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蟋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英国公府绛云院:  

“舒服呀!”  

张忠躺在靠椅上,微风袭来,阳光透过树叶,照在他的脸上,让他整个人不由感叹出声。  

“交趾战事告一段落,如今我也可以清闲一段时间了。”张忠闭着眼睛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心中暗想道“所幸结果不差,历史的轨迹在自己的干涉下,已经发生了变化。”  

“第二次南征之役,以大明朝的完胜而告终,在另一个时空建立后黎朝的黎利也已经身首异处,交趾保住了,也为日后大明朝经营南洋提供了基础。”张忠如此想到。  

“咄咄”  

一阵脚步声传来。  

张忠不由蹙了蹙眉,随即睁开了眼,便见陈管家脚步匆忙的向他跑来,张忠看去其人脸上依稀残留着喜色,这让张忠稍微放下心来,他可不想在今日听到什么坏消息,影响难得的好心情。  

“小公爷,宫中天使带着圣旨来我们府了?”陈管家停下喘了口气,徐徐说道“旨意是给你的,夫人让你快去前院接旨。”  

“难道是给自己封爵的事?”张忠不由暗想道“上次他面圣时,朱瞻基便有提过此事,没想到来得如此快。”  

“不过这也是我应得的,东征乐安时是我冒险入的城,行离间计,最后生擒汉王,而此次南征交趾,我也斩获颇多,如今封爵也理所当然了。”张忠心中嘀咕道。  

想到此处张忠不再耽搁,连忙起身,进屋换了衣服,便匆匆向前院走去。  

待张忠来到前院,便见他祖母王氏,他母亲李氏都已经到了。  

前院空地上早已摆好香案,一个身穿豆青贴里的襕衫,腰悬荷叶头乌木牌子的內侍正站在香案前。  

“小公爷,终于来了,杂家这就宣旨了。”內侍见张忠这个正主到了,不由笑道。  

英国公府众人不敢怠慢,在內侍取出圣旨前,便已跪好。  

盏茶后內侍宣读完了旨意。  

张忠听了半天,才明白旨意大概意思是说他“俊秀笃学,颖才具备,在平汉王之乱,南征交趾,两次战役中,屡建功勋,所以封他为永春伯。”  

待众人起身,内侍连忙笑道“恭喜永春伯,如此年轻便封伯爵,真是国朝罕见。”  

张忠也十分诧异,没想到朱瞻基这样大方,就封了自己一个永春伯,虽然不是世袭罔替,但是也已经算得上皇恩浩荡了。  

张忠看向身边的祖母王氏与母亲李氏,见他们都笑容满面,心中也高兴起来。  

这时陈管家机智的将赏钱递给张忠。  

“辛苦了,拿去喝茶。”张忠将银票塞给眼前的內侍,笑着说道。  

“多谢永春伯。”內侍喜滋滋的接过银票,连忙收进口袋里,随即便转身离开了。  

“好孙儿,你也封爵了。”老夫人王氏看着张忠情绪激动道“可惜你父亲人还在交趾,不然我们府上应该大大庆祝一番的。”  

“祖母,孙儿觉得一家人,热闹的吃顿饭便很好了。”张忠笑道。  

“好”  

老夫人王氏连声道“今日都听你的。”  

随即老夫人王氏便吩咐府中人去准备今晚的家宴去了。  

......  

承光门后便是御花园,此时的御花园中,姹紫嫣红,百花齐放,水清叶翠,鸟语花香。  

温暖的阳光直射下来,连平常显得阴郁冷峻的假山,这会儿也变得生机勃勃,明媚可爱。  

御花园八角亭里,亭中石桌上摆着一只口阔一尺的青花蟋蟀浅底盆,盆子上架了半圆的铜丝罩,罩子左右各开了一个小门。  

司礼监太监金英将一只二寸来高,筒口上塞着些蒲草的楠竹筒递给一旁的朱瞻基。  

朱瞻基接过竹筒,透过草隙朝里一看,筒底细沙上蹲着一头战虫,身子如蟹壳青,头圆牙大,腿长项宽,红钳赤爪,金翅燥毛。  

只见它困在里头焦燥不安,辗转腾挪,恨不能一头撞破笼壁。  

“陛下,臣妾听闻你的这只大将军战无不胜,已经打败了许多只蟋蟀,可谓是常胜将军了。”一身宫装,柳叶眉,樱桃嘴,肤白貌美的孙贵妃笑嘻嘻说道。  

朱瞻基瞧了眼,身前明**人的孙贵妃,不由心中赞叹“爱妃还是如以前那般美丽,让人心动呀!”  

虽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但对于朱瞻基而言,他还是最爱孙贵妃。  

这孙贵妃小时候就是个美人胚子,幼有美色,她的父亲孙忠,乃是永城县主簿。  

而如今张太后的母亲彭城伯老夫人,也是永城人,她时时入宫中,常常在女儿面前夸赞孙忠有贤女,孙贵妃因为这个关系年仅十岁便入了宫。  

又因为年幼,被放在张太后身边教养,孙贵妃与朱瞻基两人同年,又一起长大,可谓两小无猜,感情自然不是别人可比。  

待朱瞻基登基后,便封孙若微为贵妃,而且特意赐她金宝。  

要知道明朝的定制一直是,册封皇后用金宝、金册,册封贵妃就只有金册没有金宝。  

朱瞻基却特命尚宝司做了金宝赐给孙贵妃,这样一来就和胡皇后没什么不同了,隐隐约约已经露出了和胡皇后匹敌的意思。  

回到眼前,朱瞻基收敛思绪笑道“爱妃稍等,等我将大将军放出,再给你说说我这只大将军的不凡。”  

朱瞻基说完,将桌上的铜丝罩靠自己这边的小门打开,拿起竹筒抽开浮草,那只金翅大将军一跃而出,落入盆中,顿时上窜下跳活泼非常。  

“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