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单人斗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经过了两个月的变化,沈令的资料如下:  

‘坚持与努力3.0。’  

‘姓名:沈令。’  

‘年龄:17。’  

‘功法:长生功七阶上品功法,第五层,熟练度8000/100000。’  

‘功法:开山刀法六阶中品刀法,第六层,熟练度10200/150000。’  

‘功法:铁布衫八阶中品功法,第四层,熟练度8000/50000。’  

‘功法:踏空步三阶下品功法,第三层,熟练度900/30000。’  

‘功法:憾山拳七阶下品功法,第四层,熟练度19990/50000。’  

‘状态:正常。’  

如此华丽的资料,让沈令甚至有直面武疯子的信心。  

然而当他即将面对一只成年老虎的时候,却显得极为谨慎。  

沈令曾经因为对武松打虎的好奇,查阅过老虎的资料。  

以东北虎也就是西伯利亚虎为例,体重大约三百千克,体长约为二点六米,肩高一点一米左右。  

在老虎的世界,这已经算是很大的体型了!  

可现在沈令眼前的这只,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老虎,体长达到了四米,肩高也有一米五六的样子。  

不用看,沈令都知道这家伙比东北虎还沉。  

力量恐怕也更甚。  

“停!”  

这边,老村长站在营墙之上,看到沈令向着老虎走去,连忙抬手。  

其实也不用他命令,因为在看到沈令向前的时候,营墙上所有的佃农青壮都已经默默地放下了三连弩。  

“呼。”  

沈令吐出一口气。  

他不知道自己第四层的铁布衫能否抗住这猛虎的一击。  

更不知道,武松到底是怎么打虎的?  

“吼!”  

沈令迟疑间,一直在营墙下踱步的老虎发现了他的踪迹。  

就像是猎人发现了猎物,老虎瞬间开始向着沈令狂奔,四肢踏在地上,惊起了周围的沙尘。  

“好强的气场。”  

看着老虎的样子,沈令缓缓拔出了黑刀。  

开山之意加持!  

憾山式就绪!  

面对一只老虎,沈令完全省略了试探这一环节。  

毕竟对付野兽和对付人的办法未必是相通的,上来就全力以赴,才能免于扑街。  

“吼。”  

靠近沈令的瞬间,老虎直接向着沈令扑来。  

那硕大的前掌直接按向了沈令的脑袋,那锋利的爪子也闪烁着冰冷的光。  

沈令目光死死地盯着老虎。  

这个时候,一个滑铲不仅不能将老虎开膛破肚,反而会成为老虎的爪下亡魂。  

沈令向着侧边翻滚,随后将已经准备好的憾山式直接变成了开山式。  

黑刀从老虎的身上划过,划破了老虎的皮。  

然而沈令惊讶地发现自己这一刀,居然无法对着老虎皮下的那些肉切进去。  

“这…”  

沈令摇了摇头,惊叹老虎的防御。  

虽然他用的仅仅只是开山式,但第六层的开山刀法配合开山之意,这一刀就连一些不弱的武者也会身死。  

但他面前的老虎,却堪堪只是被破了皮。  

“吼。”  

老虎受了伤,脾气更显暴躁。  

它再度向着沈令扑去,目的就是将沈令压在身下,然后一口咬之。  

沈令再度闪躲…  

任何可以躲避的攻击,他都不会凭借铁布衫硬接。  

闪避之后,沈令本想动手,然而老虎一击不中,这次却很快发起了第二击。  

沈令只能再躲。  

连续的翻滚,躲避了老虎的数次扑击。  

但是沈令没想到的是,老虎居然猜出了他的规律,早在他躲闪的方向等着他了。  

看着距离自己脸颊越来越近的虎掌,沈令只能横刀阻拦。  

一股巨大的力道从刀身之上传来,沈令双臂颤抖,随后狠狠咬牙奋力一推。  

老虎被推了个踉跄,翻倒在地。  

此时,沈令将黑刀插在土里,半跪在地上喘息。  

如果不是第四层的铁布衫,或者黑刀质量刚刚出现一点问题,他就会被虎掌拍倒在地。  

“吼。”  

老虎翻滚起身,又是一掌来袭。  

沈令再度闪避,随后调整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再度启用了开山之意。  

“憾山式。”  

起手动作完成,沈令一刀挥出。  

如果是劈山式是将所有的力量送至刀身的上部,那么憾山式就是将所有的力道置于刀柄之前。  

一刀,沈令砍在了老虎的腰部…  

虽然老虎的腰部明显要比狼这种生物坚硬一些,然而面对着这一刀憾山式,却也显得十分无力。  

黑刀划开了虎皮,憾山式剩余的力道直接透入虎体。  

虽然沈令不知道自己这刀具体造成了多少的伤害,不过老虎的脊柱貌似受了重伤。  

战斗继续。  

当沈令第二次用憾山式击打在老虎的腰部之时,他能明显的看到老虎的腰部直接塌了下去。  

倒地老虎一次又一次的爬起,随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很快,老虎停止了动作。  

脊柱受损再加上身体被沈令开了好多个口子,它的生命已经危在旦夕了。  

“沈公子赢了!”  

“赢了!”  

看着老虎倒地,一个个佃农开始欢呼。  

虽然凭借三连弩他们也能驱赶走老虎,但一对一赢了老虎这种事情,显然是极为震撼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