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自污,避祸之道(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许他多想,张四知又怎敢让崇祯皇帝久等,他急忙伏地跪奏道:“臣以为,方御史妄议军政大事,有故意搅乱军心,坏我辽东军事之嫌。”  

他说到这里,猛然继续道:“臣建议,将这书生狂徒,押入镇抚司狱中,严加拷问,看其在朝中是否还有余党,同塞外虏贼是否有所勾连!”  

王德化听了他这话,心中“咯噔”一下,立时有些惶恐起来,要不是在君王身旁,他恐怕就要冲上去痛打张四知一顿。  

他心中恨得是咬牙切齿,暗自思忖:都什么时候了,不知道祸水外引,却将锅甩到东厂里来,我看你张四知也是活腻歪了嘛?  

谁的心里都明白,自大明开国以来就不兴引言获罪这一套,多少御史言官在君前口无遮拦,实是存了卖直求荣之心。  

可即使如此,又有几人因之进了东镇抚司的诏狱?  

即便是权势滔天的魏忠贤魏大公公,也未曾敢于直接将上书弹劾的言官御史,给弄到镇抚司诏狱里拷打折磨,无非都是后来以别的由头拿下,才好处置。  

王德化心中虽是不安,但他久伴君前,自然比旁人更加了解崇祯皇帝,自己的这位皇爷虽然刻薄寡恩,却极其在意自己的声名。  

他因此猜想,皇上断不会为了这么一封劾章,就将方同洲御史下入镇抚司狱中拷问,可即使如此,他也已嫉恨上张四知。  

工部侍郎、东阁大学士魏照乘见次辅陈演仍是老僧入定的样貌,似乎这东阁之中所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不由在心中佩服他的定力,但同时也升起一丝鄙夷。  

东阁内的气氛异常沉闷,虽说心中不愿出头,可魏照乘又哪里有陈演那非人一般的定力,总觉得皇帝陛下在那里盯着他,他却只在心中忐忑,而不敢抬头观瞧。  

“陛下,臣觉得方御史所劾张诚诸事,多为捕风捉影之言。张诚虽年齿不高,却老成干练,忠勤王事,驱虏荡寇,连立军功。  

如此猛将,正国朝急需之才,今师援锦州,更立新功,为使张诚阵前奋勇,当予以嘉勉。  

臣建议使张诚继任宣府镇总兵官,以正其名,使之阵前用命,为三军楷模!”  

崇祯皇帝听了魏照乘的话,面色才渐渐回复,不似刚才那般潮红,重归蜡黄之色。  

陈演仍旧低眉垂首,却似乎洞察一切,他直到这时才开口奏道:“皇上,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慰勉辽东官将。至于方同洲弹劾张诚所言,臣以为乃空穴来风,无须理他就是。”  

崇祯皇帝轻缓的点了点头,语气也回复平常,轻声说道:“都起来说话吧。”  

诸大臣连忙叩谢黄恩浩荡,才一一起身,却一时不敢就座。  

崇祯也不理他们,又说道:“洪承畴指挥得法,调度有矩,再兼辽东诸将阵前用命,方有此大捷。关于有功人员封赏,阵亡将士抚恤诸事,兵部尽速议来,不可延搁!”  

陈新甲忙起身叩首道:“臣,遵旨!”  

“辽东连战连胜,可见洪爱卿确是忠勤王事,朕心甚慰,望其能振奋军心,趁此大胜之机,再度重创建奴,以解锦围。”  

“臣,遵旨。”  

此后,又议了些辽东军事与河南、湖广地方剿贼诸事,最后还是绕回了粮草钱财上面,处处烽烟,处处要钱要粮,户部已是焦头烂额,无力维持…  

就这样,无人再提起方同洲弹劾张诚的那封奏疏,大家心知肚明,皇上既不想处置方同洲,也不会因为方同洲那封劾章,而降罪给张诚。  

其实,方同洲这封劾章,还是张诚自己花钱买来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两世为人,张诚怎会不知这个道理,所以他才密书一封送给御史喻上猷,请他找人弹劾自己,银子不是问题。  

这种自污之事,历史上许多大才都曾用过,张诚自然不会不知道,正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过如此。  

用得过了便是笑话,用得妙了便是助力!  

今日午时,兵部檄文和圣旨同时送达松山前线,除了嘉勉外,唯一实质性的内容就是张诚暂代宣府镇总兵之职,统一指挥宣府镇援辽兵马。  

而有功诸将的封赏与抚恤则待战后,统一评定,再行论功封赏。  

不过,传旨的内监之所以才到,便是因为其带了两万两的银子,所以行路不便,圣旨言明这些银子是用来奖励有功军士。  

另外再有一件事就是催战!  

无论圣旨,还是兵部檄文,都只有两个内容,除了封赏就是催战,要求洪承畴振奋军心士气,乘胜而进,速解锦州之围。  

所以,洪承畴才急急召来诸官众将一起接了圣旨后,大家先恭贺张诚荣升宣府镇总兵官。  

虽说只是暂代,但所有人的心里都清楚得很,此番松锦战事结束后,这宣府镇总兵官的位置注定是张诚的了。  

宣府镇被称为九边之首,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明程道生在《九边图考》中称:“宣府山川纠纷,地险而狭,分屯建将倍于他镇,是以气势完固号称易守,然去京师不四百里,锁钥所寄,要害可知。”  

宣府镇设镇守宣府总兵官一人,驻于宣府镇城内,并且宣府总兵官还是大明为数不多的挂印将军。  

九边重镇之中,真正有资格称将军的只有六个,分别是:  

大同总兵官称征西前将军;  

辽东总兵官称征虏前将军;  

宣府总兵官称镇朔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