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用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乐安城南军营:  

话说阳武侯薛禄与清平伯吴成的先锋军抵达乐安城后,一方面遣人禀告后面中军的朱瞻基,一面在城南立下营寨,将乐安的四座城门尽数围住。  

是夜,阳武侯薛禄所在的大帐内,刚刚用完晚饭的薛禄正与清平伯吴成两人商讨接下的攻城事宜。  

“明日我们要不要试着先攻城?”薛禄年过六十,须发已白,却依旧精神奕奕。  

他早年从军北平,跟随朱棣起兵靖难,后来又数次随朱棣北伐,可谓战功卓著。  

“我看还是等一等,陛下明日也快到达乐安了。”清平伯吴成迟疑说道“汉王毕竟是陛下的叔叔,天家事,我们还是少掺和的好,此事还是等陛下到了,听从陛下的命令为好。”  

薛禄听了吴成的话,不由皱了皱眉头,显然不喜吴成过于胆小谨慎,但毕竟对方也是此次前锋,不好太驳了对方的面子,遂暂时咽下要说的话。  

正当此时,大帐外一阵脚步声传来,随即薛禄的亲卫便掀开大帐,走了进来。  

“禀告阳武侯,城中汉王派了使者前来,求见侯爷。”亲卫徐徐说道。  

“使者?”  

阳武侯薛禄与清平伯吴成相互对视一眼,都不知道汉王要耍什么把戏。  

“清平伯,你看我们要不要见一见这位汉王使者?”阳武侯薛禄沉吟片刻后问道。  

“见一见无妨”清平伯吴成讪笑一声,说道“我也想知道都到了如今这地步,汉王还有何话可说?”  

“也好。”  

阳武侯薛禄听了清平伯吴成的话后,颔首道。  

随即阳武侯薛禄吩咐自己亲卫道“将人带进来。”  

“喏”  

亲卫应声而退,片刻后便将钱常带了进来。  

钱常进来后看见两位身着甲胄的人正满眼戏谑的看着自己,不由双腿一颤。  

阳武侯薛禄打量钱常良久,见对方身穿藏青棉布道袍,头戴诸葛巾,一副文士的打扮,不由讪笑一声,问道:  

“阁下是何人?”  

“汉王有什么话要你带给我的?”  

钱常好不容易才压下心中的惧意,徐徐说道“在下钱常,现为侍郎。”  

“放肆....”  

还未等钱常继续说完,一旁的清平伯吴成怒斥道“侍郎?谁人封的,我怎么不知道这朝廷多了你这一号人。”  

“是我说错了。”钱常被清平伯吴成的呵斥吓到了,连忙辩解道“我原是乐安州的教俞,是汉王硬逼着我做这个侍郎的,我是迫不得已。”  

“哼!”  

清平伯吴成见钱常被自己吓得浑身哆嗦,顿时感到无趣,轻哼一声,便没再言语。  

“你直说吧!汉王的目的是什么?”阳武侯薛禄开始不耐起来。  

“汉王说他跟你是靖难时的军中同袍,希望你看在往日情分上,偷偷放他出城,让他离开。”钱常说道。  

“这是不可能的。”阳武侯薛禄一脸怒意道“当汉王举旗造反时,我们便没关系了。”  

“本候吃的是朝廷俸禄,自当忠君报国,岂能与乱臣贼子为伍。”阳武侯薛禄义正言辞道。  

“我回去后定会将侯爷的话带个汉王。”钱常见状也不再试图说服对方了,他如今只希望对方能放了他,他可不想今日死在这里。  

“回去?”阳武侯薛禄嗤笑一声“你就留在营中吧!明日陛下到了,再决定如何处置你。”  

“陛下?”  

钱常听了大吃一惊,急促问道“此次不是侯爷为帅,而是陛下亲征?”  

“自然是陛下亲征。”阳武侯薛禄肃然道,随即一摆手便准备让亲卫将钱常押下去。  

“我愿意投降,入城为你们鼓动城中人内讧,抓住汉王。”钱常眼见自己要被拖出去了,不由焦急喊道。  

阳武侯薛禄瞧着对方的样子,压根不信他有那个能耐,便不想再听钱常聒噪,一挥手便让亲卫赶紧将钱常拖了出去。  

........  

一日后:  

烈阳凌空,数万精锐明军将这一座乐安州小城围得密不透风。  

四门之外,旌旗蔽日,密密麻麻的骑队与步弓来回呼号。附近所有的小山之上,都有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城内。  

在乐安州的南城门外,一面天子大纛极为醒目地矗立在高丘之上,吸引着城池内外的全部视线。  

朱瞻基端坐在杏黄伞盖之下,手执马鞭,面色阴沉地盯着紧闭的城门。  

与此同时,乐安城的瓮城望楼上,一身甲胄的汉王朱高熙,望着城外的朱瞻基,脸色急遽变化,先是涨红,又变铁青,与惨白交替闪现。  

“他竟然真的来了。”汉王朱高熙喃喃自语道“他怎么敢,他登基不久,就不怕后方出问题吗?”  

汉王朱高熙是一大早听王府护卫禀告,天子已到城外,当时他压根就不相信,可是如今眼前看到的一切,让他不能再幻想了。  

汉王朱高熙最后看了眼城外的朱瞻基,毅然决然转身回汉王府去了。  

只留下太师王斌,尚书朱恒与钱巽,都督盛坚与侯海等人面面相觑,各自彷徨不已。  

另一方面,端坐在杏黄伞盖之下的朱瞻基也起身回了中军大帐,因为刚刚阳武侯薛禄向他禀告了钱常的事。  

中军大帐,朱瞻基看着跪在地上的钱常,问随行文武道“诸位以为如何?”  

阳武侯薛禄率先出列道“臣认为没必要,如今陛下亲临,我们胜券在握,最多三日后此城必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