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杜克大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只不过到了第二天,当各大媒体刊登出来消息时,并非一片倒的赞誉。  

除了少部分媒体,尤其是极度亲近UCLA的媒体称赞了球员外。  

更多的媒体,把目光关注在了UCLA的战术打法的改变上面。  

“用进攻可以取得胜利,却拿不到冠军!”  

“疯狂的进攻,史蒂夫是偶像是老尼尔森?”  

“下一次面对强大的杜克,UCLA将会明白,防守才是取胜的关键。”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所有人,包括教练、媒体,甚至球员在内,对于防守都有着极度的自信。  

哪怕这已经不是90年代,可新世纪以来,防守赢得总冠军的说法从不缺少支持者。  

整个NBA,除了一个疯狂科学家之外,没有任何教练会放弃防守。  

尤其是拉里布朗,还有斯坦范甘迪等人,更是对防守执着到恐怖的境地。  

在他们看来,球队可以输,但防守绝对不能差。  

至于说如何赢球?  

只要你的防守,能把对方的进攻搅得比你还烂,自然就能够赢球。  

在这个年代,信奉这个道理的人可不在少数,包括大量的评论员和媒体人。  

所以,当UCLA的打法引起关注时,自然引起了大量的讨论。  

而且,大部分是批评的声音,尤其是对于球队主教练史蒂夫拉文的批评。  

再加上UCLA除了崇尚进攻之外,大量的依靠投篮,尤其是三分球。  

没办法,内线缺少强力中锋,总不可能让个蓝领球员硬是往里凿。  

而陈沫和卡波诺,也不是那种突击型的球员,总不可能放着优秀的投射能力不用,硬是往内线去送死。  

还有赛德里克和汤普森,他俩倒是能往里冲,可成功率明显不行。  

可媒体人不管这些,他们只知道,UCLA的打法让他们不满意。  

在这个年代,除了信奉防守赢得总冠军之外,还有一个中投赢得胜利。  

现在好了,UCLA全犯了,非但没有防守,就连投篮都是以三分为主。  

你说你往前再走一步,去投2分不行吗?  

好吧,陈沫真的有些不能理解,一步之差两分三分,命中率能差多少?  

就拿中投赢得比赛来说,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乔丹、马龙?  

就说乔丹吧,这位篮球之神的中投,那可是常年接近50%,甚至超过50%的命中率。  

其他的,还有谁能做的?  

科比,这位被誉为最像乔丹的球员,中投命中率有多少?  

45%。  

如果说是中远距离的中投,那命中率更惨,只有40%以上。  

科比的得分能力能够和乔丹媲美,凭借的正是他远超乔丹的三分球。  

除了UCLA自家的媒体外,其他报纸,全都对UCLA进行的批评。  

其中,被批评最惨的自然是主教练史蒂夫拉文,还有两位核心球员。  

只不过,受到影响的,可远远不是这三人,而是整支球队。  

说实话,这是很可怕的,一旦对自身的打法产生了质疑,那还怎么玩?  

“陈,不要相信那些蠢货的话,我们的打法没有问题。”  

这不,史蒂夫拉文刚来的训练馆,就安慰起陈沫来。  

在他看来,卡波诺毕竟是大四,心理素质远比陈沫要好。  

“我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教练放心好了。”  

陈沫自然知道,三分球不但能赢得总冠军,还能赢得很多个总冠军。  

尤其是随着日天同学的出现,三分球更是被引领出一个时代来。  

想当年,看着瘦弱的日天同学,陈沫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彼可取而代之!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日天同学还在卖萌,他自然不会客气。  

“陈,你放心好了,就算有什么错,也是我这个教练的错,毕竟战术是我安排的。”  

好吧,到底哪一个才是需要被安慰的?  

毕竟有着时代的局限性,史蒂夫拉文这样的教练,也不可能挑出时代的束缚。  

他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为了保住帅位,不过是不得已的无奈!  

而且,现在已经上路,他们也已经没有反悔的机会,只能一直走下去。  

“别相信那些蠢货的话,他们懂什么?一群只会靠嘴皮子的家伙。  

如果有本事,那他们为什么不能进入NBA,为什么他们不能当教练?  

更何况,NCAA的三分球,在NBA也不过是两分球,所以我们没做错。”  

好吧,到了最后史蒂夫教练都有些不自信,只能勉强找借口。  

好在他表现出来了教练的担当,在这几天的媒体采访中,他抗下了所以责任。  

“这是我的战术安排,是我要求队员这么打。”  

“NCAA并非职业球队,我们的队员流动性很多,或许一年,或许两年,谁知道?  

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战术,而不是从战术的角度找人。”  

“作为主教练,我会承担责任,赢球是大家努力的结果,输球就是我的责任。”  

“本赛季以后我会离开?不知道,我现在专注于本赛季。”  

只不过,接下来要对战杜克大学,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杜克大学位于北卡罗纳州,隶属于大西洋赛区,是NCAA的老牌强队。  

2001年的时候,杜克大学在巴蒂尔等人的带领下,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