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商议封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很快来的人越来越多,正阳门外已经密密麻麻的停满了轿子和马车。  

文武大臣勋贵皇亲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小声的讨论着什么。  

站在最前面的柳相,看了一下到来的人员,目测人来的差不多后,便咳嗽了一声,对着所有人道:“各位大人,站班吧!”  

随着柳相这话说出,在场之人,连忙按照自己的品级和官衔,快速的排好了队列。  

分别是文东武西,以及最中间皇亲。  

当队伍排列好以后,柳相整理了一下宰相服,第一个迈步走了进去,后面的人也连忙跟在其后。  

一路穿过宫门城院,直奔太极殿而去。  

很快众人就到达了地方,品级和身份够的,则是进入殿中等待,身份低一点的,则是顶着的太阳,站在大殿之外。  

今天众人到来,虽然是按照大朝会的规模站的班,但并非是为了开朝会而来。  

他们今天来的目的,只是前来恭贺一下,顺便了解一下整体的战况,确认一下消息的真实性。  

“陛下驾到!”  

当众人刚站好没多久,一道洪亮的声音,便传遍了整个太极殿。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寿金安!”  

随着众人的参拜,李源手按帝王剑,大步得从殿后走了出来。  

由于今天并非是正规的大朝会,李源也没有穿正装,只穿了一身普通的龙纹锦服。  

李源走到正殿上的龙椅边,看了一眼下面行礼的文武百官,轻轻的点头回了一句,便坐了下去。  

“圣金安!”  

随着李源安坐,身为百官之首的柳相,第一个站出来抱拳道:“陛下,微臣听闻南方战事即将结束,是否为真?”  

李源微笑的点了点头。  

“确实为真,战事是在今天日出之时结束的,如今那边还在打扫战场。”  

“天呐,真的快打完了,程武大将军,是怎么这么快击破敌人的,按照咱们的推测,不是至少半年双方才有定论吗?”  

“这谁知道,可能是用了计谋啥的吧!那些话本小说上不都是这样写的吗?某个将军用了一个计谋,敌人瞬间灰飞烟灭。”  

“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呀,那些话本小说上的东西都是忽悠人的,纯属让你看着乐呵,你要是当真,你就输了!”  

一听是真的,下面顿时嗡嗡声一片,各种小声议论不断的响起。  

“咳咳!”  

柳相用力的咳嗽了两声,提醒一下众人,现在不是讨论的时候。  

柳相这一咳嗽,众人也纷纷收住了话头,老老实实的站好,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  

等大殿中没有声音后,柳相再次问道:“请问陛下,此次我军伤亡如何?”  

李源再次微笑道:“此战我军伤亡约两万余人,依旧有20万军队拥有战斗力。”  

一听伤亡只不过有两万多人,柳相心中一下松了一口气。  

随后满脸笑容的拱手抱拳恭贺道:“此战乃是我唐国百年来,罕见的大捷,微臣为陛下贺!为大唐贺!为天下贺!”  

其他人一看拍马屁的时间到了,也连忙拱手行礼。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唐贺!为天下贺!”  

“哈哈哈…”  

文武百官的恭贺,很明显让李源的心情非常好,只见他笑着站起来,对着下面的人微微抬手道:“诸位爱卿免礼,今天那是我唐国大喜之日,理当庆贺一番。”  

说着他看着礼部侍郎道:“爱卿安排一下今天晚宴的事项,朕今晚要与诸位公卿不醉不归。”  

说完又看着皇城兵马官道:“通知下去,今天晚上取消宵禁!”  

很快,二人便领命率先离去。  

等两位官员离去以后,李源便让蓝田上殿,再次给众人讲了一下,昨天的战事。  

等蓝田讲完以后,不少文官都微张着嘴巴,武官们则是一脸欣慰,皇亲勋贵们,则是双手拢在袖中,一副听书的样子。  

文官们之所以惊讶,是因为他们没有上过战场,心中想的则是话本小说上讲的,不一定都是假的,原来打仗真的可以用计谋,并非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双方站好队列,然后互相冲杀。  

武官们欣慰的表情,是因为他们后继有人了,他们武将集团,终于出现了一个扛大梁的。  

蓝离这小子不错!  

皇亲勋贵们则是没有想这么多,反而是把昨天的战斗情况,当成了话本小说来听。  

等蓝田讲完回班站好以后,李源看着下方的文武官员笑道:“此战我军立功者不在少数,不知诸位爱卿觉得,该如何奖赏啊!”  

听李源提到了奖赏,在场之人便开始了小声讨论。  

有的人觉得,那些士兵们每人发点赏钱就行了,那几名功劳大的将官,则是往上提一提级别便可了。  

也有人觉得,此战乃是前所未有的大捷,应该封赏稍微重一点,所以他们便提议,从军中挑选几名优秀之人,赐予新的军功爵位。  

在李源掌权以后,他更改了许多朝廷制度,其中一项便是军功爵位。  

在以往的爵位当中,只有伯侯公三个级别。  

但功劳能达到这个级别的,真的少之又少。  

往往不是什么从龙之功或者什么大胜,根本很难有人得到这些爵位。  

所以李源,便在这三个下面又重新加了三个爵位。  

分别是校尉级,司马级和将军级。  

分三个级别。  

分别是左军校尉,中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