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杨廷和吐血昏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国事繁重不堪,为使国政通畅,故设国事台,以百官举荐良才,设总裁、副总裁及各属官,参赞国事,处理戎政,另设政务院,由国事台、九卿诸司共同议政…”  

朱厚熜这一套,基本上是衍生于果务园、郑志局为模板,进行微调。  

实际上不过却是一个,与军机处有些差别的衙门罢了。  

接着又继续说:“翰林院史册、详正文书等事归于诸殿阁官,从此翰林院只管起草召令、侍从备咨、掌起居等事。  

我思诸进士出入官场,于政事或有不熟之地,故而在天下有司,无论京官、地方官,凡掌印官、佐贰官皆需备幕僚,翰林院官员便是为天下官员幕僚之地,上至天子、下至县丞都是如此。  

而且各地可以设置秘书署,由各地官员招募人才,储才备用,为官员参赞机要…”  

因为内阁一旦被剥夺权利,他的职能基本就与翰林院重叠,这样以来无疑是等于参生冗官。  

既然如此,那莫不如废物利用,将翰林院变成秘书处,毕竟明朝官员上任,基本上都带有幕僚,也就是民间说的“师爷”。  

只不过这些人,属于官员私聘,根本不在官员之列,甚至可以说,一旦东家没了,就只能回归于平民。  

现在朱厚熜设秘书署,也代表着,以后得秘书是属于官,一应吃喝由朝廷资费,不再是属于私人聘用,使得幕僚变得更加规范,而不是以往那种,毫无章法,全看东家心意那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