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曹操来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么,下课!”张钰看了看沙漏,这是他自己制作的,三刻钟左右漏完。  

现代的课程,基本是四十分钟一节课。  

这是考虑到中小学生,其心理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最佳的学习时间。  

按照这样学习,学习效率会比连续学习一个小时,效率要好许多。  

张钰主要是方便计时,设定四十五分钟一节课。  

“怎么就下课了?”学生们这才反应过来,还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杜远,你前两天不是还抱怨,让你学习不如让你去耕地吗?”裴绩笑骂道。  

“都教主这种教法,我天天上学都没问题!”杜远理直气壮地回道。  

他那么一说,周围的同学难得没有笑话。  

就很神奇,教主的教学水平,越来越高。  

第一天还有些听不进去,昨天讲课的内容已经都听得懂。  

今天,居然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其他先生什么情况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教主不愧是教主,什么都厉害!  

“你们说,教主那么厉害。他若是打算起事,能不能成?”杜远突然提了一嘴。  

只是大家都没有回应,只是保持沉默。  

他们不少家庭,都因为之前的起事支离破碎。  

难得在济南国安顿下来,实在不想再卷入战火之中。  

“我觉得…”朱明小心翼翼的说道,“就算教主不想起事,朝廷能饶过我们?只要我们的身份败露,朝廷的大军还是会打过来的。”  

朱明那么一说,大家脸色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不想承认,或者说宁可逃避这个问题。  

只是内心深处都清楚,朱明说得很对,朝廷不会绕过他们…  

“教主其实也在为那天做准备吧?”倪兕想了想,“否则何必定期着急全部男丁操练?更别说,护法队每三天一小练,每七天一大练的。”  

“那么说的话…”罗德补充,“开班,专门教导我们文韬武略。是否把我们,当成以后的渠帅来培养?!”  

他们都普通人家的孩子,读书本身都是奢侈的。就算读书出来又如何,基本各郡各县举孝廉的名额,基本轮不到他们。  

坊间传闻,你要举孝廉。要么花钱砸,要么讨好各地名士。  

前者款待各地游客,尤其是那些游学的士人。  

曾经的‘八厨’,就是这样用钱砸出来的名声。  

再不然就讨好名士,让他对外宣传你的事迹。  

最好再来一个德高望重的先生,他会带着你去拜访自己的故交好友,甚至是以前的弟子。  

这样有了名气,别说地方举孝廉,朝廷听了直接征辟都有可能。  

只是按照这两种方法,基本就和他们没有半点关系。  

毕竟换了以前,温饱都成问题。  

不少家庭,甚至还欠了地主一些钱,哪有钱出去赚名声?  

穷苦人家,想要上进,唯一的办法就是当兵。九死一生赚得功名,大概率能混个军候。  

军司马以上,想都别想,基本都是世家子弟占着。  

尤其是常设校尉,各中郎将,你不仅要有才华,还要有足够的出身,最重要的,还得有钱!  

如果说,不能指望他们能出仕为官,那张钰还在他们这里投入那么多,当然有目的!  

“渠帅不可能!”周仓摇了摇头,“就算有人要当渠帅,那也是三个护法来当。你们难道不知道,那波护法,和卜护法。便是昔日波才渠帅,和卜己渠帅家的儿子?!”  

“当然知道,我是说以后!”罗德连忙辩解,“以后地盘大了,需要多几路将军,我们只要立下足够的功劳,肯定能被提拔起来!”  

“你们怎么都说渠帅?”朱明当即反驳,“若都是渠帅,那何必要教我们读书?太平教缺的是什么,文士!能处理军务,甚至打下地盘后,治理一方的文士!”  

“文士?那算了,没兴趣!”杜远当即表态,读书可以,和文书打交道真不行!  

“同感!”裴绩回道,周仓和罗德虽然不直接附和,但脸上同样有些纠结。  

“这几个家伙没救了…”倪兕摇了摇头,然后看向廖化。后者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随着几天过去,整个班级开始出现明显的派系。  

首先是文士和武士两个大派系,文士一派以朱明为主,谁让他的副班长。  

武士一派以周仓为主,理由是一样的。  

目前全班五十七人,文士一派的只有十三人,剩下四十四人都是武士派。  

只是武士派里面,又隐约分成三个派系。  

一派是纯武夫派系,以杜远裴绩为主。  

一派打算全面发展,以廖化和倪兕为主。  

最后一派以周仓和罗德为主,走随缘路线。  

武夫派不必说,主要是讨厌文书工作。  

全面发展派,认为这样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随缘派主要还没有确定自己走的路线,先这样学着,然后逐渐决定自己走哪条路。  

“反正!”朱明心里苦,确认走文士路线的只有十三个同学,自己这边势单力孤,“不管教主决定做什么,我都站在他这边!”  

自从教主安顿好他的家人,为他取了新的名字。  

教主在他心中,就如同神祇一样。  

“那还用说?”罗德和倪兕纷纷回应,两人其实和朱明都是一样的想法。  

“我们也是!”最后搞得全班都纷纷回应,好像不回应就是异端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