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暗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忠压根没听说过这号神仙不由疑惑道。  

“这金龙四大王,他本是一个叫谢绪的读书人,家中排行第四,据说南宋末年,元兵攻破临安之后,他愤然投水而死。”阮安耐心解释道:  

“后来太祖皇帝与元军大战于吕梁洪,谢绪突然显灵,大败元军,于是太祖皇帝封他为金龙四大王,成为黄河福主、漕河之神,漕运沿途都有供奉他的庙宇。”  

张忠闻言一阵无语,他实在想不明白,一个在浙江投水的人,怎么跑到吕梁洪去显圣了?  

也只能说洪武皇帝那是真的屌,天命所归不外如是了。  

不提一路上张忠的吐槽,马车沿着土路便穿过淮安新城的城门直奔漕运总兵衙门而去。  

漕运总兵总理南北漕务,节制天下漕船,其权势之煊赫自然不用赘言。  

因此设在淮安新城里的漕运总兵衙门,毫不客气地挤走淮安府衙,独占城正中的风水宝地,与大名鼎鼎的镇淮楼同在一轴。  

“吁”  

随着车夫的一声吆喝,马车停在了漕运总兵衙门前。  

张忠与阮安相继下了马车,便见这座衙门的门面极其煊赫,门前有一对獬豸镇门,两侧四旗亭、两鼓亭,还有二十八根石制拴马桩分列,五开间的大门前高悬一副漆金黑匾“总制漕运之堂”,当真是威风堂皇。  

衙门前佩刀的守卫见马车停下自然是前来询问。  

“你进去速速通禀,就说京师的阮公公前来拜会漕运总兵陈大人。”张忠上前说道。  

守卫闻言一愣,他没想到眼前的人竟然来自京师,一想到对方是宫里出来的人,说不定身负皇命,他便不敢耽搁,拱了拱后便匆匆进去了。  

盏茶后,年近六十的陈瑄头戴程子巾身着深蓝梭子布直裰,向张忠与阮安走来。  

“阮公公多年不见,想不到你会再次来到淮安,当年我们一起治理漕河仿佛便在昨日一般。”陈瑄笑道。  

“是呀!陈大人官运亨通,都已经成为漕运总兵官了。”阮安也是感慨道。  

“这位是?”陈瑄看向张忠疑惑问道。  

“他是永春伯。”阮安笑着解释道。  

“我看过邸报,永春伯南下任南京守备,不想今日能见到真人。”陈瑄笑道“永春伯南平交趾北击瓦剌,如今更是陛下身边的红人,英国公想来也该老来欣慰了。”  

“平江伯过奖了,漕运关乎本朝命脉,平江伯能将漕运打理得井井有条,实在是功劳甚大。”张忠笑道。  

“你们先打住,我都饿了,还是先进去再聊吧!”阮安见张忠与陈瑄在一旁相互吹捧十分不耐道。  

“酒席已经备好,我们便进去吧!”陈瑄失笑道。  

三人便一前一后的进入了漕运总兵衙门。  

与此同时。  

白莲护法胡壮趁着夜色来到了一片低矮的棚屋附近。  

这里是淮安新城向西扩张的产物,规划已至,但城墙未及覆盖。  

所以名义上算是城内,但与城外村落无异,在这里居住的,多是清江厂的工匠与淮安附近的佃户。  

胡壮先是查看了周围的动静,见没有异样,便一个闪身,进入了其中的一间棚屋。  

棚屋十分简陋,堂屋正中摆着一个弥勒佛,弥勒佛下一座白莲花,四周点燃着十几盏火苗闪动的长明灯,炉子里的三炷香,正燃着青烟。  

胡壮刚进入便惊动了屋内人,只见屋内有十几人,他们都是一身麻布短衫,那短衫上似还绣着白莲标记。  

“参见堂主。”胡壮进屋后没有理会众人,只是向坐在上首的岳山恭敬道。  

“不必多礼,你们王坛主怎么说?”岳山盯着胡壮问道。  

“我们坛主让我告知你,时机已成熟可以发动了。”胡壮回答道。  

“自从永乐十八年圣教被朝廷重创后,我们已经偃旗息鼓许久了,如今我们也该动一动了。”岳山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徐徐说道。  

“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白莲佛母,法力无边。”屋内十几人听闻岳山的话不由纷纷跪下口诵真言。  

胡壮见状眼中精光闪烁,随后连忙跟着跪下诵读真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