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再购功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到沈家,沈令发现沈老爷一脸严肃。  

“怎么了这是?”  

沈令打了个哈欠,看着沈老爷疑惑地挑了挑眉。  

沈老爷严肃地看着沈令,沉声道:“我让你接受沈家,你可以不答应,但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冒险!!”  

“拿生命冒险?!”  

沈令语调突然奇怪,疑惑地说着,“我什么时候拿生命冒险了?”  

沈老爷面色依旧严肃:“那你说说,今天运回来的那些东西是怎么回事?哪里来得那些金银珠宝?”  

“青山寨啊。”  

沈令很自然的回答道,“我不是昨天跟您说过吗,佃农那边出了点事情,我去处理一下。”  

“处理?”  

沈老爷盯着沈令的眼睛,沉声道,“那你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沈老爷其实很懵逼,昨天沈令突然出去,然后又命人将连弩送到佃农村。  

他本以为沈令是要让那些佃农村的青壮们熟悉三连弩的用法,但沈令自己却一夜未归…  

就在他派人去找沈令的时候,下人们却传回了一个消息。  

沈令去青山寨了!!  

这个消息,让沈老爷很慌。  

青山寨那是什么,那可是青山三大土匪强盗之中人数最多的山寨。  

在以前沈令痴迷诗书的时候,他可没少和青山寨打交道。  

虽然最后总是要破财免灾,但所幸佃农和田地无忧。  

现在呢…  

沈令先是交那些佃农们练习刀法,结果还没两天就打上青山寨去了。  

在沈老爷看来,这实在是太莽撞太冒险了!  

这边,沈令很自然地讲述着。  

除了将那青山寨大当家靠近他准备杀他的细节隐去之外,沈令将自己的计划基本全盘托出。  

沈老爷听得双眼直发亮…  

“你怎么想到的?”  

沈老爷看着沈令,奇怪地问道。  

沈令眼珠一转,笑道:“怎么想到的,自然是看书了!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您啊,也别整天忙着生意,看看书挺好的。”  

“你。”  

沈老爷刚想指责沈令,却又陷入沉思。  

沈令看了看沈老爷,突然开口道:“那个,我要去辰南商行一趟,给点钱呗…”  

提到钱,沈老爷抬起头:“去辰南商行,你要买什么?”  

沈令笑了笑:“三连弩的箭矢不多了,总不能到用的时候再去买。另外这次从青山寨弄了不少好东西,看看有没有什么用得上的。”  

“要多少钱?”沈老爷开口道。  

沈令笑笑:“不多,一千两就行。”  

一千两。  

对于沈老爷来说,这是个大数字,对于沈家来说也是如此。  

可是看着沈令几秒种后,沈老爷却点了点头。  

看着沈老爷扔过来的一把钥匙,沈令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也有些意外这么顺利。  

他哼着歌,走出了沈家大堂。  

留下沈老爷在后面摇头。  

最近这些天,沈令的变化显而易见,这让沈老爷倍感欣慰的同时,却也感觉跟不上沈令的思维。  

所以,他能做的,仅仅只是当一个站在沈令背后的男人。  

简单来说就两个字——  

拿钱。  

辰南商行。  

这一次,掌柜的看到沈令,直接喜上眉梢:“哟,沈公子来了,里面请,里面请。”  

“我要见秦小姐…”  

沈令进了屋,直接对着掌柜的开口道。  

既然知道了秦小姐才是这启华城辰南商行的总负责人,沈令感觉和秦小姐直接交流比较好。  

“秦小姐在三楼。”  

掌柜的点了点头,也没什么不满。  

“谢谢。”  

沈令对着掌柜的笑笑,直接走上了楼梯,迈向三楼。  

在辰南商行三楼的包间里,秦小姐看着沈令,露出笑容:“沈公子,又见面了。”  

“嗯。”沈令点了点头,面色沉静。  

秦小姐看着沈令:“不知沈公子这次打算买些什么?”  

“我想买本功法。”  

沈令不卖关子,开门见山。  

他这次从青山寨获得了不少的东西,包括使用的武器都得到了更换。  

但是,整个青山寨藏宝的山洞里,不见一本功法…  

功法之贵重,可见一斑。  

“请沈公子跟我来。”  

秦小姐脸上露出笑容,带着沈令走进了三楼的密室中。  

沈令第一眼看见的,还是那本标价一千万两的大乾功,他的目光在上面停留了两秒钟,随后转移了视线。  

大乾功作为大乾王朝皇家的功法,自然不凡。  

但此时的沈令,拿不出一千万两,也买不起大乾功。  

“有没有炼体之类的功法?”  

转了一圈,沈令感觉眼花缭乱的。  

整个屋子里最便宜的就是那本开山刀法,标价一两银子。  

剩下的,十两、百两、千两…  

比抢钱都抢钱。  

“有。”  

沈令看得眼花缭乱,可秦小姐却如数家珍。  

看着秦小姐递过来的一本功法,沈令将其接过,看了一眼——铁布衫。  

铁布衫?  

这个名字让沈令愣了一下。  

不过翻了翻,他却发现此铁布衫不同于彼铁布衫。  

虽然这个世界的铁布衫也是一门炼体功法,但防御性却主要靠内力外放覆盖在身体表皮形成的防御。  

不过,这门功法可以增加手臂力量,和开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