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各显手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好的,就像这样,我们打的很好,落后6分而已,我们能追上。”  

“我们要延续上半场的防守,没错,不能让UCLA打反击,一定要防死这一点。”  

“还有,德怀恩,下半场我们需要你,其他人会为你拉开空间,没有机会就把球传出来。”  

马奎特大学在做着最后的安排,同样是,UCLA这边,也有安排。  

“下半场一开始,就让我们结束比赛。”  

“进攻,进攻,不要犹豫,相信自己,我们能打垮对手。”  

所有人都明白,比赛来到下半场,那就是真正的大决战。  

至于说谁才是最后的赢家,那就要看场上10位球员的表现。  

现场的气氛越发炙热,尤其是随着球员踏上场的时候,更是如此。  

开局第一攻由马奎特大学发动,只不过,这一次,韦德没有第一时间接球。  

看来,马奎特大学的教练也明白,一味的让韦德打,那肯定是不行的。  

不说别的,一旦体力消耗太大,等到了决战时刻,拿什么打?  

特拉维斯选择了和罗伯特挡拆,通过挡拆,觅得一丝突破的机会。  

只可惜,他毕竟不是韦德,韦德一旦进入内线,顿时便可以改变UCLA的防守。  

突到底线的特拉维斯选择了回传,只可惜,韦德被看得很死,皮球落到了托德手上。  

面对陈沫,托德选择了中距离跳投,只可惜,全场第三次出手的他,明显没有投篮感觉,偏得离谱。  

霍林斯抢下篮板后交给陈沫,陈沫发动快攻,只可马奎特大学早有准备。  

等到双方球员落入阵地,陈沫这才把球交给赛德里克。  

此时,两人的站位很有意思,一左一右,站在三分线外60度角的位置。  

赛德里克招了招手,示意霍林斯要挡拆,霍林斯自然是第一时间跑过来。  

罗伯特连忙跟上,不过只是来到了罚球线位置,这是马奎特大学的战术,尽量不让他出去,而是保护内线。  

当然,如果是陈沫要挡拆,他肯定要防出去,防止陈沫直接扔三分。  

至于赛德里克,马奎特大学赛前做过详细的研究,防守他的突破就行。  

就在霍林斯准备给赛德里克挡拆时,忽然一个转身,反而是挡住了托德唐森德。  

恰恰这个时候,陈沫已经侧翼两步,让托德唐森德刚好被挡住。  

这个时候,赛德里克的传球刚好落到陈沫手上,大空位有什么可犹豫的,投呗!  

面对罗伯特姗姗来迟的封盖,陈沫三分命中。  

51:42  

这是中场的时候,史蒂夫教练特意布置的一个战术,就是为了在开局尽快打开局面。  

分差被拉大到9分,这已经是一个不算小的分差。  

在篮球场上,有两个分差相当关键,那就是5分和10分。  

5分以内的差距,说实话,除非是在最后时刻,否则根本算不得差距。  

毕竟只有一个球,或者两个球的分差,很容易在下一个回合中抹平。  

5分以上的差距,才称得上领先,就算失误了一次、两次,也还能维持比分领先。  

10分以上,则算得上建立了一定的胜势,毕竟连追10分,除非是自己犯错,否则真不是那么容易。  

而且,分差一旦被拉大到10分以上,还会对球员的心理,差生极大的影响。  

追分的球队从来都是很辛苦的,毕竟,这不只是球场上的压力,还有心理上的压力。  

所以一看到比分被拉大到9分,不只是马奎特大学的教练组,还有球场上的球员,全都紧张起来。  

这不,就连准备着喘口气的韦德,也非常强势的站出来要求。  

他也明白,这一球必须打进!  

韦德持球突破,速度上没有事,他就靠着防守球员,利用力量来打。  

眼看着就要进入三秒区,这个时候,忽然有一道身影很突兀的冲过来。  

包夹!  

没错,正是陈沫,他选择了提前包夹韦德。  

至于说为什么?  

因为教练给了陈沫极大的权限,能够放弃自己的防守人想,而采取协防。  

至于说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  

陈沫也不太能说清楚,就感觉这个时候包夹最好,机会很不错。  

还真别说,他突然的包夹,果然让韦德懵了一下,竟然没有第一时间传球。  

陈沫眼疾手快,直接下手把球切掉,立刻展开反击。  

别说是马奎特大学,就算是UCLA的球员都没反应过来,眼睁睁看着陈沫单人快攻。  

陈沫都愣了,竟然没人追过来,他干脆来了个起跳10c超级战斧劈扣。  

好吧,为了扣的更加有力量一些,这手掌砸在篮圈上,那是真的疼。  

53:42  

谁都没有想到,UCLA在开局打出一个5:0,直接把分差扩大到11分。  

这个时候,很多球迷才反应过来,马奎特大学有德怀恩韦德,可UCLA也有陈沫啊!  

马奎特第一时间叫了暂停,不叫不行啊,接下来一球必须打进。  

“你们打算回家钓鱼吗?”  

“给我打起精神来,防守,我说过多少次,集中注意力防守!”  

“还要,德怀恩,你必须相信你的队友,没有他们,你赢不了比赛。”  

所有教练都是一个大喷子,马奎特大学的教练也不例外,这逮着所有人就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