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文渊阁进士发难、张秉用建议清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可这种不痛不痒的奏本,充其量便是被朝廷申饬一番,至于该如何还是如何。ωωω.九九九)xs(  

吏部铨选不可能因为文风不盛,就将一个使治下大治能吏弃之不用。  

这显然也不符合朝廷铨选规定。  

是故杨廷和之言,朱厚熜还是颇为认可。  

这事出在明朝根本之上有问题,不在于对方能力上面有问题。  

如果朝廷钱足够多,或者解决兼并土地之事,杨廷和完全可以全力推行,朱厚熜所言新政。  

但此二者皆未能解决,于此而言,杨廷和之法,也是没办法之中的办法。  

但朱厚熜并没有就此拍板,而是转头询问其他官员:“诸卿可有教我?”  

“臣礼部观政张璁启奏陛下,臣以为元辅此言,乃大缪也!”  

张璁在接到奏本看了,然后听完杨廷和说完,便知晓自己机会来了,当即走出班位伏地启奏。  

至于这次会议为何会有观政进士,这是因为新科进士,代表日后朝廷骨干分子,于是朱厚熜凡与官员议事,必有新科进士在场。  

今日不仅张璁,陆釴、杨维聪、费懋中以及廖道南等皆在场。  

不过这些人,虽然自从入仕以来,经常随驾,但一般只带耳朵,不带嘴巴,只是努力倾听众人议政,而从不发表任何意见。  

除非皇帝垂询,不然只会缄口不言。  

是故当张璁一声之后,在场数十人皆侧目以示,当听道其言杨廷和之言大缪,则更是睁大眼睛,满脸无法置信。  

朱厚熜一愣,他只不过是按照循例询问,并没有想到真有人会回答,而且回答的火药味十足。  

不过朱厚熜很快恢复神情,然后便问:“卿何以言元辅之言大缪?”  

“因元辅之策,实乃舍本逐末之策也!”  

张璁无视众人吃惊脸色,依旧战斗力十足,对着杨廷和不断攻击。  

杨廷和虽然有时极为跋扈,但对于这种不痛不痒的攻击,并未放在心上,而是捋捋胡须问道:“敢问我何以舍本逐末?”  

然而张璁并未答复,而是神色如常望着朱厚熜,不知在等什么。  

朱厚熜心中一乐:“嘿,这人倒是有些意思!”  

然后故作恼怒,呵斥道:“元辅先生在问你呢?看我作甚?”  

杨廷和神色一凝,拱手对着朱厚熜道:“臣…”  

杨廷和话还未说完,张璁急忙打断:“元辅明知数条新政,无法推行,乃无田之因,却不清查田亩,而只是将新政搁置一旁,在收税之上,做蜗角之争,乞求国库充盈,这不是舍本逐末有是为何?”  

张璁本就有意让杨廷和吃个软钉子,又怎么会给对方解释机会?  

果不其然,杨廷和也被张璁偷换概念的话,给打了个七荤八素,当即怒喝:“小儿辈安知国事?速速退下!”  

杨廷和并非被戳中痛处,因此恼羞成怒。  

而是张璁此言根本不值一驳。  

清丈田亩之事,天下皆知。  

可处理国事不是张口就来,一拍屁股就能解决。  

如事情真的如此好解决,刘瑾清丈田地,早已经成功。  

更别说朝廷现在事情,本就一团乱麻,哪里能够腾出手解决这些事情?  

但朱厚熜不一样,他是受地摊文熏陶涨的知识点,自然将清丈田亩,引为至理名言。  

于是并没有理会杨廷和,而是对着张璁询问:“计将安出?”  

“本朝田制,凡二等:曰官田,曰民田。  

国初官田都是由宋、元之时,被朝廷划为官田地,后来有还官田,没官田,断入官田。  

学田,皇庄,牧马草场,城塘苜蓿地,牲地,园陵坟地,公占隙地,诸王、公主、勋戚、大臣、内监、寺观赐乞庄田,百官职田,边军养廉田,军、民、商屯田等,都谓官田,其馀为民田。  

胜国丧乱,户口逃逸严重,典籍多有损毁,因此田地赋税,并无准确。  

因此太祖高皇帝,遣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核浙西田亩,定其赋税,再命户部核实天下土田…  

圣祖洪武二十年命,国子监生武淳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  

因中原田多荒芜,孝陵又命中书省臣议,计民授田,设司农司,开治河南,掌授田之事…  

洪武二十六年核天下之土田,总八百五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三顷…  

而今诸处土田,历经百年淆乱不堪,与黄册所载多有不符,天下额田已减大半,如弘治十五年,天下土田止四百二十二万八千五十八顷,官田视民田得七之一。  

其中良田非拨于王府、勋戚,则欺隐于猾民、士绅,或委弃于寇贼之手,天下百姓苦无田久矣!  

是故臣以为,此时当以干吏,督察四方,清丈天下田亩,分于还田百姓。  

如此新政放还宫人有田可耕,足可安享日后,如此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之?”  

张璁认为,既然宫人放还之后,没有土地依靠,极大可能性会饿死,那就清丈田地,将所有隐匿之地查出,然后分发给没有田地百姓,如此赋税自然能够增长。  

赋税一涨,财政问题暂时也就迎刃而解,所谓新政无钱推行一事,也就成了小事一桩。  

杨廷和对于此策不敢苟同,甚至嗤之以鼻,但朱厚熜却深以为然,没有理会所有人,一拍桌案,大呼一声:“善!”  

盖张璁之意正和他意,清丈田亩,这是他一直想要做之事,不过找不到得力干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