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太湖剿匪2(1/2)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当太湖佘山岛上演撕逼戏码之时,张忠与王景弘已经在苏州知府况钟的带领下来到了知府衙门。
衙前街乃是一条交叉的横街,府衙便坐落在衙前街的中央。
衙前自古好热闹。
八字墙两边,有负责巡逻街面的铺房;有给官府和老百姓看风水、选日子的阴阳学;有同样兼营公私业务,给官吏免费看病、给百姓看病赚钱的医学。
此外还有旅店、茶馆、酒家、药铺之类,各种依赖衙门混饭吃的买卖,全都红火的不得了。
这会儿正值傍晌,衙前街上人潮如织、嘈杂鼎沸。
那些来打官司、找门路、写状子、包打听…乃至看热闹的各色人等,全都聚在府衙栅门外,闹哄哄的问长道短,谈天说地。
“我在南京时便听周巡抚说况知府乃是个有能力的,这进入苏州府城以来,一路上所见,百姓安居乐业,街道繁华,就连这衙前街也是热闹非凡,便知周巡抚所言非虚呀!”张忠驻足看了一会街上的繁华景象,不由对身旁的况钟笑道。
“苏州自古繁华,我这个知府不过是按部就班,尽了自己的职责罢了!”况钟闻言笑道,随即引着张忠通过栅门进入了知府衙门。
张忠闻言失笑一声,便随着况钟穿过前衙大堂,经过月亮门来到内衙。
内衙的西边便是花厅,乃是知府会客的场所。
几人进入花厅,各自落座后,自有丫鬟上了好茶。
“我想况知府应当已经知晓,我等前来便是为了剿灭太湖水匪的,不知官粮被劫持一事,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张忠啜了一口茶,将茶盏轻轻搁在茶几上,肃然问道。
“哎!”
“这几天我多方查探,基本对官粮被劫持一事有所了解了。”况钟先是叹了口气随即解释道:
“粮船行到太湖时,平台山的天然河港里,忽然冲出十几条枪船来。”
“枪船?”张忠闻言好奇问道,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船。
况钟闻言笑道“枪船是太湖上特有的小船,永春伯没有听说过也很正常。”
张忠颔首道“原来如此,况知府你继续。”
况钟这才继续说道:
“这枪船两头削尖,长不盈丈,阔仅三尺,二橹一浆,体轻而行捷,因为船舵形似木枪,故称之为枪船。”
“枪船快速灵活、便于隐藏,是水匪们在太湖上讨生活的不二选择。”
“而粮船又大又笨还满载,自然逃都没法逃,很快就被枪船包围了。”
“当时天下着大雨,火铳弩弓都不好使,水匪可以肆无忌惮的靠上来。”
“水匪先用搭钩抓住粮船,然后将四根八尺镗耙钉在了大船的船舷两侧,将其牢牢控制。”
“水匪威胁不投降就要放火烧船,松明火把是不怕雨水的,扔进舱里就能点着大火。”
“最后粮船上除了几个水性好的见机跳水逃脱了,其余人连船带人都被水匪俘虏了。”
“这些情况,况知府都是从逃回的人那里知道的。”张忠问道。
“是呀!”
况钟颔首道“那跳船的几人,有的被捉住,有的出了意外淹死,只有两人运气好,恰好碰到正在太湖打渔的渔船,这才逃出生天,前来府衙将此事告知了我。”
张忠闻言这才释然,他先前听况钟讲述,便疑惑对方仿佛亲眼所见粮船被截似的,原来是有生还着。
“我在码头上见永春伯带来的船只,都十分庞大,行动起来可能没有枪船快速灵活,不知永春伯可有办法应对吗?”况钟思忖片刻继续问道。
张忠闻言,心中嘀咕道“这倒也是,若是正面交锋,沙船足以碾压枪船,可若是要想追上枪船,沙船明显速度跟不上。”
可张忠对水战也是个门外汉,他哪里能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张忠看向了坐在一旁,一直没有言语的王景弘,意思便是让他回答这个问题。
当张忠看过来时,王景弘便会意了,他笑了笑,说道“不必担心,这些我都有考虑到,我们带了苍山船来,此船轻便灵巧,主要用于追敌和捞取首级用的。”
“到时若是水匪想逃,我们只需让苍山船咬住对方,便以沙船的泰山之势压过去,足以覆灭水匪。”
张忠闻言不由暗道“王景弘不愧是扬帆四海的人,对付这些水匪果真轻车熟路。”
“如何?”张忠遂看向况钟问道。
“妙!”
况钟抚掌笑道“听王公公一番话,我便对剿灭太湖水匪充满信心了。”
“我听周巡抚说过,此次官粮被截,背后另有隐情,乃是以姚家为首的苏州大户反抗平米法,从而在背地里使的阴招。”张忠沉吟片刻后问道。
“的确如此,所以此等乡绅大族方才可恨。”况钟一张脸先是涨红随即铁青,恨恨说道。
待况钟平复情绪,方继续说道“永春伯有所不知,苏州官田的租非常重,一亩田,科米不等,少者一斗三升至四升止,多者自五斗至三石。”
“苏州百姓负担沉重,平米法的推行势在必行。”
张忠闻言默然,他知道苏州府的税赋繁重是有历史原因的。
元末时,苏州府、松江府等地都是张士诚的势力范围。
在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张士诚以苏州府为根据地,曾与朱元璋展开过激战。
所以,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迁怒于苏州府的
当太湖佘山岛上演撕逼戏码之时,张忠与王景弘已经在苏州知府况钟的带领下来到了知府衙门。
衙前街乃是一条交叉的横街,府衙便坐落在衙前街的中央。
衙前自古好热闹。
八字墙两边,有负责巡逻街面的铺房;有给官府和老百姓看风水、选日子的阴阳学;有同样兼营公私业务,给官吏免费看病、给百姓看病赚钱的医学。
此外还有旅店、茶馆、酒家、药铺之类,各种依赖衙门混饭吃的买卖,全都红火的不得了。
这会儿正值傍晌,衙前街上人潮如织、嘈杂鼎沸。
那些来打官司、找门路、写状子、包打听…乃至看热闹的各色人等,全都聚在府衙栅门外,闹哄哄的问长道短,谈天说地。
“我在南京时便听周巡抚说况知府乃是个有能力的,这进入苏州府城以来,一路上所见,百姓安居乐业,街道繁华,就连这衙前街也是热闹非凡,便知周巡抚所言非虚呀!”张忠驻足看了一会街上的繁华景象,不由对身旁的况钟笑道。
“苏州自古繁华,我这个知府不过是按部就班,尽了自己的职责罢了!”况钟闻言笑道,随即引着张忠通过栅门进入了知府衙门。
张忠闻言失笑一声,便随着况钟穿过前衙大堂,经过月亮门来到内衙。
内衙的西边便是花厅,乃是知府会客的场所。
几人进入花厅,各自落座后,自有丫鬟上了好茶。
“我想况知府应当已经知晓,我等前来便是为了剿灭太湖水匪的,不知官粮被劫持一事,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张忠啜了一口茶,将茶盏轻轻搁在茶几上,肃然问道。
“哎!”
“这几天我多方查探,基本对官粮被劫持一事有所了解了。”况钟先是叹了口气随即解释道:
“粮船行到太湖时,平台山的天然河港里,忽然冲出十几条枪船来。”
“枪船?”张忠闻言好奇问道,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船。
况钟闻言笑道“枪船是太湖上特有的小船,永春伯没有听说过也很正常。”
张忠颔首道“原来如此,况知府你继续。”
况钟这才继续说道:
“这枪船两头削尖,长不盈丈,阔仅三尺,二橹一浆,体轻而行捷,因为船舵形似木枪,故称之为枪船。”
“枪船快速灵活、便于隐藏,是水匪们在太湖上讨生活的不二选择。”
“而粮船又大又笨还满载,自然逃都没法逃,很快就被枪船包围了。”
“当时天下着大雨,火铳弩弓都不好使,水匪可以肆无忌惮的靠上来。”
“水匪先用搭钩抓住粮船,然后将四根八尺镗耙钉在了大船的船舷两侧,将其牢牢控制。”
“水匪威胁不投降就要放火烧船,松明火把是不怕雨水的,扔进舱里就能点着大火。”
“最后粮船上除了几个水性好的见机跳水逃脱了,其余人连船带人都被水匪俘虏了。”
“这些情况,况知府都是从逃回的人那里知道的。”张忠问道。
“是呀!”
况钟颔首道“那跳船的几人,有的被捉住,有的出了意外淹死,只有两人运气好,恰好碰到正在太湖打渔的渔船,这才逃出生天,前来府衙将此事告知了我。”
张忠闻言这才释然,他先前听况钟讲述,便疑惑对方仿佛亲眼所见粮船被截似的,原来是有生还着。
“我在码头上见永春伯带来的船只,都十分庞大,行动起来可能没有枪船快速灵活,不知永春伯可有办法应对吗?”况钟思忖片刻继续问道。
张忠闻言,心中嘀咕道“这倒也是,若是正面交锋,沙船足以碾压枪船,可若是要想追上枪船,沙船明显速度跟不上。”
可张忠对水战也是个门外汉,他哪里能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张忠看向了坐在一旁,一直没有言语的王景弘,意思便是让他回答这个问题。
当张忠看过来时,王景弘便会意了,他笑了笑,说道“不必担心,这些我都有考虑到,我们带了苍山船来,此船轻便灵巧,主要用于追敌和捞取首级用的。”
“到时若是水匪想逃,我们只需让苍山船咬住对方,便以沙船的泰山之势压过去,足以覆灭水匪。”
张忠闻言不由暗道“王景弘不愧是扬帆四海的人,对付这些水匪果真轻车熟路。”
“如何?”张忠遂看向况钟问道。
“妙!”
况钟抚掌笑道“听王公公一番话,我便对剿灭太湖水匪充满信心了。”
“我听周巡抚说过,此次官粮被截,背后另有隐情,乃是以姚家为首的苏州大户反抗平米法,从而在背地里使的阴招。”张忠沉吟片刻后问道。
“的确如此,所以此等乡绅大族方才可恨。”况钟一张脸先是涨红随即铁青,恨恨说道。
待况钟平复情绪,方继续说道“永春伯有所不知,苏州官田的租非常重,一亩田,科米不等,少者一斗三升至四升止,多者自五斗至三石。”
“苏州百姓负担沉重,平米法的推行势在必行。”
张忠闻言默然,他知道苏州府的税赋繁重是有历史原因的。
元末时,苏州府、松江府等地都是张士诚的势力范围。
在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张士诚以苏州府为根据地,曾与朱元璋展开过激战。
所以,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迁怒于苏州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