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踏破敌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只看这夕阳无限好,等到它彻底没有,那么今天的值守也就结束。  

夜班的人会过来接班,自己可以回营吃个晚饭,然后好好休息。  

感谢战争,因为只有战争时期,他们才有一日三餐,难得是可以吃饱。  

想到平时一日两餐,而且每顿只能吃七成饱,这样的日子就别说多难熬了。  

“差不多,可以交班了…”士卒伸了伸懒腰,正要转身,甚至还抱怨夜班的为什么还没有来交接。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隆隆声若隐若现。  

一开始还能说是错觉,可随着地面都开始出现微微的震动,同时声音越来越大,有些经验的都能听得出来,这是骑兵在奔袭!  

可不是赶路那种慢跑,而是全力朝着一个方向飞奔而来,所以这是敌军!  

“敌袭,敌袭!”值守的士卒当即把悬挂这的锣拿下来,然后剧烈的敲打起来。  

锣的声音很响亮,尤其是铜锣,声音能够传出很远。不一会,军中已经都听到这个警报的声音。  

原本正打算休息,正打算洗漱,正打算吃饭的士卒们,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拿起自己的武器,然后寻找自己的火伴。  

天色太暗,看不到敌军。一般来说是需要在营地面前点燃篝火,毕竟饮食单一的时代,很多士卒都有夜盲症。知道敌军擅长夜袭,是以营地外一般都会用篝火照明。  

只是如今天色未暗,给篝火添柴和点燃的工作,本来是夜班的士卒来做。  

这个时候敌军来袭,逐渐暗下来的天色让他们连敌人的样子都没看清楚。  

只觉得一道道身影‘嗖’的一下飞跃他们的壕沟和拒马枪,落地后甚至第二重跳跃,飞跃栅栏进入营地里面。如果只是一两个也就罢了,关键是每个敌军都做到这个,简直匪夷所思。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马刀已经朝着他们脖子上砍去。其实不需要怎么用力劈砍,除非马匹是慢步或者停止的情况才行。否则在奔跑的状态下,还用手去挥砍,那手腕会扭到,严重的会脱臼。  

这个时候只需要把马刀斜放在马侧,借助马匹奔走的速度,朝着敌军的脖子划过去。  

匈奴人不擅长用马枪,也不擅长用长矛或者马槊,他们更擅长骑射,再不然就是马刀。  

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底还是冶炼技术不合格,工艺也落后,只能做简单且劣质的武器。  

还有就是草原上面,的确也没有木材适合做长杆的。  

草原之所以是草原,主要就是那里的地质结构比较特殊,表土只有一两米厚,下面都是砂砾和石头,不适合种树,也不适合种植农作物。草原民族的习俗,其实也就是受到环境的现状,不得不诞生出那种生活方式,并非他们愿意这样。  

“投掷!”呼厨泉一声令下,骑兵们纷纷在腰间拿出飞刀,朝着周围的敌军投掷出去。  

必须承认,匈奴兵最近有些融入过头。  

考虑到远程有弓,近战有刀,那么中程也应该有些武器,来对应长枪兵。是以每个匈奴兵,都配备三把飞刀。其实很多时候一把已经足够,毕竟很少有机会投掷那么多次。  

骑兵到底不是步卒,准备三把也只是有备无患。  

眼看周围也没有友军,这一次投掷,准头姑且不说,肯定引起一番骚乱。  

有时候,伤人比杀人要糟糕得多。毕竟人死了就死了,周围的士卒还能继续战斗。可只是受伤的话,到底朝夕相处的袍泽,很难置之不顾。同时他们的哀嚎,也能影响到周围友军的士气。  

“冲出去!”眼看敌军没办法组成有效的阵型,呼厨泉当即下令。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进入营地后乱杀。他们可是很清楚,就在自己的身后,还有友军跟着冲过来。  

是以走到最后的匈奴兵,甚至会稍微停下来,帮忙解决栏杆和拒马枪的问题。  

“尔等休想!”话说当头,前方有将领已经带着士卒,原地结出盾阵。长枪在盾牌之中延伸出来,这个时候若是撞上去,非死即伤。当然,运气好把对方撞开,还有一线生机。  

“散开!”呼厨泉高呼一声,匈奴兵当即朝着两边,分成两个队伍。同时按照以前训练的,拿出第二把飞刀,朝着敌军投掷出去。  

盾牌基本会阻挡大部分的飞刀,但来自两侧的飞刀,还是会有不少飞入缝隙之中,命中后面的敌军。在中等距离,不适合射箭的时候,飞刀的确更好用一些。  

“弯弓!让他们见识见识匈奴的实力!”呼厨泉高呼,匈奴兵们已经拿出弓,朝着对方的阵地射击。原本就有些松散的盾阵,开始出现缺口。  

只能说匈奴的骑射能力的确厉害,尤其保证食物的情况下,还每天不断加强训练骑射。  

天黑是天黑,如今的天色已经开始变暗。不过由于奔袭的关系,营帐里面有不少火堆或者火把掉落在营帐里面,把营地点燃,倒是充当了照明。  

“变阵!”对方有军官高呼,盾阵开始朝着两边分散,长枪收回,减少缝隙。乌龟壳的确很漂亮,前提的没有其他的队伍的话…  

这个时候,乐进麾下的士卒,已经朝着乌龟壳冲了过去。  

一个飞跃,踩在‘龟壳’上面,然后继续向前飞奔。  

到了后面,士卒已经不需要飞奔,毕竟盾阵已经崩塌,下面的士卒凶多吉少。  

匈奴兵迅速离开营地,然后又迅速折返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