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血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话说孙二郎随着吏目进了大门,绕过照壁,便是过堂,由过堂往左,是储济仓大使的官廨,往右是一溜十几座库房。  

过堂里,已站着两名九品官员等候孙二郎的到来,他们是储济仓大使王松,户部观政刘易。  

吏目对双方作了介绍。  

王松知道这孙二郎的来头,因此表现得特别谦恭,尽管忙得团团转,他还一定要请孙二郎到官廨花厅里叙茶。  

孙二郎也不推辞,到了花厅坐下,呷了一杯茶后,开口问道“你们储济仓里,藏了多少胡椒苏木?”  

王松听了只得嘿嘿笑着,打马虎眼说道“有一些,咱这储济仓,除了胡椒苏木,也还保管另外几种物品。”  

“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你这儿都有?”孙二郎好整以暇问道。  

“不不不,这些值钱的物品,不归储济仓保管”王松听出孙二郎口气不大友好,连忙引开话题,说道“孙大人,你就在这里歇息喝茶,贵司衙的俸禄,我安排人与你手下人对账发放。”  

王松说着就要起身,孙二郎连忙喊住他,说道“这么大的事情,怎好让手下人办理,本官要亲自去。”  

“这样更好,那就请孙大人挪步”王松领着孙二郎来到称房,此时孙二郎带来的司务已办妥了账面手续。  

几位役伕拿来麻袋正欲装填,孙二郎又把他们拦住,说道“慢着,哪能这样装。”  

几位役伕住了手,望着王松听候指示。  

王松早就注意到孙二郎是有意找岔子,心里头颇为紧张,小心翼翼地问道“孙大人,你认为应该如何办理?”  

“咱衙门官员的花名册,你可带来了?”孙二郎没有回答王松的话,转而问起身边的司务。  

“带来了”司务回答道。  

孙二郎转向王松,说道“就按咱提供的花名册,你一份一份地称好装好。”  

“那得需要多长时间呀?”王松听得目瞪口呆,随即面有难色,支吾道“外面还有那么多衙门的人候着了。”  

“我不管别人,我们北镇抚司的事儿,就得这么办!”孙二郎瞪眼说道。  

孙二郎态度蛮横故意刁难,王松隐忍着不敢理论,转而问站在身边一直默不作声的刘易道“刘大人,你看如何处置?”  

刘易生得白白净净,一副儒雅之相,只是一双小眼睛总是眨巴个不停,让人体会到他的狡黠。  

他今年刚刚进士及第,放榜后不久,就分来户部观政。  

所谓观政并非实衔,只是官员等待分配的一种过渡。  

大凡一个新科进士,一时无法分配,吏部便让他到各大衙门临时学习政务,观政之名由此而来。  

分到刑部则称刑部观政,分到兵部则称兵部观政,如此类推。  

观政虽挂级别很低的九品衔,但并非所部的正式官员,只是一个闲曹。  

此次官员俸禄发放,户部便遣刘易过来,监督储济仓。  

刘易听了王松的话,思忖片刻后说道“依我看,还是得按章程办事。”  

孙二郎瞥了一眼刘易,心中忖道:“这大概就是刚才那位武官咒骂的刘观政了,瞧他贼眉鼠眼,就不是个好东西,待老子调教调教他。”  

孙二郎想到此处,故意大惊小怪地嚷道“啊,原来你不是哑巴!”  

刘易脸色一沉,问道“孙大人怎么如此说话?”  

孙二郎用折扇敲了一下刘易的肩膀,以一种侮辱的口气说道“我从进这储济仓的大门,就看见你耗子样跟着,眼珠子滴溜溜转个不停,嘴巴却是个死的。”  

“你刚才不是说章程吗?”孙二郎轻蔑道“你倒是说呀。”  

平白无故受此羞辱,刘易一张白净脸涨红到耳根。  

尽管孙二郎进来之前王松已经介绍了他的底细,但此刻刘易仍想“太岁头上动土”。  

迎着孙二郎挑衅的眼光,刘易气愤说道“储济仓的章程,只对衙门,不对个人,你北镇抚司两百多名官员,若一个一个的给付,今天一天都称不完。”  

“称不完也得称,就这么办!”孙二郎以势压人,眼珠子瞪得牛卵子大。  

刘易也不甘示弱,回敬道“孙大人,你如此无理取闹,难道以为这公堂之内,岂无王法吗?”  

“好你个鸟观政,竟敢教训本官”孙二郎没想到眼前这位弱不禁风的书生竟然有如此胆量。  

于是“嗤”的一笑,揶揄道“看看你穿的是什么?几只小麻雀前胸后背的乱飞,老子身上穿的你看清楚了,一只大熊罴,你有什么资格教训我?”  

刘易见孙二郎挖苦自己只是个九品观政,不由冷冷一笑,说道“是的,我官阶九品,比你的低。”  

“但是,我这个小官是乡试会试这么一路考出来的,是金榜题名,从正途上得到的,请问孙大人,你这五品官是怎么来的?”  

刘易如此一问,等于在孙二郎心里戮了一刀,因为他的官毕竟是凭借裙带关系,开后门得来的。  

孙二郎平日最忌讳被别人说起此事,如今刘易竟敢在他面前冷嘲热讽,孙二郎顿时恼羞成怒,举起扇柄朝刘易劈头打来。  

刘易一躲,头上的乌纱帽翅被扇柄击断。  

“孙二郎,你胆敢行凶?”刘易跳到一边,大声嚷道。  

“老子行凶怎么样,老子今天打的,就是你这个金榜题名的野狗。”孙二郎怒气勃发。  

孙二郎顾不得官箴体面,像一头咆哮的狮子,在称房里把刘易撵得团团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