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送灵回家(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后,甚至连觉都睡不着了。  

毕竟他已经守了十年活寡了,眼看着过几天就要尝到荤腥了,他竟然有点忍不住了。  

于是前天熬了一宿了他,便找到了媒婆,拿了一点礼物给媒婆,希望对方能邀请女方,到他家里吃顿便饭。  

当然了,至于他有没有别的心思,那就没人知道。  

收了礼物的媒婆,当时就满口的答应了下来。  

很快到了傍晚的时候,媒婆就给他回了消息。  

女方那边已经答应了,在腊月二十七中午的时候,会过来吃顿便饭。  

收到准确回答的段老汉,那高兴的是一蹦三尺高,然后就兴高采烈的回家准备了。  

经过一天的忙活,段老汉准备了许多东西。  

除了要一桌好菜之外,他准备了一些名贵的点心。  

当然了最重要的就是上等的好酒,毕竟有句话说的好,女人不醉男人哪有机会。  

当时间到达今天早上的时候,段老汉一大早就起来了。  

他先是把家里里外外收拾了一番,然后换上了女儿准备的新衣服,便喜滋滋的去厨房准备午饭了。  

可就在他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切着肉的时候,院外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正在切肉段老汉,听着外面传来的敲门声,愣了一下。  

他瞅了瞅外面的天色,疑惑道:“怎么来这么早?”  

不过随即,他便把这个心思抛到了一边。  

“来的早也好,可以多聊会天,互相了解一下,嘿嘿嘿!”  

小声的自语了一句,段老汉擦了擦手,脸上堆满了笑容,往门口走去。  

“来了来了!”  

听到里面的回答声,抬手敲门的李山收回了手,随后便表情凝重的站在门口,等待着这家人的开门。  

按道理说,送骨灰这件事情,是用不上他这个锦衣卫总督的。  

可这件事毕竟是未来连亲拜托的,所以他不得不亲自走一趟。  

站在门口略等了一会,李山就听到了门口传来了快速的脚步声,随后就听到一阵门栓拉动的声音。  

当眼前关闭的门被打开以后,李山便看到了一个身穿新衣的老汉,正义脸喜色的看着他。  

见着眼前老汉脸上的喜色,李山叹了一口气,抬手刚要行礼,眼前的老汉就一下子瘫软在地。  

段老汉瘫坐在地上,看着眼前三人的阵仗,心中的欢喜瞬间被痛苦占满。  

想当初在儿子走的时候,他心中也想过会有这一天,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看着眼前身穿锦衣的男子,以及对方身后一个举着一面引魂幡,一个抱着用军旗覆盖的坛子士兵。  

段老汉嘴唇哆嗦的不停,眼中浑浊的泪水,大颗大的颗的滴落。  

“不可能!不会的!你们肯定找错地方了,不是我家,不是我家。”  

看着眼前老汉,从一脸喜色转换成悲痛的样子,李山微微叹了一口气。  

说实话,从心里讲,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真想告诉对方自己是来错地方,是来问路的。  

可让他无奈的是,他真的没有找错地方,眼前的这家,就是这名阵亡将士的家。  

“非常抱歉!在这个日子给您老人家带来不幸的消息!”  

看着瘫坐在地的段老汉,李山表情沉重的微微鞠了一躬,以表歉意。  

“不不!不是我家,不是我家!你们一定搞错了,你们一定搞错了,你们走,你们走!”  

李山的一番歉意的话,仿佛刺激到了段老汉,他一下子从地上爬起来连连摇头,随后双手抓住门,直接把门关上了。  

看着重新关上了大门,以及门后那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  

李山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而就在这时,周围的邻居听到了哭声,也纷纷出了门。  

等他们看到段老汉门口站的李山三人后,也陷入了沉默。  

周围出来的妇人们,一下子捂住了嘴,眼圈也红了。  

在场之人都是邻居,常年相处在一起。  

段小鹏是她们看着长大的,跟自己的孩子没什么区别,如今看到这孩子走了,她们心里也不好受。  

听着段家院里那撕心裂肺的哭声,出来的汉子们叹了一口气,有的吩咐自家小辈去喊村长过来,有的则是站在门口,大声劝慰着正在痛哭的段老汉。  

可无论他们怎么喊怎么劝慰,段老汉就是死活不开门,一个劲的大喊,不是他家,不是他家。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老村长在几个人的搀扶下,快步的走了过来。  

一来到这里,老村长先让让周围的妇人们回去,然后他在几个小辈的搀扶下来到李山面前,拱手抱拳问道:“这位大人,老朽能不能确认一下,是不是我们村的孩子。”  

李山先是冲着老村长回了一礼,才回答道:“不会错的,我是受人嘱托过来的。”  

说完以后,他还是把阵亡名次递给了老村长。  

颤颤巍巍的接过了阵亡名次,老村长将其打开,看了一下上面的名字,等确认以后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随后把名次递给李山,转身对着一个汉子吩咐道:“你去把大丫叫回来,先不要告诉她是怎么回事。”  

交待完在那汉子还没走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再次叹了一口气,改变主意道:“算了你还是跟她实话实说吧,让她也好有个心里准备。”  

还没走几步的汉子,听完点了点头,快速的奔出了村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