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禁奢靡止用五万、选皇后采用贤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任何人都抓不到证据,也就无从弹劾。  

同时也不会落了皇帝颜面,结个婚还需要官员送钱,才能完成大婚。  

而借则不然。  

此臣下照顾天子,体贴民众之心。  

王琼这一番操作,亦让朱厚熜目瞪口呆,此时他已埋怨,为何当日还未进京之时,王琼欲要拜谒,原身却给阻止了。  

有如此识大体的官员,若是早日拉拢,又何愁大局不定?  

又何须此前一直冥思苦想,担惊受怕?  

但是梁储的表现,却让他极其失望。  

此人简直就是老滑头,万事从不出头。  

如同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老子所言:「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一般。  

群臣同意,他就跟着同意,即使非群臣同议,亦要有一人在前头冲锋陷阵之后,再做决议。  

其中还要归功于,朱厚熜一直所行乃是康庄大道,皆以堂堂正正之法,前来破除此局。  

若是朱厚熜走歪门邪道,估计此人就会和杨廷和走在一路。  

但如此也并非不可以,梁储朝中重臣,只要他不提反对意见,则不会有人主动出拳,与朱厚熜对着来。  

至于科道言官,一柄双刃剑,需要更加防备才是!  

这些人多数都是对事不对人。  

不过朱厚熜早已有料,故而凡所提议之事,非圣人教诲,即天下苍生,如此道、势、法、术四者兼用,科道不会前来有理无理先杠再说。  

群臣好似有话要说,但是欲言又止,杨廷和因为被封赏一事,弄得灰头土脸,又无法拒绝朱厚熜大婚之事,故而只在一旁缄口不言,坐看皇帝拨弄潮头。  

既然无人说话,那朱厚熜便直接拍板:“王先生之忠,朕心领神会,然吾尝闻‘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既为国母,如若不能为天下表率,则不足以胜任其位。  

若一日不得如此国母,则吾一日不会大婚。  

若是群臣忧心国家继统之事,朕可过继宗室子弟,保证国朝继承之事,绝不会使朝政动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