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对位雷迪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到这话,说实话,挺让陈沫意外的,毕竟这可是战术核心。  

要知道,一支球队的战术核心,从来就只有那么一两个人。  

以前的话是卡波诺,如今又多了陈沫。  

陈沫前面几场比赛的表现,配得上这样的待遇,甚至可以说,实至名归。  

只不过,篮球场虽然不想江湖那样讲人情世故,可是也不能完全不讲。  

陈沫瞄了卡波诺一眼,毕竟他才是球队老大,而陈沫有些像是抢班夺权。  

好在,卡波诺不错的性格,再加上良好教育,让他表现的很冷静。  

或许,内心仍旧有些波动,不过,他仍旧按捺住了。  

“陈!”  

半场休息时间即将结束,就在准备离开休息室的时候,卡波诺叫住了陈沫。  

“嗨,贾森!”  

卡波诺显得很大度:“陈,不要有太多心里负担,我会辅助你的。”  

“贾森,其实…”  

说实话,陈沫有些意外,毕竟并非所有球队老大都能接受地位下降。  

“不,陈,这非常有必要。  

你知道的陈,这是我在UCLA打的第四年,说实话,我爱这支球队。  

只可惜,这四年来,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失败,这真是一段糟糕的经历。  

如果球队能赢的话,哪怕只是在场边挥舞毛巾,我也愿意。  

所以,勇敢的去做吧,全力发挥你的实力,我也希望赢球,我也不想输。”  

或许,卡波诺更适合做更衣室领袖,而不是球队老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非但没有维护自己老大的地位,反而有些想拱手让出的意思。  

还有一点,陈沫没法理解,那就是米国人对于NCAA的热爱。  

要知道,就算是NBA也有冷淡的球市,而NCAA则是疯狂无比。  

好吧,陈沫不理解,不过他表示尊重,所以,他会成为球队老大,拿下这场比赛。  

半场休息回来,现场的嘉宾仍在说个不停,讨论两支球队,讨论两队的球员。  

有一个人那是绝对跑不了的,没错,正是陈沫。  

作为UCLA队史上第一位亚洲球员,还是表现非常出色的亚洲球员,没理由不受到关注。  

虽然NCAA才打了两场,可是第一次比赛33分,第二场比赛半场20分,这样的表现没法让人不关注。  

更何况,作为今年的NBA状元同乡,陈沫同样受到了不小的关注。  

尤其是在姚明越打越好的情况下,陈沫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虽然状元的同乡千千万,可现如今,能够被NBA关注到的,却是不多。  

不只是主持人和解说嘉宾在谈论,场边不远处的两个亚洲人,也激动不已。  

这两位自然不是外人,其中一个,正是采访过陈沫的张卫平。  

至于另一位,陈沫也肯定认识,毕竟当年看NBA,也没少见到这位苏君羊。  

“张指导,这真是咱们华国球员?以前根本没听说过啊!”  

张卫平摇摇头,略微有些不满的说道:“别说是你,我也没听说过。  

其实,陈沫不是体制内的球员,现在,都不知道那些个体校是怎么选拔球员的。”  

国内的体育制度有问题,尤其是在三大球上,这是非常明显的问题。  

尤其是随着足球世界杯失利,篮球亚运会失冠,更让这个话题发酵。  

如今,又多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陈沫,很有机会入选NBA的陈沫,却没能进入体制内。  

“张指导,你说陈沫真的能入选NBA吗?  

我们国家队,内线优势就算在世界上也不差,就差了一个外线核心,你觉得陈沫行吗?”  

苏君羊毕竟还年轻,就盼望着国家队越打越好,却一点不考虑现实。  

先不说什么核心不核心的问题,陈沫能否进入国家队,这都是一个大问题。  

更何况,陈沫远在米国打球,又不是关注度极高的NBA,NCAA在国内真没多少人知道。  

就说前不久张卫平的报道,也就是让一部分人知道了陈沫和NCAA。  

可对于陈沫实力的认知,说实话,大多数人并没有准确的认知。  

如今国内对于陈沫的认知,也就是在米国大学打球,有可能进入NBA。  

可是,现如今的国内篮球界,有机会进入NBA的,可真不只一个两个。  

内线的三大长城不说,外线的胡卫东几年前就有机会前往NBA。  

除此之外,今年的选秀大会上,小将薛玉洋也有可能参加NBA选秀,并且有很大机会被选上。  

所以说,被NBA选上,就目前国内球迷的心气来说,还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球迷都是如此,更何况是篮协,不得万不得已,他们肯定不会打破体制内的默契。  

这些道理,年轻的苏君羊不太明白,可张卫平不可能不知道。  

“说外线核心这话有点早,不过,陈沫的确有机会成长外非常棒的外线球员。”  

“那张指导,你觉得陈沫能进NBA吗?”  

说起这个,张卫平倒是有些期待:“我觉得机会挺大的。  

你看那个,贾森卡波诺,按照NBA的选秀预测,他大概在第二轮前几位。  

从实力上来说,陈沫不比他差,还要年轻4岁,完全有机会进入第一轮。”  

“真能进入第一轮?”  

自从姚明成为NBA的状元之后,国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