在在走镖,随时都有危险,倒也可以出什么乱子。  

幸运的是两天后,没有遇到一起波折,也可能无始宗的原因,把周边的流寇也牵带着的打击了一遍,使得这些平日猖獗的流寇山贼全部消声灭迹,致使他们很顺利的回到了泰州最大的城市泰州府。  

到了泰州府以后,王越便和新家镖局的人分道扬镳。  

“新当家的,这一路多谢关照,以后若有机会还往多多关照。”进入比沧安城不知道大了多少倍的泰州府城以后,王越对新洪客气道。  

“哪里哪里,这一路也没有帮上什么忙,关照谈不上。”新洪抱拳客气道。  

“我们新家镖局就在这泰州府城内,以后若有机会可来找我们新家镖局,不管是把酒言欢还是帮忙,只要是力所能及之事,定不会推脱。”  

“那是自然。”  

两人相互说了一些漂亮客气话,便相互告辞了。  

临走的时候,新一君偷偷的塞给了王越一个手链。  

“王大哥,我家在城南坊,你一打听就可以找到,很好找的。”  

“若有时间,一定。”王越看到手中那制作精致的手链,手链是一条编织精美的红绳,绳上是五六个小小金色铃铛,笑了笑道。  

对新一君的举动,新洪看在眼里,虽然脸色有些不好看,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王越此人虽然来历不明,但从这几天的谈吐中可以看出,此子不是常人,倒也不是不能一处。  

“要一定啊!”新一君红着脸,对一旁做鬼脸的陈显君置之不理。  

目送镖队离去,逐渐消失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王越带着陈显君正式进入泰州府。  

整个泰州府很大,具体能有多大那,根据这几天和新洪的交谈中,差不多有五个沧安城大。  

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大小,要知道可以容纳三十多万人沧安城就已经不小了,这大了五倍的泰州府城那人数岂不是更加恐怖。  

而这直观的人口从这刚进城的城门就能看出。  

和沧安城四个城门不同,泰州府有十二个城门,四面城墙每一面各三个,并分为货,人,兵三个门。用于不同的用途,并城门因为用途不同,高度宽度也不同。  

不过大元皇朝发展到了千年,这三门的用途已经有些混杂,平时都可以用于出入。  

但根据习惯,人门是最多的,平时都是人来人往的不断。  

为了可以更好的进城,新洪他们走的是货门,人相对有点少。  

但也是相对,从王越现在的城门方向往城内望去,所见之处全是人头,男女老少,行商走贩,带剑佩刀的江湖武人,穿金戴银的富人那是络绎不绝。  

而人口的众多,也带来了商业的繁荣,宽大的石板马路两旁,林立着排排的商业店面,酒肆、饭馆、衣铺…  

并且这里的人虽然大多也都是穿衣朴素的平常百姓,但和之前沧安城中那面黄肌瘦,衣服破烂的百姓是好上太多。最起码的精气神都还不错。  

但王越在角落中也发现了一两个衣不蔽体的难民。显然乱军之乱距离之里还有不远的距离,但也已经有所端倪。  

同时这泰州府城内的武德也是极其充沛,就这一会,王越就发现了七八个三血以上的高手,还有两个入劲高手。  

这种三血不如狗,入劲遍地走的景象在沧安城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越哥,这可真的是大城市!比我们那沧安城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啊!”陈显君眼中发光,张大嘴巴。模样无不是一个刚从农村出来第一次见识到大城市的穷小子模样。  

而事实也是如此。  

“确实不错。”就是见惯了前世现代大城市的王越也不由的感叹这泰州府城是真的壮观。  

而能有如此繁荣壮观的景象,这一切都离不开内练武者体系。  

也只有超凡的力量才能建立起不凡的世界。  

“走吧,先找个地方,好好休整一下。”  

带着陈显君,王越进入了人群,然后消失不见。  

等两人在出现时,已经在了一家还算不错的酒楼里。  

找了一个靠着街边的二楼位置,王越点了几个本地特色菜,边吃边收集着周围食客的谈话。  

“知道吗?香取教乱军已经把安山县给攻下了,里面死守的守军全部被杀,前来支援的千锐军也被击退,损失惨重。”  

“天哪,这香取教乱军怎就如此之强?那千锐军可是我泰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