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派李海出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咚咚咚!咚咚咚!”  

一声声战鼓声,在大雪原上响起。  

一望无尽头的军队,踏着整齐的脚步,伴随着战鼓声,缓缓的前行。  

而在天空之上,不时传来一声声宁远命令的声音,调整着整个巨大军团的阵型。  

很快,从北边的方向,也传来了震耳的脚步声。  

随着声音越来越响,北方的地平线之处,也出现了一条一望无尽头的黑线。  

当时间缓缓的过去,两方的军阵也慢慢的接近,当两方距离还有一里多的时候,两个缓缓行军的军阵,才在各自军官的口令下,停了下来。  

寒风瑟瑟,旌旗飘荡。  

两方士兵紧紧握着兵器,用着凶狠的眼神看着对方。  

“轰隆隆!”  

随着两方军阵停下,北方的军阵有数十骑奔出。  

当他们奔到唐军阵前一箭之外时,一人用着不太标准的唐语喊道:“对面的唐军听着,我们大皇子听说你们皇帝驾临,想邀请你们皇帝,出阵一谈。”  

当金人的话传到李源耳边的时候,李源不屑的嗤笑了一声。  

“区区一个皇子,也配与朕谈话,他爹来了才差不多。”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人家既然邀请了,如果自己这方不派人去,估计会被人笑话。  

所以李源便打算派一个,跟对方身份差不多的人去谈话。  

而李源的人选,便是自己的四弟。  

转头左右看了看,没有找到李海的身影,李源皱着眉头,看着身边的内卫问道:“老四,去哪了?让他过来见朕。”  

内卫接到命令后,左右看了看,又问了几个人后,才往后营而去。  

不一会儿,睡眼惺忪的李海,便在内卫的带领下,骑着马奔了过来。  

来到李源身边,李海打了一个哈欠问道:“皇兄,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对于这家伙懒散的样子,李源也没在意,随手抬起马鞭,指向对面的金人道:“完颜康想让朕出阵和他谈话,不过他只是一个区区皇子,还不配与朕说话。”  

李海闻言赞同的点点头,“那是当然,他一个破皇子,而且我听说还是庶出的,这样的垃圾身份,哪配跟皇兄说话。”  

嘲讽了对方一句后,李海眨了眨眼道:“皇兄的意思,是我去。”  

李源笑着点头。  

看到李源点头,李海苦着脸道:“可皇兄,我去了,该说啥呀?”  

李源微笑道:“很简单!你平时跟俊康王叔怎么说话的,你就怎么跟完颜康说话。”  

李海听完犹豫了一下,咬了咬嘴唇,指了指李源身后的护卫道:“那个皇兄,你能不能把他们借给我一些?给我壮壮声势。”  

看到这家伙小心翼翼的样子,李源哈哈一笑,转头对着身后的护卫道:“你们派出一半人保护云王。”  

“诺!”  

在李源身后的护卫统领答应了一声,便直接分出了一半人派给了李海。  

等护卫分配好以后,李源看着李海交待道:“好了,你去吧!记住,莫要辱莫了我李唐皇室的威严。”  

看着身后盔甲分明,身材雄壮的护卫,李海乐呵呵的拍着胸脯保证道:“皇兄,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把对面那个家伙骂的跟孙子一样。”  

李源满意的点头,挥了挥手,示意可以出发了。  

“哼哼!”  

在接到李源可以出发的命令以后,李海先整了一把雪擦了擦脸,让自己精神精神。  

随后又从怀中摸出酒壶,美美的灌了一口,润了润嗓子,咳嗽了两声。  

“那个啥,老刘把本王的旗帜打开。”  

皇室成员进入军队的时候,都会准备出标识自己身份的旗子。  

李海也不例外,在他出发的时候,他的母妃便把亲手绣的旗子给他送了过来。  

只不过他这个人比较懒散,又怕打出自己的旗帜,让李源不高兴,所以他的旗子一直让老刘背着。  

如今得了李源的允许,代表李唐皇室出去与敌方谈谈,那自然要把自己的旗帜给打出来了。  

不然的话,就这样光秃秃的出去,还不被敌人给笑话死。  

接到李海命令的老刘,二话不说跳下马,从旁边一名旗手那里取过了旗杆,把李海的旗子挂了上去。  

李海这面旗并非是金色的,而是用银线绣成的。  

上面除了大大的李字之外,还有一只四爪银龙盘绕。  

等所有东西准备完毕后,李海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对着正微笑看着他的李源,拱手行了一礼。  

“皇兄稍等,且看臣弟这就过去把他骂的狗血淋头。”  

李源哈哈一笑也抬手拱了拱。  

“那为兄就在这里,看四弟你的表演了。”  

“哈哈哈!皇兄,那你就等着看好戏吧!”  

李海爽朗的大笑一声,一挥马鞭,喝了一声“驾!”便一马当先的往阵前而去。  

而在对面,完颜康看着整齐列阵的唐军,又看了看飞在天空中的十几只狮鹫,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  

说实话,在一开始,当他听说唐军入侵金国的时候,他非常惊讶。  

什么时候软弱的唐人,竟然敢入侵强大的金国了。  

所以他非常怀疑,那些入侵的唐军,会不会是秦人假扮的,打算提前引发唐人和金人的战争,然后再来个混水摸鱼。  

可随后传来的战报,彻底的证实了,入侵伟大金国的,确确实实是唐人。  

这下金人朝廷怒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