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毛部堂不解圣意、杨元辅忧心忡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桩,秦始皇都可以,后世必然也行。  

且此事论及用处,根本毫无实用之处,不过是继任者对于前任看法,废除与否并不影响国事。  

然此事可以,以小见大,事虽小,但态度则大。  

如果皇帝一不满意,就废除数千年都用的好好的制度,来日是不是也可不教而诛?  

做为臣子不能眼睁睁看着皇帝乱法。  

盖因有一便有二。  

今日只是废除谥号,群臣退让一步,明日肆意妄为,百官又以何拒?  

这也是毛澄为何如此激动原因所在。  

其执掌礼部数年,虽不敢言对于礼制精通,然知晓何谓防患于未然。  

制度用来便是遵守,如果肆意破坏,那届时用何来运行国家?  

难不成天下臣民,皆束以待毙,如宪宗晚年一般,百官皆受命于天子,拱手垂足治世?  

真如此,早晚天子只会将百官,当做皇家奴隶,而非人臣。  

臣本意虽为奴仆,可如今与奴仆尚有区别,因为人臣已然可以有一些自主性,而奴仆不可以。  

如若事事顺从皇帝,不问缘由,则早晚回归奴仆,奴颜婢膝,奉上惟生,如此又何谈君臣佐使?  

诚如杨廷和所言一般,只是因为谥号不当,尚且罢了,若是废除谥号,则事情就变得糟糕了。  

祖宗成法,圣人礼乐,是掣肘皇帝唯一手段,如果皇帝完成挑衅礼法,必然掀起风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