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奏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京师南城门:  

“吁”  

张忠一拉缰绳,让马缓缓停下,转身对一旁的胡瑄说道“此次回京,我需入宫面圣,这军队便由你带回军营安置。”  

“是”  

胡瑄连忙应道,随即笑道“离京之时,皇后产期将至,如今想来已经生产,不知是男是女?”  

“你安置好军队,便赶快回家,自然便能知道了。”张忠听闻胡瑄谈及胡皇后生产一事,心中也是一紧。  

“希望是个皇子吧!”张忠不由在心中嘀咕道。  

“你说得也有道理。”胡瑄失笑道,随即一拱手便不再耽搁,领着军队向营地而去。  

“谭兄,你又有何安排呢?”待胡瑄走后,张忠看向身旁的谭序问道。  

“北疆气候渐冷,我此次回京便是为了宣府士兵换季棉衣一事,既然已经到了京师,自然是前往兵部早日落实此事了。”谭序毫不迟疑说道。  

“也好,那么我们先行分别,过几日等事情忙完了,我们几个再聚一聚。”张忠笑道。  

“这个自然。”谭序失笑道“那我先行一步。”  

其人说完便一拱手,骑马而去。  

张忠待众人都已离开,这才向着皇宫而去。  

.......  

乾清宫东暖阁:  

“永春伯终于回京了,杂家好些时日没有见到你了。”张忠在外面没有等待多久,便见司礼监太监金英匆匆出来,一见到张忠便打趣道。  

“公公近日可是遇到什么喜事了,看起来十分高兴呀!”张忠见对方一副喜笑颜开的样子,也打趣道。  

“宫中的确有喜事,皇后前些时诞下了皇子,皇爷十分高兴,我们这些伺候皇爷的人,自然也跟着高兴。”金英笑道。  

张忠闻言也是一喜,如今皇后的嫡子诞生了,想来大明战神上位的机会愈发渺茫了。  

“如今皇爷膝下已有两位皇子,而且近日吴贤妃也诊断出了喜脉,皇爷子嗣昌盛自然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金英继续笑道。  

张忠闻言一窒,心中腹议“朱祁钰也要来凑热闹嘛!”  

“永春伯,你还是速速入内吧!皇爷知道你大胜瓦剌十分高兴,正等着见你了。”金英见张忠发呆不由提醒道。  

“公公说的是。”  

张忠回过神来,失笑一声,便随着金英进入了东暖阁。  

待张忠行礼如仪后,这才有机会打量端坐御座上的朱瞻基。  

一段时间没见,朱瞻基显得愈发沉稳了,颔下也开始续起胡须,脸色红晕,脸有笑意,想来是皇子诞生,让他十分高兴吧!  

“臣恭贺陛下喜得皇子。”张忠笑道。  

“哈哈.....”  

“你刚回京便知道了。”朱瞻基畅快笑道。  

“如此喜事,自然需要人人皆知,普天同庆。”张忠说道。  

“嗯!”  

“朕也是如此想的。”朱瞻基笑道“朕已经下旨,大赦天下了。”  

“你此次奉旨巡边做得很好。”朱瞻基转移话题道“瓦剌胆大包天,竟然侵扰我朝边疆,此次幸亏有你,方能击败瓦剌,守住了开平卫。”  

“臣此次也是恰逢其会而已,况且此战能胜,开平卫城守备杨洪此人功不可没,若无他指挥得当,拼死奋战,恐怕臣未至,开平便早已陷落了。”  

“嗯!”  

“杨洪此人朕记住了,赏赐必然不会少了他的。”朱瞻基笑道。  

“臣还有一有言需禀明陛下。”张忠思忖良久方咬牙说道。  

“你尽管说来,在朕面前何须如此小心谨慎。”朱瞻基摆手道。  

“是”张忠俯身道。  

“臣敢问陛下,开平卫一定要内迁吗?”张忠徐徐说道。  

朱瞻基闻言,看了张忠一眼,皱眉问道“你有不同的看法?”  

“臣认为开平卫地处险要,辖制全宁、口温、应昌、拖都,控塞外险地三百里,我朝掌握开平,胡虏便无法轻易攻破宣府防线南下侵扰。”  

“臣亲身经历开平一战,方知开平的重要性。”张忠恳切言道。  

“朕何尝不知开平不可轻弃。”朱瞻基脸色愈发严肃,徐徐说道“只是开平地区气候寒冷,多年来物资运送艰难,粮饷供应庞大,难以供养守军家属之需。”  

“再者自从兴和千户所两次为胡虏所破,内迁之后,开平卫已经成了孤悬之地,胡虏不断侵扰,防御愈发艰难。”  

“臣也知晓。”张忠肃然道“可据臣所知,洪武年间,实行开中之后,开平卫所需军粮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只是后来大宁之地为兀良哈三卫所据,开平失去后方支援,而开中的商人前往开平也愈发困难,这才导致如今开平成了孤悬之地。”  

朱瞻基闻言一时默然。  

张忠见状也是一阵无言,因为此事涉及朱瞻基的祖父永乐皇帝。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举兵推翻建文帝夺取皇位时,曾联络兀良哈三卫支援。  

到朱棣登位后,就将北平行都司改名大宁都司,移治保定府(今河北保定市),原来的辖地都作为报酬让给了兀良哈。  

张忠从后世的眼光看来,朱棣此举实在不智。  

要知道大宁卫战略位置实在太重要了。  

边略有言:“大宁镇抚降夷,控扼北边,西翼开平,南卫辽海,藩屏要地也。”  

其辖境北至今西辽河、西拉木伦河、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查干诺尔一线。  

土地肥沃,水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