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离奇私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于老太太要休妻的决定,光耀自是不允,自那之后,老太太逢人便说照月不孝顺,将照月的名声败了个干净,寻死觅活的事情亦折腾了好几次。  

照月自觉没照顾好郁儿,十分内疚伤心,再加上田老太太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没几日便瘦得不成人形。  

光耀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提议让照月去城外祖屋养一段日子,二人说好,待老太太气消便将照月接回。  

照月思来想去,想到能短暂逃避田老太太,便点头答应了。  

此时的她方有些后悔当日不曾听父兄的话,可惜为时晚矣。  

照月是有些骨气的,认为当年嫁给光耀是她自己的选择,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她都只有受着。  

无论雨薇如何劝,她都不愿向娘家求援。只是不时偷偷找兄嫂询问江父江母的身体,却对自己的窘境只字不提。  

那祖屋十分荒凉,条件艰苦,但因着没了日日刁难的婆婆,光耀又时常来看望,这破败的茅草屋竟如洞天福地。  

可惜天不遂人愿,不久,照月却发现自己有了身孕。雨薇忙回去报信。  

光耀大喜,便是老太太也缓了脸色,忙请了大夫去看。  

大夫诊脉后却皱着眉说,称这一胎极度不稳,需要静养,不能移动。  

照月和雨薇索性在祖屋住了下来,光耀深觉对不住妻子,探望的频率更高了。  

照月将养数月,逐渐走出了郁儿离世的阴霾,身体也好了许多。  

这日,光耀又前来看望,照月心疼他来回奔波,便提出要回田家。  

光耀乍一听闻,面色变了变,勉强笑道她身子不好,还是不要跑来跑去。  

照月见丈夫突然变脸,心生疑窦,谁知第二日老太太竟也来看她,十分不情愿地告诉照月,她依旧认这个媳妇,但日前她找算命先生算了,说她这胎凶险,产前不宜奔波。  

照月虽有怀疑,却因着老太太难得的和颜悦色软了心肠,不再提回城的事。  

数月后,也就是今日一早,照月历经一个日夜的生产,拼死产下一名男婴,这便是今晨沈度三人看到的情境。  

沈度三人走后不久,照月刚喝下一口热粥,突然毫无征兆地血崩了!  

稳婆吓得一溜烟儿跑了,雨薇急得大哭,老太太命她去寻灶灰,说灶灰能治血崩。  

人命关天,慌了神的雨薇连忙照做。  

待雨薇捧着灶灰返回,却发现那母子二人抱着刚出生的孩子不见了踪影!  

就连照月仅剩的嫁妆——檀木妆奁都不见了!  

这田家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  

雨薇抱着逐渐冰冷的照月无助大哭,这荒山野岭,便是她会飞,也来不及到十里外的瑶城找大夫了。  

可天无绝人之路,就在雨薇绝望之际,怀里的照月不知为何又有了温度!  

原本油尽灯枯的她正迅速发生变化,干枯的头发重新油亮、瘦到干瘪的面庞与身体逐渐饱满,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整个人宛如新生!  

“定是老天爷都可怜我们小姐,才有了这般神迹显现!”雨薇说到此处,声音很是激动。  

“其实…”何在刚开口,却被沈度用眼神制止,只能将真相咽进肚子里。  

好在雨薇正在激动之时,并未在意。  

然而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雨薇想起她们今日的遭遇,又不禁流下泪来。  

照月醒后虽仍然身体不适,但二人担心刚出世的孩子,更想找田光耀问个清楚。  

二人连衣服都来不及换,慌忙进城,好在路上遇到好心人用牛车送了她们一段,否则就照月的身体,恐怕还没到半路就不行了。  

二人入了城,直奔田家,却见家门口挂着红绸,张灯结彩的十分喜庆。  

照月与雨薇俱是一愣,邻居张阿婆见了照她二人,大吃一惊,忙将她们拉进自家院子。  

照月曾帮过张阿婆,她很是感恩,因此不待照月打听,便将这几月发生的事情竹筒倒豆子般说了个干净。  

数月前,张阿婆发觉许久不曾见到照月,便上门看望,却被她婆婆赶了出去,称照月做了有损门风的事,已被休弃,如今兰娇儿已被扶为正妻了!  

张阿婆不信照月会做出这种事,奈何四处寻不到照月,只能任由田老太太败坏照月的名声。  

照月与雨薇气急了,这些根本就不是事实,却怎么也想不明白,田光耀为何会允许田老太太如此颠倒黑白,索性直接回到田家问个究竟。  

此时的田家,满堂都是贺喜的亲友,兰娇儿头缠白布,抱着她拼死生下的孩子卧在床头,假装刚生产完。  

所有人看到照月都大吃一惊,窃窃私语。  

“不是说跟人私奔了么?怎么又回来了?”  

“谁知道呢,还是首富江家的大家闺秀,干出这样的事儿还敢回来,没羞没臊。”  

“就是,老田家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娶了这么个媳妇。”  

老太太见了照月,先是唬了一跳,待反应过来,不由分说,拿起扫帚便要将照月赶出去!  

闲言碎语宛如刀一般割着照月的心,雨薇拼命护主,照月死死抓着老太太的扫帚,眼中只有田光耀,期望他能解释。  

谁知往常柔情似水的丈夫此时却缩在那妾床头,低着头,始终一言不发!  

照月最后希望破灭,整个人如坠冰窟。  

田老太太早上的参片果然没有白吃,年纪一大把了依旧力气十分地大,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