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章:翡翠仙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者孤家寡人的出去单打独斗,李沐想的是引起注意,然后加入蕴灵池拥有者的一方势力吧?  

0知道,李沐肯定了解更多信息,甚至他的这个猜测需要加上“假如”二字,而李沐本人已经可以肯定。  

都是心思敏捷之辈,李沐自然知道0的猜测,于是大方承认:“没错,我已经解析了外界的一些信息。”  

原来,蕴灵池是翡翠仙野的核心,这片地区,有翡翠一般的源河,仙野的主人开辟蕴灵池,将源河之水引入,种上世界树,孕育一个个世界。  

这些世界会源源不断的为仙野提供优质新生儿。  

之前他看到的那个巨人,是一个世界培育者,培育者的身份很特殊,每一个仙野想要发展,都需要足够的新生代。  

超脱者们能在一个世界数不清的生命中脱颖而出,即使在仙野中也属于佼佼者。  

世界培育者需要特殊的人才能担任,属于特殊人才,仙野在争斗中伤亡最大的是负责战斗的,而几乎没有伤亡的就是培育者以及源河摆渡人,  

李沐自问自己并不是追求刺激的人,所以干脆提前想好了以后的养老职业,那就是培育者。  

蕴灵池这个孕育新生的摇篮,就是李沐最钟意的地方,可以时时接触源河。  

神树是世界树,它的果子中有源泉,可以孕育混沌和生命,源泉是核心,而能够种植世界的地方,必须有源河之水。  

源河水经过世界树的提炼,结的果子中,那各种源泉就是源河的精华。  

李沐身为一个源泉,以后想要提升,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向着源河进化。  

所以李沐在第二次入梦后,不仅找到了接班人,还把未来也计划清楚。  

当然,这只是初步计划,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  

为了给计划兜底,李沐还需要继续入梦,将外界的信息解析出更多,比如翡翠仙野的实力,比如外界的势力划分,比如为什么要打杀,是为了什么利益。  

0在斟酌后,没有询问外界的信息,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修炼才是正道,了解太多外界的信息,对他不好。  

不过他看出李沐有所谋划,于是真诚的祝福道:“那就祝你成功。”  

李沐回到:“借你吉言,好好修炼,有不懂的直接去天外天询问。”  

对于0,李沐非常放心,一个没有希望只能慢性死亡的人,突然给他希望,他会尽一切努力的追求。  

而后李沐开始继续睡觉…  

只有在睡梦中,他的意识能够附身世界树对外界进行观察和解析,他察觉到这是翡翠仙野的一些特殊规则。  

这一片仙野是主梦境力量,目前为止,李沐只能看到树林和周边,没有日月,没有白天黑夜,外界永远都有些光辉照耀。  

在附身为树的时候,李沐觉得天光照耀下格外舒服,整个人都有些懒洋洋的,如果他不对外界解析或者不沟通其他世界树。  

那么李沐丝毫不会疲惫,甚至感觉灵魂都有进步,偏偏李沐必须解析。  

李沐上一次解析到那位世界培育者,结果太累被迫中断,这一次继续。  

那个巨人长得比较正常,就是双肩的位置长出两颗红艳艳的蘑菇,衣服下裸露出来的部分,不是肌肤而是树皮。  

他的种族叫做菌菇人,还有蹒跚巨人的称号,因为这个种族走路时候就像是腿瘸一般,有些摇晃,当然,仅仅是普通菌菇人才如此,因为身体是植物形态,运动能力不强。  

李沐解析出,培育者在蕴灵池存在了很久很久,久到了翡翠仙野还不叫翡翠仙野,那时候的仙野被一群长蝴蝶翅膀的人占据。  

随着解析,李沐觉得越来越有趣,原来大混沌的种族都是有原型的,源河孕育了许多种族,世界树吸收源河力量诞生世界,其中的生命自然和外界的很像。  

李沐想到的是菌菇人应该很强,因为自始至终蕴灵池都很安静,即便是当初仙野更换主人,也仅仅是有人来交涉,蕴灵池依旧全权交给培育者负责。  

后面又入梦几次,再也解析不到更多培育者的信息,李沐就把目标放到了翡翠一般的水中。  

这就是源河水,因为水的颜色和翡翠一般,所以仙野的名字叫做翡翠仙野。  

而李沐则知道了这个纬度中,只有那些拥有源河的地方,才能被叫做仙野,其他地方只能被称作荒野。  

荒野之中危险重重,时不时就有规则暴动,暴动过后,荒野就成了凶地,魑魅魍魉层出不穷。  

李沐想了想,即便是纬度更高的世界,其实也没什么不同,大可不必多想,甚至李沐还直接带入古早仙侠小说中的“飞升”。  

人间界,灵界,仙界,神界——就是套娃!一层又一层。  

开玩笑归开玩笑,但李沐还是越发的对外界谨慎起来,因为李沐从源河中解析出各种生物。  

很离谱的一件事,那就是此界所有生命,从来没有寿命一说,也就是大家都永生。  

而且生下来就有智慧,最多实力上比较奇特,和大混沌的种族一样,有的出生就是大能,有的需要修炼。  

只是此界有趣一点,种族是流动的,翡翠仙野的生命,被他的主人攻占仙野后,都会转变成仙野之主的种族。  

李沐越了解,越是察觉到此界的混乱,还有本质:强者为尊!  

只要够强,就有安全的地盘,更能通过源河成长,不出意外,源河就是仙野的核心,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