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回归正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做一次选择吧。”  

“简单一点,一呢,就是我相信,二呢,就是我不信。”  

屠滽暴怒道:“你少在这里戏弄朝堂,大明朝堂不是你信口开河的地方!”  

张延龄转而用比他更高的声音喝道:“那你屠滽就告诉我,当时那么嘈杂的情况下,有个自称是李士实的,高声喊道建昌伯乃是冒充的,要把建昌伯拿下,我张某人应该作何选择?难道我就应该束手就擒吗?!”  

之前还是拼道理拼论据。  

突然就变成拼嗓门。  

屠滽高声道:“那你为何不能心平气和跟他讲道理?陛下派人到你身边,就是为了你到地方去烧杀掳掠的?”  

一来二往。  

就在谁都以为张延龄会继续用大分贝嗓门回敬时,没想到张延龄突然不说话了。  

场面蓦然陷入到一个很怪异的平静中。  

这是…  

张延龄觉得理亏?  

朱祐樘则皱眉道:“屠尚书,朕派京团营和东厂的人跟着建昌伯去山东,朝堂上说得不是很清楚,是要保护他的吗?”  

“山东此行凶险,他走之前就在朝堂上说过的,难道说建昌伯身处险地,还要心平气和去讲理?”  

张延龄恭敬行礼,声音很随和道:“多谢陛下理解,其实臣当时也是这么想的,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带人围攻县衙,威胁说臣是冒充的,还要拿臣问罪,臣便不敢再坐以待毙。”  

“臣带了五百人还要束手就擒,那陛下为何不直接单独派我一个人去更好?五百护卫就是留着吃干饭的?”  

屠滽简直快气疯了,到现在皇帝都还在为张延龄说话,皇帝包庇外戚在他看来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陛下,您不能如此啊,大明的体统何在?岂能听此子在这里胡搅蛮缠?李士实一介文臣,竟就如此被诬陷下狱…”屠滽说此话时,既觉得伤心失望,又有一种不甘心。  

觉得大明朝堂已经乱了。  

大明已完。  

但在张延龄看来,所谓乱,不过是乱了文臣当国的地位。  

别的丝毫未乱。  

张延龄道:“屠尚书说得对,问题不在于我怎么想,也不在于我怎么做,而是李士实为什么要这么做。若是李士实在府库亏空的问题上的确无罪,他的确可以做到问心无悔,为何又要跟我来个鱼死网破?”  

“那问题的关键,在于我证明李士实有罪。”  

“你现在跟我…也跟陛下说这些丧气话,又何必呢?”  

张延龄突然语重心长所说出的话,令全场重新安静下来。  

一时之间甚至连屠滽都怔在那。  

朝堂上争论了这么半天,他屠滽差点要对大明朝廷失望,觉得皇帝这是在宠信奸佞,大明要走向穷途末路。  

但问题是,今天的正题…山东的案子,到现在还没开始论证。  

若李士实真的有罪,那李士实的一切行径都能得到解释。  

张延龄杀人,不过是捉拿罪犯时,罪犯拒捕所致。  

那还论个屁。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那如今现在唯一问题,就只是李士实到底有没有罪?!  

场面很尴尬。  

许久之后。  

朱祐樘道:“屠尚书,朕知你现在一定很生气,觉得朕是在包庇和纵容外戚。”  

“但问题是…若真如建昌伯所言,李士实乃府库亏空案的主谋,林元甫和徐杰是为他所诬陷,那他带人围攻县衙也不再是所谓评理,而是铤而走险困兽犹斗,之后的火拼也只能认为是他心虚不敢公堂对质,建昌伯做任何事都是情有可原。”  

“山东的案子,才是正题,才是一切的根源,难道是朕理解有误吗?”  

皇帝如此平静说出这番话,没有包庇和偏袒,甚至言语都莫得感情。  

屠滽反而有点无地自容,他甚至都快想不起,自己先前为何到那么激动的地步,想了半天,才似乎明白,其实从开始就是被张延龄带着节奏走,是张延龄把他心头那股火给逼出来。  

一定是这样。  

我屠滽如此正义凌然,岂会不讲道理?  

至于偏见,是绝对不存在的,文臣派系、党争什么的,更是子虚乌有。  

一切都是张延龄的错。  

请:ddyueshu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