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南北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请朱元璋定夺。  

没想到北方考生又大肆鼓噪说,这一定是刘三吾授意张信等人,故意将北方考生中的“陋卷”进呈给皇帝,以此来掩盖他们偏袒南方考生的罪责。  

最后朱元璋为了安抚北方士子不得不下令,直接将新科状元陈、主持复查试卷的老状元张信,以及主考官白信蹈等人全部斩首弃市,而85岁的主考官刘三吾考虑年纪已大,改而被充军戍边。  

事后朱元璋亲自策问,将全部61个录取名额,都分给了北方考生,录取了山东人韩克忠为状元,以笼络北方士子,故称为北榜。  

据张忠了解这个所谓的“南北榜”之争,其实并不是一场科举舞弊案,而是朱元璋利用科举来扩大统治基础、笼络士人的政治事件。  

说白了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北方持续动荡、南方持续发展,而这种南北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全面失衡,反映出来的结果,就是从北宋时期开始,南北方在科举考试进士录取人数上,越来越严重的失衡。  

到了元末明初这种情况更是明显,当时北方遭受的破坏远远比南方严重,所以出现发榜之后全是南方人这种情况虽然让人惊疑,但深思熟虑后便也理所当然了。  

那么聪明于朱元璋他会不知道吗?  

或许起初他有过怀疑,但是后来让人复查后还是这个结果,朱元璋心中便有数了。  

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  

实际上这便是出于政治考量了。  

当时南方士绅地主势力很强,朱元璋出于打压他们的目的需要收紧南方士子的入仕资格。  

再者北元虽然远遁,但是实力犹存,而北方仍然有不少读书人死忠于元朝,并以元朝遗臣、遗老自居,或“身在江南,心思塞北”,或“诈死佯狂,求解职事”,总之就是不愿意臣服明朝,“以不忘故国(元朝)也”。  

为此朱元璋也不得不笼络北方读书人的人心,来扩大他的统治基础了。  

想到此处,张忠也不得不感叹于皇权的扭曲,出于政治目的,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也属寻常事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