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先安顿下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自张角被通缉,官方和民间到处都有传闻。  

那张角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道行之高,三五千人近不得身,俨然成为大汉道行最高的存在。  

后世有些人为了当网红出名,什么都干得出来,这个时代其实也一样。  

张钰就了解过,自年初太平教起义,济南郡这边,有三十几个方士以张角亲传自居。  

甚至有好几个方士,直接以大贤良师为道号。  

官府抓了四五个,发现都是假的,也逐渐不管。  

尤其现在官方已经传出,真正的大贤良师已经病逝,官府更不管那些‘大贤良师’。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当初阿姊选择来济南,便是看重这里的环境,对吧?”说到这里,张钰看向张宁。  

“这…嗯,是这样。”张宁情商不低,闻言立刻点头。  

实际上她当初要来这里,主要是听说有一支黄巾军逃到这里。  

若是能与其汇合,那么至少可以想办法安定下来。  

尤其这支黄巾军,还是卜己的旧部。  

如今黑山黄巾和白波黄巾都还没有起家,张宁当然不可能考虑太行山或白波谷。  

波皓和卜斌闻言,顿时看向张宁。  

在两人的眼中,张宁身上散发出睿智的光芒。  

张宁被看得很不好意思,都不敢看他们两个,却正好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错觉。  

“好了,废话不多说!”张钰拍了拍手,“天色不早,大家埋锅造饭,好好休息。过两天,我们就去土鼓县。只要进入山林,那么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  

“是!”两人纷纷回应,然后下去安排。  

“阿弟,感觉自从你清醒过来,整个人都变了。”张宁此刻却来到张钰面前。  

“被看穿了?”张钰淡淡一笑,随即瘫坐在地上,“是我装出来的,只有我表现得越出色,他们才能更听话…”  

“阿弟,你更成熟了。”张宁温柔的看向张钰,眼神中亲情爱情都有。  

“阿姊,突逢巨变,不成熟你我都活不长。”张钰叹了口气。  

张角之子,就冲着这个身份,太多人想要拿他人头去领赏。  

说不定运气好,还能混一官半职的。  

“对不起…这一路过来,你都很轻松的样子…”张宁道歉。  

从大山里面出来,这一路过来,路过四个县,近两百里的距离。  

他们光明正大在外面行走,张钰穿上道袍,每到乡里,主动和乡民搭话,为他们施法治病。  

实际上却是通过乡民,询问地方乡绅的情况。  

好说话的,就上去出售符箓。  

不好说话的,且绕着走,免得被算计。  

这年头,大户人家,多少都有些寡人之疾。  

符箓销售很好,一路的粮食都这样来的。  

甚至张钰还趁机换了一身行头,让自己显得不那么落魄。  

一行人表现得越从容,越光鲜,甚至就直接出入县城,都没有引起怀疑。  

就算偶尔遇到盘问,张钰都应付过去。  

主要也是济南王的事情,济南国周围几个郡的人都有耳闻。  

知道这是奔着济南国去的,又是道士,关注就没那么厉害。  

或者说,最近这几年,这样的人时不时会来一批。  

到了济南这边,张钰就越来越张扬。  

反而就是这种张扬,走到哪里反而都没有人愿意上来招惹。  

这些方士都好面子,万一招惹到有能耐的高人,最后还得自己倒霉。  

至于朝廷抓捕黄巾贼,和济南国有什么关系?  

反正济南国里,就没有闹黄巾贼!  

“先不说那些…”张钰摇了摇头,“我们现在能做的,是活在当下,展望未来。”  

“嗯,阿姊明白!”张宁朝着张钰笑了笑,然后开始去安排。  

看着张宁离开,张钰才稍微松了口气,到底是糊弄过去了。  

有这次作为基础,再稍微巩固几次,以后就算自己性情大变,张宁也不会怀疑。  

再看个人面板,口才提升到x,甚至是祝由科也提升到x。  

同时随着‘思考’技能提升到x,技能版面多出‘谋略’技能,目前是lv3。  

这些日子雕刻桃符,以及撰写符箓,于是‘木工’和‘书写’技能达到lv8。  

来的路上,和那些士绅进行交易,学会技能‘交易’,技能目前为lv5。  

还是老样子,技能的提升速度都超快。  

越普通的技能,x的速度就越快。  

反之,有些技能提升速度就很慢。  

比如医术lv5,武术lv3,导引法lv2。  

医术可以理解,没有足够的实践,以及接触更多的种类,等级卡在那里不奇怪。  

比如说,他现在对内科和外科手术并不熟悉,也有可能等级上去就自然而然掌握。  

武术牵扯到的是空手和器械两个方面,这一路过来他没有太多的时间练武,等级提升不奇怪。  

真正在意的还是导引法,有些类似道家调息法门的东西,提升速度真的很慢。  

张钰也是真的很好奇,这个技能的尽头,到底是什么?  

长生不老,陆地神仙,还是得道飞升?反正,别是羽化就行!  

Lv2的导引法,效果也很明显,主要是气力和耐力的提升。  

甚至于疲劳恢复速度,也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感受身体的变化,张钰最先想到的是:自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